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最高法发布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 涉严惩走私“洋垃圾”

2023-01-11 19: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1日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一件案例关于司法保障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案情显示,有不法分子在韩国组织了一票138.66吨的铜污泥,并以铜矿砂品名制作虚假报关单证。该票固体废物被海关查获后滞留港区,无法退运,危害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经评估,涉案铜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处置费用为1053700元(人民币,下同)。

  此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涉案公司及人员分别作出刑事判决。另据该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被告米泰公司、被告黄德庭、被告薛强、被告华远公司须“连带赔偿非法进口固体废物(铜污泥)的处置费1053700元”。华远公司不服,提起上诉。2020年12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表示,该案明确侵权人走私固体废物,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或者具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重大风险的,应当依法承担生态环境侵权责任,赔偿行政执法机关实施无害化处置支出的合理费用,有效解决“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生态保护困局。

  发布案例的同时,杨临萍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生态环境公益保护的中国司法实践。她说,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司法确认案件1.6万余件。

  杨临萍还说,全国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或组织2426个,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建成覆盖全国各层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的国家。

  记者从会上获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各地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审判组织,实现流域重点区域全覆盖。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庭长刘竹梅表示,黄河保护法将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法即将召开专门会议就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作部署。(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高法发布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 涉严惩走私“洋垃圾”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1日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一件案例关于司法保障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案情显示,有不法分子在韩国组织了一票138.66吨的铜污泥,并以铜矿砂品名制作虚假报关单证。该票固体废物被海关查获后滞留港区,无法退运,危害中国生态环境...

    时间:01-1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7批指导性案例

    法〔2022〕27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7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武汉卓航江海贸易有限公司、向阳等12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等十个案例(指导性案...

    时间:01-11
  • 设计充值买分“圈钱” 39名被告人因网络投票诈骗被提起公诉

      以免费为幌子“圈人” 设计充值买分“圈钱”   江苏响水:39名被告人因网络投票诈骗被提起公诉  “我家孩子正在参加一项少儿艺术比赛,请各位亲朋好友帮忙点赞……”平日里,在朋友圈、QQ群这些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不厌其烦地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为孩子拉票、充值。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们...

    时间:01-1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共6件指导性案例,均为仲裁司法审查案例。发布该批案例,旨在加强仲裁司法审查案例指导工作,确保裁判尺度统一,促进法律正确实施,实现严格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指导性案例196号《运裕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中苑城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申...

    时间:12-30
  • 青海发布5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典型案例

      新华社西宁12月29日电(记者柳泽兴)今年以来,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青海检察机关在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区域、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65件。近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发布了5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典型案例,旨在更好落实“属地检察+...

    时间:12-29
  • 官宣!即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的文书可在司法链平台进行在线核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应用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建成...

    时间:12-29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涉人脸识别、社交媒体账号等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28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

    时间:12-28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性案例192号《李开祥侵犯...

    时间:12-28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性案例192号《李开祥侵犯...

    时间:12-28
  • 最高人民法院:妥善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其中提出,妥善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承租人没有收入或者收入明显减少,造成支付租金困难,出租人请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由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加强调解,引导出租人和承租人合...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