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裁员增加、股价下跌……硅谷的“盛宴”要结束了吗?

2023-02-10 05:12:09

来源:工人日报

  自2020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后,受到管控措施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以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企业经历了一轮快速扩张。

  然而,从2022年6月开始,美国科技产业开始出现成规模裁员现象,并在此后愈演愈烈,以至于从去年11月延续至今,掀起了一波罕见的行业“裁员潮”。

  一

  “裁员增加、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又度过了艰难的一周。”《卫报》日前在报道中这样写道。

  追踪科技公司裁员情况的Layoffs.fyi网站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1043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员接近16万人,是2021年的10倍。其中,美国硅谷的裁员人数占比最高。据美国就业咨询公司的数据,仅2022年11月,科技行业就宣布裁员52771人,创下自2000年该公司开始统计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进入2023年,科技行业的裁员幅度进一步增大。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全球297家科技公司的累计裁员人数已近9.5万。依然以美国科技巨头的裁员节奏最为凶猛。

  今年1月,美国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宣布了幅度空前的裁员计划。1月4日,亚马逊宣布将裁员超过1.8万人,赛富时也表示计划裁员约8000人。1月18日,微软宣布裁员1万人。1月20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宣布裁员1.2万人。1月25日,IBM宣布裁员3900人。1月31日,PayPal宣布裁员2000人。

  寒潮也席卷了美国的科技股价。2022年全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暴跌33.1%。2023年则延续了这一态势,纳斯达克指数继续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Meta、亚马逊、苹果、奈飞、特斯拉等科技股多数下跌。

  二

  在科技企业密集裁员的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而从不久前美国科技巨头密集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来看,企业净利润大幅下跌、业绩整体滑坡,毫无疑问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凶手”。

  其中,Meta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55%;字母表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4%,已连续第三个季度盈利下滑;而亚马逊第四季度净利润更是降至区区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43.23亿美元相比大幅下滑98%,全年净亏损27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净利润334亿美元同比转亏,并创下该公司史上最差业绩。

  在过去几年中一路高歌猛进的美国科技巨头们,这是怎么了?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宏观经济多重不利因素对市场造成冲击,叠加对行业发展前景的误判,使得美国科技巨头惨遭业绩集体下滑。

  随着美联储不断激进加息,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加剧,人们的消费成本和企业的资金成本不断抬升。宏观环境的恶化,导致市场广告投放减少,这使很多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科技公司遭受沉重打击。此外,能源成本高企、美元汇率波动等也让企业感到巨大压力。

  “疫情红利”的消失,也给很多科技企业前期激进的扩张“踩了急刹车”。以亚马逊为例,作为全球电商巨头,在疫情期间亚马逊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并曾进行大规模员工招聘。截至2021年底,亚马逊员工总数增至约160万人,3年内暴涨186%,造成大量人员冗余和成本开支,因此面对网购降温、业务承压,裁员成为亚马逊无奈之举。

  此外,美国政府以行政手段无端制裁商业企业,试图阻隔高科技企业间正常的国际商业合作,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

  “硅谷的裁员潮预示着一个科技巨头时代的终结。”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的文章认为,当前现象给人一种感觉,即硅谷的10年牛市结束了。

  路透社报道称,2000年到2003年期间,廉价资金、高投资者预期和充裕现金流催生了美国科技行业巨大泡沫。如今,“危险可能再次出现”。而科技企业的大裁员,又“可能成为更大经济风险的风向标”,或许预示着新的大衰退或者经济危机的到来。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裁员表明科技行业的需求在经历了不可持续的繁荣之后有所下降,只是从“不正常”回归“正常”。

  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已经出现增长放缓、创新乏力现象。面对这样的困境,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进行阶段性的业务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而在企业架构的结构性大调整中,裁员必然是一个重要选项。

  从目前来看,美国科技巨头仍在持续投入创新。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字母表公司旗下的谷歌已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近4亿美元,后者正在测试OpenAI热门产品ChatGPT的竞争产品。

  此外,尽管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很凶猛,但整体而言对熟练工程师的需求依然强劲,被裁员工能较容易地找到新工作。据《华尔街日报》报道,79%的美国科技工作者被解雇之后,能够在3个月内成功找到新工作

  梁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裁员增加、股价下跌……硅谷的“盛宴”要结束了吗?

      自2020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后,受到管控措施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以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企业经历了一轮快速扩张。  然而,从2022年6月开始,美国科技产业开始出现成规模裁员现象,并在此后愈演愈烈,以至于从去年11月延续至今,掀起了一波罕见的行业“裁员潮”。  一  “裁员增加、股价下跌、市值缩水,...

    时间:02-10
  • ChatGPT爆火,国内研发进展如何?

      ◎本报记者 刘园园  这段时间,一款名叫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统就像平地起春雷,突然刷爆网络。  “从目前普遍的对话感受来看,ChatGPT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优秀的意图识别与语言理解能力,这令人意识到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已经实现了跨越式进展。”易观智慧院高级分析师陈晨评价。  有问必答,侃侃应对。这种神奇的人机互...

    时间:02-10
  • “盛宴”中的尴尬 韩国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寒冬

      ◎本报驻韩国记者 薛 严  为展示半导体行业的吸引力,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半导体专业2022年12月在首尔新罗酒店迎宾馆和釜山海云台柏悦酒店分别举行了宴会。新罗酒店迎宾馆以往经常举办大型活动,包括总统就职典礼晚宴、各类外交晚宴等,足见大学对该活动的重视程度。宴会上,教授和导师热情介绍了学科前景和全额奖学金等各种特惠...

    时间:02-10
  • 出师不利!谷歌Bard答题犯下事实性错误

      科技日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8日报道,谷歌人工智能(AI)搜索工具Bard在推广活动中,在回答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有关的问题时犯下事实性错误,加剧了人们对这些工具还没有准备好集成到搜索引擎中的担忧。  英国牛津大学的凯莉莎·维兹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此类AI聊天机器人为网络搜索提供结果发...

    时间:02-10
  • ChatGPT,这是你官方的回答,还是你幽默的回答?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近期,ChatGPT在全球爆火。2月8日中新网记者“采访”了TA 20个问题后,网友们再次好奇:TA还能回答出哪些问题?能做到哪些事情?2月9日中新网记者再次找到ChatGPT,询问了一些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TA能回答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这类...

    时间:02-10
  • ChatGPT,这是你官方的回答,还是你幽默的回答?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近期,ChatGPT在全球爆火。2月8日中新网记者“采访”了TA 20个问题后,网友们再次好奇:TA还能回答出哪些问题?能做到哪些事情?2月9日中新网记者再次找到ChatGPT,询问了一些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TA能回答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这类问题吗?TA认识AI界的“同行...

    时间:02-10
  • ChatGPT火了,中间商和“李鬼”们赚了?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ChatGPT火了,在推出两个月后,2023年1月末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ChatGPT的火爆引发了不少人的“试玩”热情,同时也有一些人凭借它快速赚了一笔。  ChatGPT目前的测试服务是免费的,那谁赚了?  中间商  中新财经发现,随着ChatGPT的爆火,微信涌现出一批名字或介绍中...

    时间:02-10
  • ChatGPT火了,中间商和“李鬼”们赚了?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ChatGPT火了,在推出两个月后,2023年1月末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ChatGPT的火爆引发了不少人的“试玩”热情,同时也有一些人凭借它快速赚了一笔。  ChatGPT目前的测试服务是免费的,那谁赚了?  中间商  中新财经发现,随着ChatGPT的爆火,微信涌现出一批名字或介绍中包含“ChatGPT”,或暗示自己...

    时间:02-10
  • 生成内容属于谁?会侵权泄密吗?ChatGPT法律风险详解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期,美国OpenAI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一跃成为火爆全球的现象级应用。  作为一项新兴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以其强劲的力量影响周遭的世界。在人们因其产生好奇、兴奋抑或担忧、抵触等情绪时,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问题,警惕相关的法律风险...

    时间:02-09
  • ChatGPT引全球关注 学者谈“新AI”深层思考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李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近日走红。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ChatGPT突破了传统AI系统的程式化交流,实现了从数据信息向解决方案的过渡。  “首先是满足了巨大的社会需求。”谈及ChatGPT受欢迎背后的“密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指出,ChatGPT...

    时间:02-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