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多地明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目标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1-16 09:20: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毛艺融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在推动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出了一揽子举措,其中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突出亮点。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专精特新企业能够提高当地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议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增强整体流动性,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合理的价格实现股权融资。

  专精特新企业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通过梳理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浙江、河北、福建、江西、辽宁、山西等多地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稳步上升。例如,浙江2022年新增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1家;河北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35家。

  “2022年各地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意味着当前我国正在逐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陈雳认为,当前我国在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方面有三大优势:一是国内拥有完整、高效成熟的产业链体系,工业化建设良好,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人才优势,近年来国内教育质量提升,培育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利于推进企业实现产品“专业化、精细化”;三是“数字化”进程加快,随着国内数字经济建设加快,各行各业生产效率、服务效率都将得到较快提升,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建设。

  渤海证券新三板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尽早尽多申报可以为当地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这些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之前受制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实现规模上的突破,在享受政策配套服务之后,往往会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对地方的税收、就业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政策持续加码

  助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

  1月11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23年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

  对于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设,多地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壮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梯队。例如,浙江计划2023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家;江西提出2023年将培育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00家以上;福建提出2023年预计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

  陈雳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推动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能够提高当地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凝聚竞争优势,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对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言献策。例如,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副院长彭建强建议,中小企业不能盲目扩张,铺大摊子,而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重心放在主业上,深耕细分领域,坚持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云南省人大代表、云南华尔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中选建议,对云南省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进行摸排,抓实核心企业,进行面对面答疑解惑,对相关企业查缺补漏,力争使其达到“专精特新”要求,为云南民营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陈雳认为,目前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仍面临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的状况,要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往往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对于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实现新三板挂牌,甚至北交所上市,但整体流动性相对较差,企业较难通过合理的价格实现股权融资,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新三板、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的互联互通。

  张可亮认为,当前我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基本还处于存量挖掘阶段,挖掘存量企业并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只是第一步,关键还要靠相关部门出台帮扶政策,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榜样,形成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制度和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小快递助力乡村大发展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如今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进出。邮政快递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快递进村工程深入开展,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90%。不断织密的快递网络,让越来越多消费品通...

    时间:01-16
  • 建设体育公园 助力全民健身

      建设体育公园 助力全民健身(新时代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滨水绿地建起体育公园、废旧码头改造成体育园区……近年来,体育公园作为全民健身的新载体,广受人们欢迎。作为一种新型健身空间,体育公园将体育健身与自然生态...

    时间:01-16
  • 网格党建服务圈助力“家门口养老”

      本报讯 长者餐厅、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公益普惠、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场景的背后,是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北京路街道插旗山社区打造的网格党建服务圈,助力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  该社区现有居民4267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8.4%。为进一步提升老年...

    时间:01-16
  • “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胡喆)“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

    时间:01-16
  • 破茧还是筑茧?专家:推动算法向善,助力个体获取多元信息

      中新网1月15日电 题:破茧还是筑茧?专家:推动算法向善,助力个体获取多元信息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在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当下,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思考。算法推荐,对于用户而言,到底是在构筑还是破除信息茧房?  近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关...

    时间:01-15
  • 金融助力外贸提质增效(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外贸稳定增长离不开金融保驾护航。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力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举措落实落细,...

    时间:01-15
  • 仙女山法庭助力打造武隆旅游“金名片”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王沛煜 文/图  旅游是重庆武隆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武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仅2022年夏季在仙女山避暑纳凉的游客就有近40万人,2023年元旦假期第一天就有2万余人前来赏雪滑雪。旅游旺了、游客多了,涉旅纠纷随之易发多发,...

    时间:01-15
  •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印发

      中新网1月14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14日消息,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文件提到,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实行“专人对接、即报即审”机制,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  文件明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

    时间:01-14
  • 数字人民币云南试点:乘口岸经济“东风”助力边贸便利化

      中新社昆明1月13日电 (熊佳欣)记者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获悉,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州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正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将助力边境贸易便利化发展,赋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目前,“数字人民币”APP已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开放注册使用,该省非试点地区居民及境外居民均可在试点地区使...

    时间:01-13
  • 四川出台政策助力消费“开门红” 鼓励放开“外摆位”限制

      中新网成都1月13日电 四川省商务厅1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简称《政策》),加大资源投入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力争实现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  据悉,《政策》突出消费重点领域,聚焦汽车、家电家装、零售、餐饮等重点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挥资金杠杆撬动...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