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四川遂宁桃花河发现旧石器时代又一重要大型旷野遗址

2023-01-11 11:2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记者 岳依桐)记者11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四川遂宁桃花河遗址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旷野遗址中罕见的动物化石等遗物,年代初步估计在距今20万年至5万年之间。专家认为,该遗址是继皮洛遗址之后,四川旧石器时代又一重要且罕见的大型旷野遗址,是我国旧石器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2021年,遂宁市文管所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涪江流域开展主动考古调查工作,并取得包括明确旧石器时代遗存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发现。此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5月、6月和11月分别在涪江流域遂宁段和涪江流域绵阳段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分别于遂宁市和绵阳市发现了20多处旧石器地点,它们皆位于涪江流域三、四级阶地上。调查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等数百件典型石制品,充分展示了在涪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具有极大潜力,并在同年6月2日发现遗物丰富、地层堆积较好而又正在被基本建设破坏的桃花河遗址。

  2022年7月,为配合当地基建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桃花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桃花河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郑喆轩在研讨会上介绍,该遗址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香山镇,包含鄢家沟和田家湾两个地点,均属涪江左岸阶地。桃花河遗址鄢家沟地点位于香山镇梁陈村,初步认为属涪江左岸三级阶地,阶地面呈东西走向,面积巨大,达9万余平方米。田家湾地点位于香山镇新城坝村,初步认为属于涪江左岸四级阶地。

  本次发掘初步揭露了三期旧石器时代文化。三期文化自下而上,发展连续贯通,但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其中,第一期在石制品组合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大石核、大石片以及以大石片为毛坯的重型刮削器,此外含有少量手斧、手镐、石刀等较典型的大型切割工具;第二期石制品尺寸有所缩小,大石核、大石片和重型刮削器较第一期比重下降,中小型石核、石片和工具比重上升,存在中小型石片工具;第三期基本不见大石片及重型刮削器,以中小型石核、石片和工具为主,且对石料有一定选择性。三个文化期均发现了石制品密集区,不同密集区各具特色,多数石制品没有风化、磨蚀痕迹,有的石制品碎片则可以成功拼合,初步表明遗址为原地埋藏,为讨论人类行为模式、遗址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提供了线索。此外,遗址也发现了数十件动物化石,初步判断有鹿、牛、马等大中型食草类动物。

  据介绍,桃花河遗址测年工作正在开展,根据现有考古材料以及初步的文化因素分析,专家认为桃花河遗址的年代初步估计在距今20万年至5万年之间,更准确的年代将以后续光释光测年为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介绍,中国南方旧石器考古从广西百色到陕西汉中频有发现。发现的遗址不少,但出土的石制品数量却并不多,“桃花河遗址面积大、发现遗物多、密度高,应该属于基本营地或中心营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这是期待已久的好遗址。”

  据介绍,桃花河遗址发现的遗物也非常丰富。最大宗的是石制品,数量大、分布密集,在南方旷野遗址中比较少见。因为南方土壤是酸性,保留下的动物化石十分珍贵。此外,遗址体现的人类技术和文化特点非常鲜明,遗址使用石器原料来源清楚,就是原地利用河床砾石进行剥制,尤其遗址从下层到上层,可以看出石器呈现的明显变化——组合大小和原料利用皆有不同,尤其上层的原料来源更单一,可见石器原料的选择性更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磅上新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泥河湾等19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琉璃河等32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此次评定于2022年4月启动,共有31家进行申请评定,另有62家申报立项。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第四批...

    时间:01-09
  • 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出中华文明源头的证据

      王巍:中国考古要见众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1.9总第10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22年度学者 王巍  获奖理由  他是荧幕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古的“百事通”,也是热忱的科普者;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出中华文明的证...

    时间:01-08
  • 德国籍小伙化身“洋主播” 探秘章丘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中新网济南1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 李欣)“大家好,我是王赛博,一个在济南生活了6年的德国人。”“这里是个窑坑,从这里出土了什么宝贝呢?”灿烂的笑容,一头金发,说着流利的中文,身处山东济南章丘区城子崖古城考古遗址的王赛博,开启了他的直播探秘之旅。德国籍小伙王赛博化身“洋主播”,探秘章丘城子崖遗址...

    时间:01-06
  • 仰韶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先民多因缺肉类蛋白贫血

      中新社郑州1月5日电 (阚力)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通报了仰韶村遗址考古最新发现,考古研究人员通过对在仰韶村遗址收集的11例墓葬和灰坑人骨研究表明,仰韶、龙山时代先民多因缺乏肉类蛋白导致贫血。  考古研究人员从性别与年龄分布、口腔健康、身高等方面对仰韶村遗...

    时间:01-05
  •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或为区域性“古国”

      中新社郑州1月5日电 (李贵刚 阚力)记者5日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发现“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观的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可能是区域性“古国”。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南阳市黄山村,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3公里,是一处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层层叠叠...

    时间:01-05
  • 文化新观察丨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出炉,透露哪些信息?

      国家文物局12月29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这次评定工作于2022年4月启动,从31家申请评定、62家申报立项单位中,最终确定19家评定单位和32家立项单位。至此,我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据介绍,评定单位是国家文物局经法定程序正式确认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使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

    时间:12-29
  • 权威快报丨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发布

      国家文物局12月29日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从31家申请评定、62家申报立项单位中,最终确定19家评定单位和32家立项单位。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10年启动以来,逐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

    时间:12-29
  • 距今约4500年!苏羊遗址发现300余座龙山时期墓葬

    记者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勘探发现300余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时期墓葬。该大型墓葬区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苏羊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墓葬区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且时代处于仰韶文化向...

    时间:12-29
  • 距今约4500年!苏羊遗址发现300余座龙山时期墓葬

    记者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勘探发现300余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时期墓葬。该大型墓葬区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苏羊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墓葬区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且时代处于仰韶文化向...

    时间:12-29
  • 河南苏羊遗址发现300余座龙山时期墓葬

      记者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勘探发现300余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时期墓葬。该大型墓葬区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苏羊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墓葬区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且时代处于仰韶文化向龙...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