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看病要花钱请“家属”,陪诊师为什么火了?

2023-02-15 21:3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刘欢)近年来,各大城市兴起了一种新型自由职业——陪诊师。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一系列服务明码标价,主要面向独居老人和城市青年。

  低门槛、不需要从业资格证明、不要求医学知识背景,陪诊师是份怎样的工作?新型职业有哪些行业问题需要注意?

资料图:图为民众接受专家诊疗。(图文无关) 王娇妮 摄

  消耗体力和时间的事,都由他们代劳

  29岁的胡青独自在北京工作6年了,50多岁的父母远在老家哈尔滨。

  2022年,患有横纹肌溶解症的母亲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正巧,胡青在朋友圈了解到陪诊师这一职业,因为担心父母年纪大了,在医院长时间检查过于辛苦,她便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寻找合适的陪诊师。

  胡青坦言,第一次找陪诊服务的时候有些犹豫,又不想麻烦亲戚。“找亲戚帮忙还挺欠人情的,思来想去,能花钱解决的事情还是不要麻烦别人了吧。”

  胡青找到一位兼职的宝妈,因为怕父母舍不得花钱,就谎称陪诊师是自己的同学。早上,陪诊师便将父母接到了医院,取号、排队、取片子……中间的等待都由陪诊师代劳,父母中途就回家休息了。

  在医生做完诊断、开药之后,陪诊师帮忙取药并邮寄到家,胡青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对于陪诊服务,她认为现在医院科室划分细致,智能设备更新较快,这一点对老年人就诊很不友好。

  “老年人现在就诊难度不小,而且如果是异地就诊,不仅需要一边排队一边照顾行李,还有可能跑错路。”胡青表示,陪诊师可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尤其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病人就不再需要做排队、挂号等一些消耗体力的事情。

  长春的姜先生此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同样是在2022年,因母亲患有甲状腺结节,需要到医院就诊,他了解到陪诊师这一职业。于是,姜先生找到5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安顺陪诊工作室。

  他向中新网表示,就诊服务一般面向老人、异地就业的独居青年以及因进行特殊检查而无法自由行动的病人,但不接收急性或恶性疾病病人的单子。陪诊师主要提供挂号、取药等服务,不会提供具体挂号科室的资源,不干涉客户个人选择。

  “黄牛提供资源,我们提供服务。”姜先生说。

资料图:陪诊师帮助患者线上预约。谢宇 摄

  没有专业的职业规范,陪诊也会遇到病患纠纷

  从事互联网产品开发的黄先生在2022年成立了91陪诊平台,平台主要负责陪诊师的招录、培训。目前他所招录的陪诊师年龄大多为30到40岁的中青年。

  他告诉中新网,根据市场调查,目前社会对于陪诊师的需求很大,但实际下单的人却很少。“很多自媒体说陪诊师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但根据我们的调查,陪诊师接单很零散且没有客源保障,不仅赚得不多,还有可能倒贴钱。”

  中新网了解到,陪诊师收费主要分为两种:按小时和按天计费,不同城市的医疗体系各有差别,收费标准也多由陪诊师自定。同时,行业内也少有统一、规范的职业培训。

  对于是否需要必备一些医学知识,行业内则有不同看法。黄先生认为,目前行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要求医学背景知识会提升人力成本。

  姜先生则表示,心理疏导和心脏复苏等急救知识对于陪诊师来说是必要的。在他看来,陪诊师不仅要帮助病人理解、遵照医嘱,还需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同时,陪诊师也应学习一些护理技能。

  他记得,工作室曾在凌晨3点接待了一位40多岁的独居病人。患者在家时被柜子砸伤,腿部骨折。起初,工作室也犹豫过要不要接单。但在交谈中姜先生了解到,病人是一名自闭症患者,身边没有亲人在,希望陪诊师能够帮助自己就医。

  工作室还是答应了病人。住院一个多月来,病人的亲人从未出现。工作室的几位陪诊师轮流去医院陪护,有的同事还在自己家里做好了饭带过去。

  然而,当病人出院后在家休养时,家属却找上门来。他们认为是陪诊师照顾不周,导致病人出现术后康复慢、腿部恢复不到理想状态等问题。

  “他们找上来的时候,我们心里其实挺复杂的,毕竟确实是很用心地在照顾客户了。后来我们也出示了相关材料,请来了律师,患者家属这才罢休。”

  姜先生回忆说,虽然在此过程中,家属声称是陪诊师的责任,但病人一直坚持为他们说话。“别管我家里人怎么说、怎么做。你们对我照顾得已经很好了,谢谢你们。”病人曾对工作室同事这样说道。

资料图:图为陪诊师陪同患者挂号、缴费。 谢宇 摄

  行业缺乏准入规范和职业培训,亟待医院合作和市场监管

  事实上,早在2015年前后,市面上就曾出现过e陪诊、安心陪诊等平台,也均获得过上千万融资,只是后续发展不如人意。

  目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陪诊师”这一职业尚未被收录在内。

  但在2020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对“社群健康助理员”的工作内容描述为:为社群成员提供健康探访、体检、就诊、转诊等代理或陪护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协助服务。

  姜先生认为,陪诊服务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统一、专业的行业规范,陪诊师不仅会被误认为是黄牛,而且还会受到黄牛的骚扰。他就曾多次在半夜受到黄牛的轮番信息轰炸,“给我发微信、打电话,说我挡人财路了,很多话说得很难听。”

  谈及未来如何发展,一方面,他希望陪诊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能够获得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请专业人士鉴定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陪诊师;另一方面,他认为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那些打着陪诊师名号却行黄牛之实的行为。

  河南省某医院普外科陈医生则表示,陪诊师和医院护工不同。护工由医院培训,负责病人术后照料。而目前的陪诊服务需要和医院建立合作,通过统一和专业的培训,让陪诊师了解医院的就医流程、科室分类、就诊方向等,才能让陪诊服务更规范化。(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突然被热捧的免疫球蛋白普通新冠病人能用吗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在这一波疫情中,一种以往不为人熟知的血液制品——“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简称“静丙”)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原价约500~600元一瓶的药物,被炒到了近2000元一瓶,治疗总花费可达到数万元。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新冠重症亲人的用药经历:“我爷爷用了确实有效,他自己说输了之后感觉脑壳要...

    时间:01-30
  • 活跃在医院的陪诊师:被误解为变相“黄牛”,感染高峰期为老人就医解困

      红星新闻记者|陈怡帆 蓝婧 实习生|陈佳鑫  2022年12月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其实施“乙类乙管”。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

    时间:01-29
  • 夫妻坚守医疗救治一线 践行使命担当 只为病人早日康复

      央视网消息:春节期间,各地医护人员也坚守在医疗救治一线。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对夫妻,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使命担当。  春节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可转化病房依旧在每天早上7时交接班,病区主任周煦带领团队为住院患者检查各项指标,根据不同患者的氧合状态一一...

    时间:01-27
  • 为缓解床位不足危机,英国加速让数千住院病人出院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路透社9日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让数千名患者出院到疗养院和其他场所,以便为冬季住院人数激增腾出急需床位。  据报道,NHS一直在为英国全民提供大部分免费医疗服务,但在多年投资相对不足、新冠疫情影响及罢工行动之后,该服务体系正面临巨大压力。  报道称,一些病人只能在走...

    时间:01-09
  • 国家药监局:病人监护仪获批上市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6日消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病人监护仪”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主机、插件模块和附件组成。可对患者进行心电(含ST段测量及心律失常分析)、阻抗呼吸、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脉率、无创血压、有创血压、呼吸及呼吸末...

    时间:01-06
  • 社群健康助理员“转正”后职业前景如何?

      阅读提示  社群健康助理员运用卫生健康及互联网知识技能,从事社群健康档案管理、宣教培训、就诊和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公共卫生事件事务处理等,做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桥梁。  “通过创新慢病管理模式,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改善,医疗费用支出还减少了。”在重庆巴南鱼洞社区,刘玲既是卫生服务中心的微医(网上医疗类服务平台的...

    时间:12-24
  • 中国国家医保局:全面排查医疗机构推诿病人、分解住院等行为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李纯)记者23日从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全面排查医疗机构推诿病人、分解住院等行为。  《通知》指出,重点排查医保在协议管理、预算管理、审核结算、考核评价、基金监管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限制和要求,直接或间接导致医疗机构...

    时间:12-23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排查医疗机构推诿病人、分解住院等行为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群众反映以及前期调研情况,重点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五个问题进行排查。  具体来说,五个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住院医疗服务方面。是否存在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年度总额预算/总额控制不科学不规范且...

    时间:12-23
  • 粤建成“肠道传染病人物环境同防体系” 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

      中新网广州12月21日电 (蔡敏婕 何宇航)肠道传染病是全球流行、病原种类复杂、流行特征多样的重要传染病,广东省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例总数的60%,其中古老的脊髓灰质炎、霍乱为代表的肠道传染病和新发的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疾病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  “...

    时间:12-21
  • 专家解读:症状差异更多取决于病人个体反应 各人群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症状差异更多取决于病人个体反应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近日介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BA.5.2在我国...

    时间:1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