首页 > 要闻

让脱贫群众安居更乐业 推动提升“造血能力”

2023-02-19 02:46:3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 推动提升“造血能力”

  让脱贫群众安居更乐业

  中央纪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持续督促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纠治返贫摸排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项目管护不力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位于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结合处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共有乌东德、白鹤滩两个水电站移民超过3万人,涉及9个乡镇、40个村,铁柳镇移民村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开春,移民村五组村民李第荣终于用上了新建的厕所。“新厕所用着方便卫生多了,感谢党和政府及时把我家纳为监测对象,还给我们争取了那么多帮扶政策。”儿子早逝、儿媳改嫁,年老体弱的老两口带着孙女一起生活,曾在返贫边缘徘徊的一家,一年前迎来了生活的转机。

  “经过入户走访和数据比对,发现移民村李第荣家庭收入下降,存在返贫风险。为什么没有纳入监测?”此前,会东县开展“三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第一轮督查,县纪委监委发现该问题后,立即会同镇纪委组成联合工作组,督促村“两委”将李第荣列为防返贫监测对象并申报相关部门为其申请帮扶政策,争取到防贫保障基金和“四不摘”生产奖补资金共六千元,并为其改建水冲式卫生厕所。

  疾病是返贫致贫的最大隐患,各地在发挥医保兜底保障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出防返贫保险的新路子。该保险一般由当地财政负担,用于对因病、因学、因灾等主要因素造成返贫的群众进行赔付。

  如何保障保险理赔落到实处?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建立“防返贫险”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接收被救助人员情况抄告,对超过办理时限、资格审查不严、保费支付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督查督办,严肃查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福建省明溪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保险公司简化理赔材料、优化理赔流程,实现线上理赔,满足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人员的办理需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据统计,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7.9万人。稳住了岗位、实现了就业,提高了脱贫农民自身的持续“造血能力”,防止返贫就有了坚实支撑。

  “请提供示范园去年的项目收益、困难群众的工资发放资料。”“去年项目收益13万余元,根据确权到村情况,年前已经发放给董当铺和王当铺两村的困难群众,这是发放名单……”近日,山东省冠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当地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冉海农林科技示范园,对2022年困难群众的项目分红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该县纪委监委以产业项目为切口,围绕项目实施、资金运行、项目运转以及责任落实等关键环节,持续强化监督。

  2月11日,湖南省津市市白衣镇石板滩社区的扶贫车间迎来开工第一天,工人们熟练地对藠果毛果进行修剪,一派繁忙热闹景象。据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定冰介绍,车间由原藠果腌制厂改建而成,目前共吸纳周边农户、脱贫户29人。

  这样的扶贫车间,在津市市共有23家,为当地脱贫人口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津市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文厚霖告诉记者,除了日常监督外,当地纪检监察机关还会定期与乡村振兴局、人社局等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检查车间是否按规定吸纳脱贫人员务工、落实政策奖补等情况,并随机抽查脱贫户,与脱贫户现场或电话沟通,了解核实就业具体情况,让脱贫群众在安居基础上实现乐业。(中国纪检监察报 记者 沈东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脱贫群众安居更乐业 推动提升“造血能力”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 推动提升“造血能力”  让脱贫群众安居更乐业  中央纪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持续督促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纠治返贫摸排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项目管护不力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时间:02-19
  • 第一观察丨从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领会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战略指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对新一年“三农”工作进行部署。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重要指示,在每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得到充分贯彻。  回顾11个“一号文件”,一个鲜明的主题...

    时间:02-14
  • 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中国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14日表示,中国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2021年年初,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近年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刘焕鑫对中国巩固脱贫攻坚...

    时间:02-14
  • 新华时评: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

    时间:02-13
  • 强信心·开新局丨新华时评:立春时节话“三农”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题:立春时节话“三农”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2月4日,立春。对于二十四节气之首,全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立春习俗,其中大都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对农户来说,立春是一年繁忙农事的开端,要垦多少田地、备...

    时间:02-04
  •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600亿千瓦时

      中新网昆明2月2日电 (罗婕)记者2日从三峡集团获悉,截至1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8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68万吨。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该电站共安装16台中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

    时间:02-02
  • 国家乡村振兴局今年多举措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推进乡村发展建设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19日从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上获悉,国家乡村振兴局强调,做好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民众内生发展动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  19日,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时间:01-19
  • 山西2022年投放超35亿元防止因学返贫 惠及学生40余万人

      中新网太原1月19日电 (刘小红)“过去的一年,山西完善机制巩固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19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因病返贫风险,山西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到两个100%;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

    时间:01-19
  • 技术创新落田间 精准服务惠“三农”

      近年来,广大高校积极发挥科创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技术创新落田间 精准服务惠“三农”(深阅读)  核心阅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等学校大有可为。《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以来,从科技、人才帮扶到落地“带不走”的产业项目,广大高校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

    时间:01-12
  • 技术创新落田间精准服务惠“三农”(深阅读)

      核心阅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等学校大有可为。《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以来,从科技、人才帮扶到落地“带不走”的产业项目,广大高校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深度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高等学校具有...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