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近2/3珊瑚礁鲨和鳐或濒临灭绝

2023-01-18 11:42: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保育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有近2/3的珊瑚礁鲨和鳐物种濒临灭绝。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从濒危物种的占比上看,珊瑚礁鲨和鳐的灭绝风险是所有1199个已知鲨和鳐物种灭绝风险的近两倍。因此,有必要立即采取保育行动,如本地保护、渔业管理和执法以及建立海洋保护区来保护这些物种。

  该论文介绍,珊瑚礁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鲨和鳐对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占据了大量的生态位——从滤食生物到顶级捕食者。虽然之前有研究认为,过度捕捞是一些种群急剧衰落的原因,但人们对珊瑚礁中生活的鲨和鳐的全球状态仍有未知。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萨曼莎·谢尔曼(Samantha Sherman)和合作者一起,利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了全部134个珊瑚礁鲨和鳐物种的灭绝风险。他们还比较了这些物种与其他所有珊瑚礁物种的状态。研究发现,59%的珊瑚礁鲨和鳐物种濒临灭绝,如白鳍半皱唇鲨和花点窄尾魟,使它们成为了世界上除海洋哺乳动物之外最濒危的种群。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捕捞是这些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其他威胁还包括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分布面较广的大型物种面临的灭绝风险最大,如公牛真鲨和珊瑚礁鬼蝠鲼,这两个物种在60多个国家的水域中都有发现。在捕捞压力更大和监管力度较松的国家,其灭绝风险也最大。

  论文作者表示,这一最新研究结果也提醒,如果不加强对珊瑚礁鲨和鳐的保育,那么珊瑚礁的健康以及沿岸社区赖以为生的数亿人口可能要遭受严重后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近2/3珊瑚礁鲨和鳐或濒临灭绝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保育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有近2/3的珊瑚礁鲨和鳐物种濒临灭绝。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从濒危物种的占比上看,珊瑚礁鲨和鳐的灭绝风险是所有1199个已知鲨和鳐物种灭绝风险的近两倍。因此,有必要立即采取保育行动,如本地保护、渔业管...

    时间:01-18
  • 东莞首次野外监测到广东“省鸟”白鹇种群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程景伟 林荫)记者12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工作人员日前在整理新近采集回来的红外相机素材时,发现了一大群白鹇入镜的珍贵画面。据估算,该公园内有超过4个白鹇种群、最大种群数量超过10只,这也是东莞市首次监测记录到野生白鹇种群。  白鹇又名银鸡,是国家...

    时间:01-12
  • 国际最新研究:夏威夷珊瑚礁或许受游客影响正在退化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最新发表的一篇可持续研究论文认为,最受欢迎的夏威夷珊瑚礁或许受游客影响正在退化。  该论文介绍,珊瑚礁因其生物多样性和美丽而广受欢迎,它们也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滋养渔业,保护海岸。珊瑚礁旅游业能通过产生资金和支持本地那些聚焦...

    时间:01-10
  • 阿尔泰山脉雪豹种群质量稳定向好

      今年元旦期间,新疆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及周边区域出现一只雌性、一只幼体两只雪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雪豹现身地为该度假区雪场金光道,海拔约1000米,雪豹被滑雪场工作人员拍摄到。”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马木尔别克·马看介绍,此次雪豹向山下迁徙,主要是因为2022年年...

    时间:01-09
  • 中外科学家揭开密西西比亚纪珊瑚礁“崩溃之谜”

      中新网南京1月3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腕足类壳体氧同位素、以及生物礁和多门类化石多样性统计,揭示了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气候变冷与珊瑚礁系统崩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关系。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

    时间:01-03
  • 新疆帕米尔高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长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2日电 (记者 朱景朝)记者2日从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了解到,由于多项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实施,近10年,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面积逾1.6万平方公里,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时间:01-02
  • 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和干细胞制造眼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可支持视网膜感光的眼组织。这一技术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退行性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模型,将促进人们对致盲疾病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所的卡皮尔·巴尔蒂博士说:“我们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始于血-...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丨带你看那些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中国之美

      中国自然保护地代表(右)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获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证书(2022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12月7日至19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办。会议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11处中国自然保护地入选。   新华社发   这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拍摄的11...

    时间:12-21
  • 科技“援手”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建造“诺亚方舟”

      ◎本报记者 何 亮  十多年来,从理念到行动,从地方到全国,拯救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形成广泛共识。中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实践让大量曾经命悬一线、危...

    时间:12-20
  • 新华全媒+|浙江德清:重建南方朱鹮种群“摇篮”

      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以来,德清县大力实施人工迁地保护和野外种群重建工程。   14年来,从朱鹮种群引进,到保护、繁衍、复兴,历尽艰辛,攻克了饲养、繁育、野化等...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