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选购制氧机要注意哪些问题?上海市质标院提示

2023-01-08 11:2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8日消息,最近,制氧机的抢购热潮引起了社会关注。这种能够承担居家供氧、降低“沉默性缺氧”的医疗器械,到底适合哪些人群?选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是制氧机?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制氧机又称为小型分子筛制氧机、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便携式制氧机等,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变压吸附(PSA)原理,以空气作为原材料,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接通电源后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从空气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氧气(93%±3%)。

  制氧机一般由制氧主机、流量计、湿化器、氧浓度状态指示器,其中氧浓度状态指示器可以在氧浓度低于82%时,发出报警,避免使用者吸入不符合氧浓度要求的气体。

  制氧机属于医疗器械吗?

  众所周知,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依据《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制氧机目前在我国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要由国家药品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上市销售。其生产商需要获得药监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销售单位应具备《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

  因此无论名称是“医用制氧机”“家用制氧机”“小型制氧机”还是“分子筛制氧机”其本质都是“医用制氧机”,均应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

  制氧机适用哪些人群?

  一般情况下,制氧机适用于已出现低氧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另外,出现低氧血症的其他疾病患者以及由于环境氧气稀薄导致的高原肺水肿、急性高山病、高原昏迷等,也需要尽快氧疗。

  对于普通消费者,专家指出,制氧机主要是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使用,一般健康家庭无需在家中配置制氧机。如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或其他低血氧症状,也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不宜在家中自己使用制氧机吸氧,吸氧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都容易导致氧中毒,造成危险。

  选购注意事项

  氧浓度是制氧机的核心指标,YY/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要求,制氧机的氧浓度≥90% (v/v),氧气应无气味,水分含量≤0.07g/m3,二氧化碳含量≤0.01% (v/v)。

  对于制氧机的噪声,YY 0732- 2009《医用氧气浓缩器 安全要求》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氧气浓缩器的最大噪音不应超过60dB。YY/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要求,制氧设备的噪声不大于85 dB。

  YY 0732- 2009《医用氧气浓缩器 安全要求》还规定,氧气浓缩器出口处的气体温度不应超过环境温度6℃。气体温度最高不应超过46℃,以避免气体对人体造成热损伤。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制氧机前,还是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正确了解自己适应症所需吸氧时间以及吸氧流量的要求,然后选择合适的型号产品,按说明书要求合理使用。(来源:上海市质标院)(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52.5万人实际参加国考 国考竞争比约41:1

      国家公务员局网站8日晚间发布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当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7个城市、66863个考场同时举行,共194.8万考生考前进行了报名确认、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78.3%,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 : 1,有20.9万名监考、...

    时间:01-08
  • 各地陆续公布2022年成绩单,GDP两万亿城市已增至7个

      近日,各地官方陆续公布了2022年经济成绩单。  1月7日上午,苏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今年的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2.4万亿元,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拟设为5%左右。  作为“最牛地级市”,2021年苏州的GDP超过2.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2021年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达...

    时间:01-08
  • 东西问丨曹应旺:“中国特色”从何而来?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题:“中国特色”从何而来?  作者 曹应旺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共二十大报告令人注目的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重视中国特色是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

    时间:01-08
  • 东西问丨蒙曼:如何从古典诗词看见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题:如何从古典诗词看见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  《公羊传》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里的“饥者”和“劳者”,其实已经涵盖了中华历史上的各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声,与此同时,用汉语吟诵、汉文书写的古...

    时间:01-08
  • 中国法院今年将推进缺席审判制度适用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对2023年人民法院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要推进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积极参与境外追逃追赃工作。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

    时间:01-08
  • 专家:高频指标显示中国消费热度正稳步复苏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中国多地正积极有序复工复产,推动城市活力加快恢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近日在北京举办专家解读会,与会专家指出,多项高频指标显示中国当前消费热度正稳步复苏。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表示,基于中国...

    时间:01-08
  • 医保谈判第三日:辉瑞上午场最后离席,有企业称“降太多”

      中新经纬1月7日电 (王玉玲 林琬斯)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到第三天。与首日的“人头攒动”相比,6日、7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现场人较少,但仍有药企人员与媒体驻足等待。  7日下午13点10分左右,上午场的最后一组企业谈判人员离场,对谈判结果避而不谈。有现场人士认出,该谈判人员来自辉瑞。公开资料显示,辉...

    时间:01-08
  • “90后”藏族青年的“创客梦”: 一直前行 从未放弃

      中新网兰州1月8日电 (史静静)“从最初的创业‘小白’到现在拥有一家公司,一直前行、从未放弃。”回忆起自己的创业过程,“90后”藏族“创客”索南木才让感触颇深。  创业之梦结出收获的果实  索南木才让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镇尼巴村人。这个从山沟沟里出来的优秀藏族学生,从重庆...

    时间:01-08
  • 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出中华文明源头的证据

      王巍:中国考古要见众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3.1.9总第10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22年度学者 王巍  获奖理由  他是荧幕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古的“百事通”,也是热忱的科普者;他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亲手挖掘出中华文明的证...

    时间:01-08
  • 跨境旅行开启:亚洲多国“抱团”欢迎中国游客

      原标题:跨境旅行开启:亚洲多国“抱团”欢迎中国游客,广州旅客9万元机票飞洛杉矶  2023年1月8日0时17分,自多伦多始发的南航CZ312航班落地广州白云机场,成为中国三年来首次全面放开入境限制后的首个入境航班,全体航班旅客无需再进行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6时31分,由奥克兰出发的NZ289航班缓缓抵靠...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