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进一步优化中外人员往来 强调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2023-01-14 00:0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李纯)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新政实施后,出入境人数有何变化?新变异株会否引起新一轮疫情?采取对等入境限制措施又有何考量?在13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回应与解读。

1月13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就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出入境人数增长近半

  “乙类乙管”实施以来,中国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有序恢复的态势。据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刘海涛还表示,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29.4%。其中,普通护照申请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99.8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47.6%。

  国际航班近期也呈现增长态势。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表示,本周国际客运航班预先飞行计划数量为563班,通航国家63个,分别恢复至疫情前的6%和87.5%。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际航空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国际航空运输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孔繁伟说。

  保留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等措施

  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国对来华人员取消了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入境后集中隔离等要求,但仍保留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等措施。

  为何保留相关措施?是否会对人员往来产生影响?回答中新社记者相关问题时,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表示,“乙类乙管”不是乙类“不管”,“我们要防的是病毒的跨境传播,我们要便利的是人员跨境流动”。

  她指出,要求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是为了确定旅行者没有受到病毒感染,也是确保其旅途更加安全,防止病毒扩散。落地后,海关对有症状或申报异常人员进行抗原检测,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如果旅客本身没有什么症状或者没有被病毒感染,这些措施对他们的旅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吴玺说。

  XBB未引发中国本土疫情

  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截至1月10日,全球已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重组体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是XBB及其亚分支。

  据他介绍,自去年10月至今,中国累计报告XBB本土病例16例,均为XBB.1进化分支。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2日,中国监测到本土XBB感染病例仅有1例。同期,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病例有33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陈操指出,中国面临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引起本土关联病例的风险较大。“但就目前我们国家监测的数据来看,XBB并没有形成本土流行。”

  入境措施调整后,变异毒株一旦传入中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疫情?

  陈操对此表示,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感染具有免疫记忆,即使出现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对于脆弱人群、高风险人群,可能出现因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而造成的感染甚至二次感染。

  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中国宣布实施“乙类乙管”后,许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对中国的抗疫政策抱有信心。也有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与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入境限制政策。中方对此采取了相关对等措施。

  吴玺指出,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自己实施歧视性政策。中方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对等措施,是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人员的正常往来。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尽早取消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确保两国关系积极发展

  刘海涛也表示,少数国家针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过度和歧视性限制措施,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已采取对等措施。“各国的防疫管理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有歧视性做法,不应影响国际间正常的人员流动和交流合作。”

  “我们理解各个国家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吴玺说,“我们反对的是采取歧视性的做法或者是把疫情政治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感染新冠后,怎么就失眠了?

      身边有不少人“阳”了之后,正在经历着或者已经经历过睡眠问题的困扰。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神志病科主任王挺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病毒、细菌或者其他病原体在感染人体后,都有可能导致睡眠紊乱。  从事设计工作的田女士在“阳”了之后,先是因为一直咳嗽,导致睡眠质量不...

    时间:01-14
  • 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完成首批次进口通关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电 (记者 姜煜)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13日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完成首批次进口通关。  当天,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分拨中心举行了该药物的中国首发仪式。首批药物共计15.5吨,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验放后,于当日下午办结进口通关手续出区,及时投放中国...

    时间:01-13
  • 中国官方发布第四版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诊疗方案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中国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13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对未达到重症诊断标准,但是年龄大于65岁、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合并较为严重慢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可以按重症病例管理。...

    时间:01-13
  • 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发布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13日消息,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救治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组织专家在总结疾病特点和临床诊疗经验基础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形成...

    时间:01-13
  • 四川成都:治疗20余天,百岁夫妻感染新冠后康复出院

      中新网成都1月13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13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经过20余天治疗,102岁的覃爷爷和101岁的张婆婆当日从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出院。  2022年12月22日,这对百岁老夫妻因新冠感染被紧急送往华西医院急诊,后被收入老年医学中心继续治疗。入院时,爷爷神志不清、精神不佳,后被诊断为新型...

    时间:01-13
  • 国家卫健委:对未达到新冠感染重症标准的这些患者,可按重症管理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总结前期医疗救治工作经验,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

    时间:01-13
  • 感染新冠病毒儿童应该如何康复?上海儿童专科医院纷纷开门诊科学指导

      中新网上海1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阳康”后能不能剧烈运动?是不是可以大吃大喝好好补一补?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到平时的健康水平?……这些都是家长们关注的话题。记者13日了解到,上海的儿童专科医院纷纷开设相关门诊,以对新冠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康复期居家观察、健...

    时间:01-13
  • 希腊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5感染病例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12日报道,希腊已检测到绰号为“海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5感染病例。  据报道,涉及这一毒株的检测样本数量为6个,所有样本均是在阿提卡地区被检测到的,这些病例中2个来自阿提卡西部,4个来自阿提卡北部。  世卫组织官员称,XBB.1.5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原因在于这种...

    时间:01-13
  • “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

      “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乙类乙管”后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健康过大年需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

    时间:01-13
  • 外交部:新变异株XBB.1.5正在美国迅速蔓延,美方应及时分享有关病毒数据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务院发言人称,美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出发前接受检测,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疫情蔓延,且中方报告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序列数据不够充分、缺乏透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疫情发生以来,中方...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