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释典丨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2023-02-13 19:1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专访中国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特别提到“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品格。这四个字被不少中国高校写入校训,也被很多人视为人生座右铭。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强不息精神?它与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有哪些内在联系?如今有哪些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指出,中华民族虽经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一以贯之于中国发展进程之中。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人为何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强调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谢茂松: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原典《五经》之首的《周易》,被认为是“忧患之书”。此处的忧患,不是指怨天尤人,而是强调中国文明传统“返求诸己”,在忧患中不断锤炼和增进自身的德性。

  《周易》首卦乾卦的大象辞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德性精神。此种德性精神为中华民族首要之德性,也就是乾卦所说的“乾元”之德。正因为始终葆有“乾元”之德,中华文明才能够成为始终连续、从未断裂的文明,“可大可久之道”一以贯之。

  要更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乾元”之德。其中,“元”表示元初,表示仁,即今天人们所说的“初心”。“元”之德性就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内部极为深厚、丰盈的主体性,“忧患”则正是主体性的表现。“中国”的概念,既是历史的又是文明的,文明的原理也就是人之为人之所在,即在于仁:天人合一,“天道”之“元”下贯为“人道”则为“仁”,或由一字之“仁”扩展为两字之“仁义”。

乾隆御制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硃稿及墨稿硃批。侯宇 摄

  纵观历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也正是历史忧患意识之所在。就中国所具有的通史的通贯性合而观之,中国人作为文明意义上的“人”与作为具体历史中的“人”是合一的。在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葆有初心之纯粹,虽然国家力量强弱有时,但民族精神始终自强不息。

  中新社记者: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与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

  谢茂松:“乾元”之德与自强不息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始终保持连续未断裂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所在。“元”之“初心”是要在忧患中、在历史的曲折中不断经受检验而始终保持“乾元”的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也是中国历史精神之所在。一部中国历史,就是面对各种内部、外部危机考验,而能一次次衰而复兴的历史。朝代虽有更替,但文明一直连续未断裂。虽经历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文明主体精神,其一以贯之于中国全部历史和发展进程之中。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内外敌人的中国革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这些胜利的取得,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和动员最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共同奋斗,而组织动员最根本的就是激发民众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市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常设展览《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只有植根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国家发展才能更加根深叶茂。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

  谢茂松:自强不息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团结奋斗精神高度契合,事实上团结奋斗也出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之中。这四个字看似平常,但恰恰是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浅白中,就中国人对政治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的共同性作出了最直观、最本质的概括。自强不息的团结奋斗精神既是现代的,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底层结构。

  《周易》的同人卦、大有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深刻哲学。同人卦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有所有人万众一心的团结奋斗,就能涉过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大川险阻。同人卦紧接着的是大有卦,《序卦传》解释同人、大有的内在逻辑演进关系——“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上下同心同德就能成就伟业。

  自强不息的团结奋斗精神同时体现在国家治理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办好自己的事”,其底层结构与文明原理同样是自强不息精神。“办好自己的事”小而言之,是一人、一家之事,大而言之,则是国家之大事。

自2013年起,安徽省岳西县实施“大学生回乡工程”。目前已有500余名青年“归巢”,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挺进”大别山,构建新一代的“未来乡村”。图为岳西县山村景色。储玮玮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前进道路上一直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自强不息精神在与时俱进中展现了哪些新的内涵?

  谢茂松:今天,对自强不息内涵的最新要求,就是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三个务必”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报告所指出的“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就是“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斗争精神、自我革命精神,都与中国文明传统“自强不息”精神有深层联系。

    北京清华大学办公楼里的题词“自强不息”。视觉中国 供图

  至于自强不息的外部意义,不妨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合起来看,在《周易》中,两者前后相连,体现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君子成人之美”之大心量。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中国自己独立自主发展好了,才能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正所谓“己欲达而达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与他国共同发展不会强行改造对方,而是完全由对方独立做主。另一方面是“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抱有平等心与谦虚态度,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中包含了对其他文明的真正欣赏与借鉴。(完)

  受访者简介:

  谢茂松,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马工程双重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文史部兼任教授,曲阜孔子书院执行理事长;国务院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营经济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香港《南华早报》中国专家专家。研究专长:经学,中国文明与哲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治术思维及实践;中国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体制研究,中国文明与国家战略研究,数字文明与中国科技新型举国体制研究,著有《大臣之道:心性之学与理势合一》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速滑冬奥会首金得主张虹宣布退役

    张虹与年轻运动员合影。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张虹在滑冰场上与速滑小选手们合影。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2月13日,中国速度滑冰冬奥会首枚金牌获得者张虹宣布退役。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哈尔滨市政府副市长张海华向张虹赠送了纪念品。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  中新网哈尔滨2月13日电 (记者 王妮娜)2月13日,中国速度滑冰冬奥会首...

    时间:02-13
  • 那些来自中国的电竞世界冠军们,都经历过些什么?

    图片来源:ESL官方社交媒体。  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王昊)在北京时间13日凌晨结束的2023IEM卡托维兹星际争霸2总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培楠(ID:Oliveira)夺得冠军。  意料之外的冠军,使得很多人注意到星际争霸2这个项目。可一注意才发现,原来这个游戏国服已经“没了”。  回顾中国电竞20余年的发展历程,很多项目都如同星际争...

    时间:02-13
  • 新华社评论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六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六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时间:02-13
  • 中国民间救援力量成功搜救一名土耳其地震幸存者

      中新网温州2月13日电(郭其钰)当地时间2月12日12时30分左右,浙江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队员在土耳其哈塔伊开展地震救援时,与其他社会组织成功搜救一名地震幸存者,同时在现场发现一名遇难者。  现场救援人员介绍,目前当地受灾情况复杂,救援工作难度较大,需多方配合完成。在开展救援的同时,现场救援人...

    时间:02-13
  • 贵州女孩线上招募翻译志愿者 为中国赴土耳其救援队解决沟通难题

      中新网贵阳2月13日电 题:贵州女孩线上招募翻译志愿者 为中国赴土耳其救援队解决沟通难题  记者 蒲文思  10分钟内接拨了三个语音电话并快速记下关键信息,实时跟进微信群聊弹出的需求……连日来,“90后”贵州女孩郭国英在“线上”忙得不可开交。  “节省一分钟,兴许能救一条命。”郭国英的搭档...

    时间:02-13
  • 中国驻俄使馆向列宁故居博物馆捐赠办公物资和中文导览设备

      中新网莫斯科2月13日电 (记者 田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向列宁故居国家历史博物馆捐赠办公物资和中文旅游导览设备交接仪式日前在列宁故居博物馆举行。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在致辞中指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共产党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时间:02-13
  • 智利车厘子热销中国 大连港进口南美车厘子同比增长150%

      中新网大连2月13日电 (记者 杨毅)辽宁港口集团13日发布消息称,大连港南美直航季节性航线——车厘子“快线”本年度收官。通过“集装箱+散货”的操作模式,大连港今年以来累计进口智利车厘子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50%。  近年来,智利车厘子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欢,市场需求量持续攀升。据统计,2022年以来,智利出口近40万吨...

    时间:02-13
  • 中国政府援助叙利亚人道主义物资即将启运

      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了解到,中国政府向叙利亚提供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正加紧实施,2月14日即将启运。  中国政府援助叙利亚人道主义物资包括3万个急救包、2万条毛毯、1万件棉服、300件棉帐篷及呼吸机、麻醉机、制氧机等。  自土耳其和叙利亚遭受强震以来,中方一直为土叙两国抗震救灾积...

    时间:02-13
  • 2023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哈萨克斯坦落幕 中国队获2金

      中新社阿斯塔纳2月13日电(记者 张硕)2023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当地时间1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落幕。派出年轻队伍参赛的中国代表队共收获2金2银6铜。  在首日比赛中,男子三级跳远选手方耀庆帮助中国队斩获首金,吴洪娇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举行的女子800米决赛中,为中国队斩获第二金,并刷新个人室内赛最好成绩。  2023亚...

    时间:02-13
  • 滑板世锦赛中国裁判田军:这是街式滑板的新时代

      我们正在见证街式滑板水平的飞跃——专访滑板世锦赛中国裁判田军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王沁鸥、苏小坡、王东震、董意行)12日,2022滑板世锦赛在阿联酋沙迦落幕。继东京奥运会后,中国裁判田军再次出现在国际最高水平滑板赛事的执裁席,全程参与了本届世锦赛街式项目的打分工作。这也是今年首个巴黎奥运会积分赛。田军...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