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丨短评:为何说人权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023-01-02 15:32: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题:为何说人权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19世纪,经历过纷飞战火的列夫·托尔斯泰写下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时移世易,人类对于幸福的向往仍是相似的,各国通向幸福的道路却各具特色。

  作为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人权事业不断进步?五集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幸福密码”。

  通过保障所有人的人权,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优先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等,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人权保障不断进步的背后,积淀着中华文明深处对人的关怀,回望5000多年文明史可知,人权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006年,首届“中国人权展”在北京举办。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先秦时期,道家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儒家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墨家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东汉佛教传入,逐渐演化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思想。及至唐宋,朱熹进一步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成为千年来中国无数有识之士的毕生追求。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发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呼吁,这一堪称中国版“人权宣言”的文献,较卢梭《民约论》更早百年;1948年,在中国代表张彭春的建议下,《世界人权宣言》融入良心、仁爱、忠恕、包容等中华传统思想,这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国际性权利法案由此成为凝结东西方文明智慧的经典。

  近一百年前,胡适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中国“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此后,如何战胜这“五大仇敌”成为贯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道难题,同时也是检验中国人权发展的参考系。

  如《新时代中国人权》片中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争民主、争人权”的旗帜,鲜明宣示了救国救民、争取人权的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促使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不断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总结中国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中国特色,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

资料图:广西少数民族联欢。俞靖 摄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90年的0.501跃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长逾50%,标志着中国成为自1990年UNDP在全球首次测算HDI以来,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

  另一个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前,生活在云南深山的独龙族还过着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每逢大雪封山便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随着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6.68公里的特长隧道穿越高黎贡山,使天堑变通途,独龙族宣告整族脱贫。在中国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中,“一跃千年”的奇迹已从想象照进现实。

  回看胡适当年的困惑,不难发现,今日之中国已找到那条正确的路。“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中国的人权事业将继续发展,也将为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阳康”扎堆三亚 18万天价酒店一房难求

    原标题:重庆游客在三亚:“阳康”扎堆,18万天价酒店一房难求“第一波阳康已飞往三亚”这个话题早已席卷了各大新闻榜单。最近一段时间,在各大旅行APP平台上,三亚也成为最热门目的地。2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已经前往海南度假的重庆市民,以及终于迎来火爆行情的旅游产业从业者。通过他们的讲述,来看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

    时间:01-03
  • 网传服用布洛芬或导致死亡?专家解读

    原标题:网传服用布洛芬或导致死亡?专家解读→当前,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都伴随发烧等症状,网传服用退烧药布洛芬可能导致死亡是真的吗?患者应该怎样合理用药?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波进行权威解读。网传服用布洛芬或导致死亡?专家:不会引起感染加重或致死亡“发烧”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来说,是一个相对...

    时间:01-03
  • 秦刚与布林肯新年通话 中美有望走出“动荡期”

    原标题:刘和平:秦刚与布林肯新年通话中美关系有望走出“动荡期”直新闻:刘先生,刚就任外交部长的秦刚,新年第一天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了电话,您对此有何观察?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注意到,根据秦刚自己在推特上的说法,是他主动给布林肯打电话的,打电话的目的是为了道别,因为他即将离开华盛顿就任中国外交部长一职。同时秦刚还...

    时间:01-03
  • 缺电严重 日本被迫采取节电措施

      面对不断上涨的电费、严峻的电力供应状况,2022年年底,日本政府要求全国政府机关、商业机构和家庭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间,采取有效措施节约用电。但日本专家表示,节电措施能否取得大的效果目前难以确定。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应对电力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东京都板桥区区役所,也就是区...

    时间:01-03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3日开启 或迎新年“第一涨”

      中新网1月3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1月3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在经历2022年末“三连跌”收官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或终结连跌走势,迎来2023年首次上调。资料图:加油站。 中新财经 葛成 摄  回顾202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十三涨十跌一搁浅”格局,涨跌幅相互抵消后,...

    时间:01-03
  • 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出炉!14个地区≥2000元

      中新网1月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最低工资表迎来更新。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为全国最高。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来自人社部网站  新年...

    时间:01-03
  • 俄媒:乌打击顿涅茨克一临时部署点,63名俄军人死亡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克兰武装力量对顿涅茨克马克耶夫卡地区的俄罗斯军人临时部署点进行了打击,导致63人死亡。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据称,四枚带有爆破弹头的导弹进行了炮击,两枚导弹被击落。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时间:01-02
  • 南京大屠杀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49人

      中新社南京1月2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2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禄于当日凌晨离世,终年89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49人。  马庭禄生于1934年3月,祖籍南京。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他家住在七家湾大辉复巷。由...

    时间:01-02
  • 第十八届文博会闭幕 总参与人次超200万

      新华社深圳1月2日电(记者孙飞)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日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超过200万。  本届文博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办展方式,主会场设在深圳国...

    时间:01-02
  • 云南39岁公安民警刘开突发疾病离世

      中新网昆明1月2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公安厅1月2日发布消息,昭通市永善县公安局茂林派出所所长刘开近日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2022年12月31日零时46分不幸离世,生命定格在了39岁。  刘开生于1983年9月,2009年至2012年期间,在昭通市镇雄县坡头镇仁和村担任大学生村官,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