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最大化石花 距今近4000万年保存于琥珀

2023-01-13 11:14: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化石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利用最新图像记录了一朵保存在琥珀中的已知最大化石花,其直径28毫米,大小是其他化石花的3倍。

包裹在波罗的海琥珀中迄今最大的化石花(图源:柏林自然博物馆Carola Radke)。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这朵化石花包裹在来自欧洲北部波罗的海森林的琥珀中,可追溯至将近4000万年前,被认为来自一种原命名为Stewartia kowalewskii的古代有花常绿植物。

包裹在波罗的海琥珀中迄今最大的化石花(图源:柏林自然博物馆Carola Radke)。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伊娃·玛丽亚·萨多斯基(Eva-Maria Sadowski)和克里斯塔·夏洛特·霍夫曼(Christa-Charlotte Hofmann)一起,重新分析了这朵异常大的化石花,其最早在1872年被描述和命名。这朵化石花可追溯至始新世晚期,距今3800万年至3390万年前。论文作者提取了该化石样本的花粉,经过分析发现这朵化石花与名为山矾(Symplocos)的亚洲物种是近亲,他们因此提议将该花重新命名为Symplocos kowalewskii。

  论文作者指出,Symplocos kowalewskii的罕见大小可能来自一次树脂大量渗出,这些树脂包裹了这朵花并形成琥珀。他们认为,这种树脂的特性或许帮助防止有机物在这朵花上生长并造成损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最大化石花 距今近4000万年保存于琥珀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化石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利用最新图像记录了一朵保存在琥珀中的已知最大化石花,其直径28毫米,大小是其他化石花的3倍。包裹在波罗的海琥珀中迄今最大的化石花(图源:柏林自然博物馆Carola Radke)。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这...

    时间:01-13
  • 中国葡萄酒的“活化石”慕萨莱思的前世今生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31日电 (潘琦)在新疆,有这样一种说法,“来到新疆,不喝慕萨莱思,就像吃烤羊肉忘了放孜然一样让人遗憾。”何为慕萨莱思?近日,记者多处探访,了解她的前世今生。酿制成饮品装于缸中,以备客人饮用。 新疆阿瓦提县委宣传部供图  慕萨莱思不是一般的葡萄酒  新疆农业大学葡萄现代产业学院院长杨兴元介绍,慕萨莱...

    时间:12-3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时间:12-30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的决定   (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时间:12-30
  • 云南楚雄多地新发现恐龙化石 将进行抢救性发掘

      中新社云南楚雄12月28日电 (熊佳欣)云南省楚雄州28日发布消息,该州武定县、禄丰市、双柏县相继发现恐龙化石,即将发掘的恐龙化石点共9个,其中一地恐龙生存时代为侏罗纪最早期,有可能成为中国发现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地点。各项筹备工作现已基本就绪,将陆续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  2020年底,武定县万德...

    时间:12-28
  • 化石“再现”2亿年前蝈蝈的叫声

    化石“再现”2亿年前蝈蝈的叫声鸣声高达12kHz—16kHz,是动物界最古老的高频声音记录  ◎本报记者 张 晔  早期哺乳动物很有可能对中生代螽斯的演化起到了定向选择作用,推动了哈格鸣螽科昆虫的衰落以及声学通讯能力和飞行能力更强的鸣螽科昆虫的崛起。中生代螽斯高频声音的出现,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早期哺乳动物听觉能...

    时间:12-27
  • 距今百万年的“郧县人”三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

    原标题:距今百万年的“郧县人”三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  考古队员展示提取离土的头骨化石。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新华社武汉12月26日电(记者喻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26日公布,经过考古队的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目前已进入修复、观测和研究环节。考古...

    时间:12-27
  •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

    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经过近半年的发掘,近期已经顺利提取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重要发现,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3号百...

    时间:12-27
  •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

    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经过近半年的发掘,近期已经顺利提取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重要发现,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3号百...

    时间:12-27
  • 距今百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完成提取

    原标题:“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完成提取进入后续研究环节日前,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经过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团队数月奋战,“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目前被顺利提取,进入后续研究环节。“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湖北十堰发掘面世的消息,在今年9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作为“考古中国”重大成果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