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2023-01-13 00:31: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述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新冠疫情发生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最真实的写照。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023年1月11日,武汉同济医院重症病房。

  为全力保障新冠患者就医需求,医院重症病床数由原先的546张,扩增近一倍至逾千张。为患者检查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翻身、排痰、调整补液速度……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着。

  “疫情三年,有太多变化,也有始终不变。”回忆起2020年那场异常艰难的“遭遇战”,武汉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冉晓说,相比于三年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减弱,我们也拥有了对病毒更深入的了解、更多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更丰富的新冠救治经验。而始终不变的,是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彼时的武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最精锐的医疗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重症救治“一人一策”,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不放弃每一个患者。

  “我曾目睹4万名医护人员志愿前往武汉,4.4万名建筑工人在3天内到达武汉,在10天内建成两个庞大医院……世界应该看到中国的努力,应该看到中国如何以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方式对人民负责。”来自英国的纪录片导演柯文思说,自己这三年来就住在中国,“一直是中国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受益者”。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到成功控制住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再到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从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到实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我们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方案”,是始终不变的“中国理念”。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不仅有助于把防控资源更加集中到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也有助于为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创造条件,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

  “中国有效应对了多波次全球性疫情的冲击,感染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正如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外委会第一副主席索斯亚拉的评价,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出台一系列优化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民众生活提供便利,是及时且正确的。

  以精准之措平衡非常之需: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面对世纪疫情,防控救治、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确保经济社会必要运行,三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湖南长沙建湘新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60%以上是老年住户。疫情之下,许多高龄、独居老人出行不便。

  “不出门没法买菜买药,出门又担心‘阳’”。2022年12月26日,77岁的社区居民李奶奶收到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组建的“老者帮帮团”送来的肉蛋、蔬菜和药品,解决了自己的大难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兜住民生底线、保持民生温度,努力将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2023年1月5日,建设者在华电海晶光伏项目B标段施工。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天津华电海晶1000兆瓦“盐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预计在4月建成完工。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疫情“遭遇战”阶段,全国上下紧急动员,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停,社会秩序不乱”,让海外华人感叹“不敢想象”。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022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温和上涨2%;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就业稳、物价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科学之策求解非常之难:调整优化防控政策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从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复苏,北京的街道再次出现拥堵,游客争相预订出国度假,企业预计商业活动将回升。”英国《金融时报》2022年12月29日这样报道。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仅要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也要把握住发展主动权。

  新冠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2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这是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1月8日0时17分许,中国南方航空CZ312多伦多至广州航班顺利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是“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民航局入境新政实施后全国首班落地的国际航班。

  航班落地后,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旅客相继从到达大厅走出,见到前来迎接的家人和朋友。

  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二十条”到“新十条”,再到“乙类乙管”,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是科学防控的及时、必要之举,也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长远之举。

  “我认为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十分及时。”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瓦雷斯说,“针对当下疫情防控的新形势、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中方依据科学研判作出政策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服务和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证群众用药需求,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救治,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努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获小麦(2021年6月8日摄)。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在加强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确保平稳转段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精心做好过渡期管理,让人员忙起来、生产热起来、信心强起来:

  邮政快递业不断强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加大保通保畅;文化和旅游部优化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持续走高;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组织“出海招商”,推动经济稳步恢复;全国最大单体“盐光互补”光伏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餐饮、电影院等线下场所陆续开放,线下商业人气逐渐回暖……

  2023年1月1日,市民在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首都电影院检票观影。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曙光就在前头。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病共治理念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㊽】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合并一些基础病,同时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加重基础性疾病。因此,第十版《...

    时间:01-13
  • 专家: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用药要辨证施治,特别是老年高危人群

      国务院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王玉光提示:   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用药要辨证施治,特别是老年高危人群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强传染性,使感染者人数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新冠与流感双重风险叠加,部分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一些高龄老人也面临重症、危重症风险……  经过三年的疫情防...

    时间:01-13
  • 聚焦突出问题 落实农村疫情防控责任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 】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陈晨)为解决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缺医少药的突出问题、短板弱项和其他农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疫情防控责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调研督导的通知》(以下简称...

    时间:01-13
  • 心血管病患者感染新冠咋办

      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非常担心感染新冠病毒后加重病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以及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等,做好预防是首要的,如果没有禁忌症,应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恐慌。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

    时间:01-13
  •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述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新冠疫情发生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因时因势优...

    时间:01-13
  • “乙类乙管”后厦门高崎机场口岸迎来首位144小时过境旅客

      中新网厦门1月12日电 (杨伏山 林舒洁)一名搭乘MF382航班从香港抵厦门的意大利籍乘客,12日向厦门高崎边检站申请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并顺利通关入境。  这是自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后,福建省首次签发该类许可证件。  “我有很...

    时间:01-12
  • 北京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自我照护期间发热应对专家指引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自我照护期间发热应对专家指引  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做好对症处理、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即可,要关注如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如何准确把握医院就诊指征等事项。  一、感染后发热表现  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干...

    时间:01-12
  • 西藏投放新冠治疗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

      中新社拉萨1月12日电 (记者 赵朗)西藏自治区12日面向居家患者和重点人群投放新冠治疗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  西藏自治区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物资保障组发布公告称,在前期向全区医疗机构投放治疗药品的基础上,通过线上京东健康平台和线下西藏区内医药流通企业投放,1月12日起至投放药品售完为止...

    时间:01-12
  • 新冠感染治疗费用如何报销?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薛仁政  “乙类乙管”后新冠感染住院费用继续全额保障,门急诊治疗费用保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哪些费用可以报销?如何报销?1月11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给出具体解读。据介绍,按照国家和省文件,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一个延续”“三个优化...

    时间:01-12
  • 健康中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期食养建议④

      收藏!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期食养建议④【科学防疫小贴士】(89)...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