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步入“火星职场”两年 “天问一号”环绕器练就哪些本领?

2023-02-10 18:0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题:步入“火星职场”两年 “天问一号”环绕器练就哪些本领?

  作者 郑莹莹 马帅莎 杜洋

  2月10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又称:“天问一号”环绕器或火星环绕器)已经在“火星职场”奋斗满两年了。这两年,它从“职场小白”探索起,逐渐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多项技能的“职场干将”。

  中国于2020年7月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重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着陆巡视器又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制动捕获,随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从这一刻开始,“天问一号”环绕器正式踏入“火星职场”。

  身兼数职 乃实力派“太空多面手”

  作为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方面介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分饰了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大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多面手”。

  它是飞行器。自“天问一号”发射开始,火星环绕器便扮演了飞行器的角色,它“背着”着陆巡视器,飞过约4.5亿公里的路径,经过202天的“长途旅程”后顺利抵达火星。

  它又是通信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后,火星环绕器为“祝融号”提供了中继通信,是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员”。

  它还是探测器。2021年11月,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正式转入探测器的角色,对火星展开全球遥感科学探测。

  勇拓火星 在“太空职场”创下多项纪录

  “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目标。火星环绕器作为其“业务骨干”,创下多个“第一”,也获取了大量中国一手的科学数据和工程数据,为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实施火星捕获前,火星环绕器使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了中国首幅火星影像。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火星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在环火扩展任务期间,火星环绕器实施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成像探测,获取了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火卫一的该“肖像照”状似土豆,要将其拍摄下来可并不容易。这相当于火星环绕器“摄影师”一边扛着照相机一边跑步,为高速运动的火卫一“咔嚓”拍了张照片。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等7台科学有效载荷,用于实施科学探测。目前,火星已迎来了春分,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在“环绕火星”的岗位上继续“打卡上班”,强化各项技能,持续开展对火星的多维度探测任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天问一号”助力“火星日凌”研究

      “天问一号”助力“火星日凌”研究(新知)  “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第一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一个月“不在服务区...

    时间:01-30
  • 天问一号助力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原标题:“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一个月“不在服务区”。△...

    时间:01-16
  • 天问一号助力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原标题:“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一个月“不在服务区”。△...

    时间:01-16
  • “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胡喆)“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

    时间:01-16
  •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环火一个火星年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1月6日发布消息称,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新近已顺利环绕火星飞行一个火星年,达到设计寿命。  中国于2020年7月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

    时间:01-06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4日消息,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型号工作会议。  会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忠阳作题为《贯彻强军思想 坚持“三高”发展 圆满完成2023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型号工作报告,总结2022年型号科研生产工作,部署2023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  报告指出...

    时间:01-04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马帅莎)记者1月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23年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等。  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召开2023年型号工作会,总结2022年集团公司型号工作,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

    时间:01-04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马帅莎)记者1月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23年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等。  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召开2023年型号工作会,总结2022年集团公司型号工作,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

    时间:01-04
  • NASA火星探测器电力耗尽 4年太空探索任务画上句号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积聚大量灰尘,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电池电量耗尽,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务画上句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S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图片来源:NASA  “洞察号”于2018年登陆火星,是首个记录火星地震的航天器。它用法国制造的地震仪探测...

    时间:12-22
  • NASA火星探测器电力耗尽 4年太空探索任务画上句号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积聚大量灰尘,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电池电量耗尽,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务画上句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S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图片来源:NASA  “洞察号”于2018年登陆火星,是首个记录火星地震的航天器。...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