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20余省份启动公务员招录 这些特征值得关注

2023-02-10 00:0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刘欢)继2023年度国考笔试之后,1月以来,全国已有20余省份密集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多数省份将笔试定于本月下旬开考。

  观察招考政策可见,各地正不断加大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基层岗位的支持力度,扩大招录规模。

资料图:2021年11月28日,江西南昌,考生们在查看考场安排表。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多地扩大招录规模,部分省份扩招增幅超过50%

  春节过后,多地公务员省考报名陆续开启,笔试时间确定为2月25日。

  从招录规模来看,多数省份2023年度公务员的招录规模都有所扩大。例如,广东全省各级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18258名,湖北2023年度省市县乡计划招录公务员11268名,两省计划招录人数均过万。

  从扩招幅度来看,较上年度,甘肃、广西等地本次公务员扩招的增幅超过了50%。具体来看,甘肃2022年全省计划招录公务员2364名,2023年计划招录4249名,同比增长约79.7%。广西2022年全区14个设区的市和20个自治区直属机关共计划招录公务员4368名,2023年则为6781名,同比增长约为55.2%。

  从招录政策看,多地省考面向应届生扩招的特征较为明显。

  例如,河南2023年度全省计划录用公务员9134人,其中34%的职位不限制专业,98%的职位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

  湖北安排4406个计划专门招录2023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80%以上的职位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报考。

  山东的招录计划专门设置应届毕业生定向招录计划1921个,比2022年度增加573个。

  对于今年各地公务员招录的规模,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向中新网表示,今年无论是国考还是多地省考,招录和报考人数都有增长,公务员的扩招有利于丰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资料图:2023年1月国考举行。北京一考点外,考生正在复习。刘欢 摄

  多措并举鼓励人才投身基层建设

  在各地发布的2023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中,不少地区推出支持各类人才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进一步充实基层人才队伍。

  例如,在招录岗位中,山东全省安排县级以下机关招录计划共5919个,占全省招录计划的78.7%,定向招录退役军人233名,面向政策内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录公务员89名。

  湖北全省县乡机关计划招录10061人,约占总计划数90%,同时安排638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退役士兵等,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在招考要求方面,云南等地提出,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招考职位,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校和社会都应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鼓励考生选择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职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曾表示,更多年轻人到基层一线工作不仅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而且对年轻一代锻炼自身能力也有益处。

资料图:2022年3月26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上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开考。何洪 摄

  不拘一格,这里要求平等对待各种学历

  中新网观察到,多地在2023年度公务员招录中,要求破除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等限制,根据职位需求合理设置资格条件,为各类人才搭建合适的就业平台。

  例如,河南明确提出平等对待各种学历人员,报考者只要持国家承认的学历,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均可报考;专业条件按照为用而考、尽量从宽的原则设置。

  山东要求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对国内高校毕业生和国(境)外留学人员一视同仁。同时加大技术技能人才招录力度,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平等竞争机会。

  此外,湖北等地还明确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3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人才选拔方式方面,不少地区提出招考要推进分级分类,注重体现不同层级机关的用人需求。如河北在招录中,鼓励引导县级以上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乡镇结合职位特点和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条件,加大城乡规划、金融经济、环境科学、信息产业、医药生物等领域紧缺人才招录力度。

  同时,河北还提到要根据公务员分类管理需要,持续推进分级分类考试。

  考试将公共科目申论笔试试卷分为三类命题,对县级及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对乡镇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

  刘有珍表示,今年各地省考,加大向高校毕业生的政策倾斜,让更多人有机会选择心仪的岗位,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是利好消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6月7日起举行 教育部部署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

    时间:01-19
  • 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的温度、精度和效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心怀国之大者、人民利益至上的生动体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帮扶要充满“温度”。有温度的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的应有之意。要坚持以人民为...

    时间:01-11
  •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累计提供98.2万个岗位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徐婧 杜燕)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期间,各类招聘活动累计吸引12177家次用人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98.2万个,3.3万人次毕业生参与活动。  29日,北京市教委举办线下双选会。这是《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出台后,北京市教...

    时间:12-29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结束 专硕报考人数超六成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昨日(26日)落下帷幕,全国共有474万人报考,其中,专业硕士报考人数超过6成。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将成为未来报考主流。  为提升培...

    时间:12-27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结束 专硕报考人数超六成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昨日(26日)落下帷幕,全国共有474万人报考,其中,专业硕士报考人数超过6成。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将成为未来报考主流。  为提升培...

    时间:12-27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开考 报考人数474万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教育部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优化考生服务,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时间:12-24
  • 新疆举办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再攻坚”专场招聘会

    原标题:新疆举办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再攻坚”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 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  12月23日,2022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再攻坚”专场招聘会在乌鲁木齐市举办。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入场求职900余人,现场投递简历488份,初步达成意向近200人。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中心高校毕...

    时间:12-23
  • 新疆举办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再攻坚”专场招聘会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3日电 (记者 王小军)12月23日,2022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再攻坚”专场招聘会在乌鲁木齐市举办。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入场求职900余人,现场投递简历488份,初步达成意向近200人。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负责人侯歆介绍,此次活动突出精准就业服务,对接中央驻疆企业、国有...

    时间:12-23
  • 贵州出台23条措施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贵阳电(记者陈隽逸)贵州省教育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23条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