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释典|吴根友:“天人合一”观念何以塑造了今天的中华文明?

2023-02-12 20:49:1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罗海兵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处理的三大重要关系之一。梁漱溟曾论及关于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己关系。但现代生态危机暴发之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逐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建构自然的过程。在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占主导地位,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主张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此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阐述为什么说中国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塑造了今天中华文明的根性与底色。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天人合一”为何成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今天是否有新的阐释?

  吴根友:我们今天理解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主要意思是指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使用自然的资源。它实际上包含着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以人合天”,即人被动地适应、遵循自然法则,这主要是指游牧、农业文明时代的“天人合一”。其二是“以天合人”,即充分地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的更好生存服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实际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的人化,即按照人的意志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以服务人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人化的自然,即人全面遵循自然的法则来改造自然,像今天中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生态、可循环地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便是朝向“人化的自然”方向发展

2021年10月,航拍京杭大运河苏州枫桥景区。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虽然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关,但主要是在“以天合人”的意义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在充分利用、不断开发新的绿色科技,以使人类在合乎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因此,提倡“天人合一”并不是完全听任自然的盲目力量驱使,而是在生态科学的思维下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以提升全人类的生活品质与生命质量。

2021年10月,养殖户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水面放养白鸭。近年来,庐江县白湖镇采取“水上光伏发电、水面放养蛋鸭、水下养殖鱼虾”等多元立体方式,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中新社发 王闽 摄

  中新社记者:西方有无哲学思想可以对照中国的“天人合一”?

  吴根友:就漫长的西方哲学史而言,西方当然也有零星的尊重自然的思想观念,但从整体上看没有与中国“天人合一”相似的思想。尤其缺乏在整体上将“自然之天”比拟为一种有灵性的、富有刚健与包容美德的存在。这主要是由其哲学、宗教、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

  古希腊哲学虽很丰富,但自然之天并未成为人类要效法的对象,而是需要征服的对象。中世纪基督一千五百余年的思想传统,完全笼罩在神学的氛围之中,自然以及人类生活中自然的血缘关系,都被人神关系所改造而成为附属性或第二性的东西。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自然状态成为大多数哲学家加以否定的野蛮、原始状态,卢梭虽有限度地肯定了自然状态高于文明进程中的私有制之恶,认为自然状态中人有自由,但他并不认为自然状态是人类需要保持的理想状态,明确地指出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也会很快因为暴力而丧失。作为后现代思想潮流的一部分,当代西方的各种生态主义哲学与绿色环保组织,有较为系统且激进的尊重自然的观念,甚至提出“动物权”的观念,但就其思想的现实性与真理性而言,基本上未能超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人化的自然”观念。

  如果硬要在西方找到一种与“天人合一”相对应的观念,我个人认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人化的自然”观念。

  中新社记者:如放在整个宇宙的背景下看待人类的处境,天、地、人相互联系,是否超越了地域界限,这能否启迪人类作为宇宙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肩负关怀自然的责任?

  吴根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明地讲,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人类在大自然中太渺小,干脆放弃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另一种应是必须提倡的积极态度,即人类通过知识积累,不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然后利用自然规律,从而为人类的恒久存在担负起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

2017年4月, “世界地球日 共赏流星雨”活动在金山岭长城旅游区举行。中新社发 王俊峰 摄

  传统中国的儒家思想将人看作“天地之心”,提倡人类在宇宙中要“参天地、赞化育”,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融入宇宙洪流之中。宋儒陆九渊、明儒王阳明都将宇宙之间的事情看作是我们每个人的份内事情,的确有一种对自然的责任意识。而宋明儒共享的“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一体之仁”观念,可视之为“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的宇宙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如果经过现代的转化与改造,或许可以变成全球化时代人类共享的伦理情怀。实际上,人对宇宙万物的责任,即是人们自己对自己的责任。

2021年9月的夜晚,人们在贵州天柱石洞镇柳寨梯田观赏星空美景。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中新社记者:西方启蒙所代表的基本价值与儒家的核心价值是否存在共性?世界各种不同的精神文明能否一起形成对话的文明?

  吴根友: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诸基本价值中,除了抽象的人权观念,基于原子论基础上的个人自由观念之外,其他的平等、博爱、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不仅与儒家的核心价值有基本的共性,而且可以相互补充,进而丰富现代人类的精神世界。简洁地讲,启蒙运动发展出的价值有三个方面可以与儒家的价值共通共存。

  其一,启蒙运动针对基督教神学与教会蔑视真实的人类存在状况而发展出的人本主义或曰人文主义,与儒家的古典人文主义或民本思想,有高度的共通性。

2021年7月,雨后的河南安阳殷墟景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其二,启蒙运动提倡知识理性与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幸福与生活改善的意义,相信大自然有自己的内在秩序。这一点与儒家遵循自然节候与规则,敬鬼神而远之,提倡伦理理性等核心思想有高度的共通性。

  其三,启蒙运动提倡尊重个性、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匹夫不可夺志”“谁非黄帝之子孙”等尊重个人意志与民胞物与的平等精神。启蒙运动尊重个人的财产权思想,在汉唐直到明清的法律条文中,均有明文规定个人财产不可侵夺。

  就人类各大文明都能接受的“金规则”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类各大文明相互交流、对话的基础。

  中新社记者:中国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是否塑造了今天中华文明的根性与底色? 

  吴根友:的确如此,传统中国对于人与自然,特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与底色。概略地讲,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其一,古典中国从西周开始就发展出了“民本”思想。落后的“小邦周”战胜当时的文明大国商王朝,靠的就是先进的“重视民命”的政治观念。西周早期政治文明发展出的“以德配天”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要像上天一样庇护下民。“敬德保民”是“小邦周战胜大国殷”的先进政治思想武器。

  其二,《尚书·洪范》篇中对水火木金土“五行”性质与法则的认识、对于雨旸燠寒风等自然天象(庶征)与农业、畜牧业关系的认识,以及《礼记》中反复提到的古代山林官员,要求在适当的季节打猎、砍伐树木等,都共同体现出中国古代哲人在游牧与农业文明并行的时代里,较早形成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理性思想。

  其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大禹治水的成功,使上古中国先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采取与自然合理斗争的态度,同时又努力寻找自然法则,并顺着法则去掌控自然。这一处理大洪水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政治治理上来,就是用系统的礼乐制度来约束人性中的情与欲,同时又用诗乐的艺术形式来陶冶人的性情,实际上也是约束(堵水)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位于浙江绍兴的大禹像。中新社发 张亮宗 摄

  要而言之,在与自然界打交道,以及人类自身的经验生活中所逐渐形成的世俗理性态度,努力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以慎终追远的历史理性引导人民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给子孙后代留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天人合一”思想基座之上,塑造出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充满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

  受访者简介:


  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前院长,现为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编《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俄方新攻势迫近,乌克兰恳请盟友“立即”提供弹药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乌克兰已恳求其盟友“立即”提供弹药,并警告称其库存不足,无法抵御可能很快到来的俄罗斯新攻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乌克兰副总理奥尔加·斯特凡尼希娜的上述请求,是在莫斯科向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发射导弹的同一天发出的。俄罗斯10日对乌克兰城市和能源基础设施发...

    时间:02-13
  • 这国总统对总理发出警告:国家正处于“崩溃”边缘!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12日晚表示,内塔尼亚胡政府推进的有争议的司法改革,有可能使国家陷入“社会崩溃”。  英国《金融时报》称,赫尔佐格呼吁强硬派新政府推迟有争议的司法改革,并警告说,日益加剧的政治两极分化使该国“处于宪法和社会崩溃的边缘”。  在12日晚上的黄金...

    时间:02-13
  • 甘肃定西对彩礼“限高”:7成出嫁方彩礼控制在5万元内

      甘肃定西对彩礼“限高”:已有7成出嫁方彩礼控制在5万元内  甘肃定西日前公布了治理高价彩礼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去年5月,当地出台的相关行动方案明确,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城区和农村举办婚事酒席均不超过20桌等。  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攻坚年行动自2022年...

    时间:02-13
  • 2022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中国扫黄打非网消息,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3日公布2022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制售非法侵权盗版出版物、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编发非法期刊等类型。据统计,全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2000余起,刑事处罚4000 余人。  1.安徽...

    时间:02-13
  • 土叙逾3.4万人在强震中遇难 一名孕妇在157小时后获救

      中新网2月1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强震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截至目前两国有超过3.4万人遇难。联合国官员估计,死亡人数还会增至5万多人,下一阶段援助重点是庞大灾民。2023年2月12日,土耳其一名23岁的男子被从倒塌的建筑废墟中救出来。  157小时后,一名孕妇获救  据土耳其...

    时间:02-13
  • 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航天总师?专访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贾世锦

      面对面丨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航天总师?专访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贾世锦  2月1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三位航天员于2022年11月30日搭乘神舟十五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换岗,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回到地球...

    时间:02-13
  • 春招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超2万场 春风行动已发布岗位超1300万个

      春招市场暖意浓,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超2万场 春风行动已发布岗位超1300万个  核心阅读  目前,春风行动正在各地火热开展。招聘形势好,已举办各类招聘会超2万场,发布就业岗位超1300万个;招聘形式多,直播招聘、视频推介,入户动员、进村送岗,就业夜市、技能指导……拉近与劳动者距离,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招...

    时间:02-13
  • 两部专门法律意义重大——流域治理与保护进入新阶段

      大江大河,浩浩汤汤,奔涌不息。治水,关系国泰民安,关系岁稔年丰。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护一江清水,保大河安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期盼。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作为推进...

    时间:02-13
  •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开幕 数字变革中教育有这些变化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13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近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现场参会。  会议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

    时间:02-13
  • 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有雨雪天气 冷空气继续影响南方地区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3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川西高原等地有雨雪天气;13至14日,西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有4~8℃降温,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温10℃以上。此外,18至20日,将有另一股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有雨雪天气  13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川西高原...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