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经济新方位: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2023-02-13 05:41:23

来源:人民日报

  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经济新方位·今年工作怎么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当前,如何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怎样理解房地产业的新发展模式?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重点要从哪些方面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优供给、稳需求、防风险

  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我国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对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从经济维度看,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对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维度看,它关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一个稳定的、没有大起大落的房地产市场,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住房预期,更好提振社会信心”。

  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部分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2021年下半年以来,多部门出台税收、金融等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效果逐步显现。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旬,二手房市场的先行指标出现明显回升。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做好今年房地产工作,可以从供给端、需求端等方面更多发力,进一步改善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优供给。“要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主体、供给产品、供给规模、供给节奏,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认为,在优供给的同时,还要提品质,推广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住房建造和维护质量。

  稳需求。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很大。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建议,要因城施策,在“房住不炒”前提下,优化部分城市限制性政策,合理释放住房消费潜力;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完善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税收支持政策;结合落实生育政策、人才政策等,解决好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

  防风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抓两头、带中间”,以“慢撒气”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一头”抓出险房企,一方面帮助企业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做好保交楼工作。“一头”抓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虞晓芬建议,从中长期来看,还要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排查、市场风险预警、预售资金监管等机制。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诚信守法、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放心租房。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新时代十年,我国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超132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41平方米,更多百姓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然而,随着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集聚趋势明显,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之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质量差、配套不齐全,居民住房改善性需求也比较旺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租赁型住房需求和刚需型首套购房需求。基于这一点,迫切需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为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打开阶梯式、动态化的居住上升通道。”虞晓芬认为。

  具体而言,公租房在面向住房、收入“双困难”家庭供应的同时,要继续扩大覆盖范围;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重点,加快破解项目落地难、用地价格高等问题,让新市民、青年人租得起、租得好;长租房市场要在规范市场和增加有效供给两方面同时发力,能够提供租赁关系稳定、条件良好、价格合理、选择余地大的优质房源。“十四五”时期,40个重点城市将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此外,刘洪玉认为,目前对刚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和对投机炒房的防范,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对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介绍,贝壳研究院2022年第四季度消费者置业信心调研数据显示,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购房的比例显著回升,一线城市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持续回升。

  将“四好”建设作为重心

  注重质的稳步提升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新发展模式如何理解?

  刘洪玉认为,从住房制度角度,过去是重购轻租,新发展模式则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从企业发展模式角度,过去是“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新发展模式则是“聚焦、稳健、专业”模式;从产品服务模式角度,过去是以新区开发做增量销售为主,新发展模式则是以城市更新优存量运营为先。

  “房地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应当具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征,能够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刘洪玉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走过了3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很快,但离均衡成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虞晓芬认为,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要从追求“量的迅速扩张”转变为注重“质的稳步提升”。应该将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作为重心,调整投融资模式,在产品力、服务力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苦练功夫,从重资产向轻重并举转变,从增量开发向增量存量共同发展转变。“‘四好’建设是对传统住房开发、社区建设、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发展模式的重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养老地产、大物业管理等,都是重要方向。”

  严荣建议,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近期重在补短板、防风险、稳市场,重点发展长租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领域;中期重在优机制、促发展、提品质,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制度,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安居才能乐业。我们将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丁怡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经济新方位: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经济新方位·今年工作怎么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当前,如何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

    时间:02-13
  • 福建“科技贷”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中新网福州2月10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游建胜10日在福州透露,从2019年至今,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方案,累计发放5553笔“科技贷”,投放总金额226亿余元(人民币,下同),惠及3130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

    时间:02-10
  • 多地明确助企上市措施 借力资本市场激发新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田 鹏  2月7日,哈尔滨发布的《关于提振发展信心推动全市经济加快恢复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提出,对在国内上市或挂牌的本市企业,将给予2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  除哈尔滨以外,全国各地近期正掀起一阵“助企上市”的浪潮。一部分地区直接明确年内新增上市公司目标数量;另有部分地区...

    时间:02-09
  • 各地扩内需、抓改革、促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春伊始,各地扩内需、抓改革、促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

    时间:02-08
  • 广西将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 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中新社南宁2月7日电 (记者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眭国华7日表示,今年,广西将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当天,2023年广西商务工作会议在南宁市召开,眭国华在会上介绍,2022年,广西高水平开放再上新台阶,柳州市、贺州市获中国国务院批复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获批国家进...

    时间:02-07
  • 【每日一习话】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习近平: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人民...

    时间:02-07
  • 青海侨界代表“客厅侨叙” 共商侨务工作创新发展

      中新网西宁2月3日电 (胡贵龙 潘雨洁)“希望青海侨界代表人士团结引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及留学人员,以‘侨’为‘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融通中外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青海与海外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增进民心相通。”2日,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宁海鹰表示。图为...

    时间:02-03
  • 自贸试验区开展差别化探索 推动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央视网消息:在2月2日的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2022年,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今年将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  在推动高水平开放方面。2022年1月1日起,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

    时间:02-0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畅通双循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

    时间:02-03
  • 云南省民族医医院开工建设 推动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新网昆明2月3日电 (罗婕)2日,云南省民族医医院开工奠基仪式暨云南省中医医院七十五周年院庆仪式在昆明举行,该医院的建设将充分发掘和利用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资源丰富...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