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颜天禄:郑和给马六甲留下了什么?

2022-12-25 17:4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吉隆坡12月25日电 题:郑和给马六甲留下了什么?

  ——专访马中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

  中新社记者 陈悦

  郑和七下西洋,至少五次驻节马来西亚马六甲。马中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认为,郑和与马六甲的故事发生在600多年前,但留下的精神遗产,依然影响着马六甲,并为马中关系发展和当今世界带来启迪。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您回顾郑和在马六甲的历史和在马六甲留下的遗迹。

  颜天禄: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明确记载到过马六甲的就有五次。根据史书记载,郑和第一次抵达马六甲时,就册封该地国王,并且协助马六甲缓解了当时面临的海盗及外敌侵扰问题,为马六甲发展成贸易中心创造了有利环境。

  史书也记载,马六甲是郑和船队的重要中心站点。郑和在马六甲筑官厂以囤钱粮,建行辕以寓随从,其官厂的遗址,就在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地鸡场街。郑和每次到达马六甲,就在该地储备粮食设备供余下航程使用。

  此外,来自郑和“三宝太监”之名,马六甲至今还有三宝山、三宝井等。

  三宝山是当地华人的义山,根据史书记载和当代考古,当地留有可追溯到明代的古墓,相传是郑和随员的墓葬;在当地传说中,三宝井是郑和为取水所掘。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当地峇峇娘惹族群也传说自己是郑和船队成员和当地马来族群通婚的后代——这虽尚无确凿的历史证据,但却反映了当地民众对郑和的纪念之情。

  需强调的是,直到今天,郑和留下的遗址在马六甲依然为各族民众精心保护,不断发掘,发扬光大。我和我父亲长期担任鸡场街工委会负责人,振兴了鸡场街老街,并成功协助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今老街一改此前破败景象,重现繁华,各族民众和睦相处。郑和也成为鸡场街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在马中文化工作者努力下,马六甲还会有越来越多郑和遗迹被发掘出来。

马六甲海边的送王船申遗成功纪念碑。陈悦 摄

  中新社记者:郑和给马六甲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对马六甲几百年来的发展繁荣起到怎样的作用?

  颜天禄:马六甲是郑和精神的重要辐射地,郑和在马六甲留下了重要精神遗产。

  首先,回顾历史,就在郑和来到马六甲后的一两百年间,葡萄牙人就侵占了马六甲。此后,其他西方殖民者又陆续殖民马六甲。相比之下,郑和到马六甲带来的不是枪和炮,而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商贸机遇;不是战火与殖民,而是和平与繁荣。

  马来西亚史书《马来纪年》记载,郑和曾组织当地军民筑起古城墙,修建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晚上派人巡逻,制订一整套警卫制度,不仅扫除了城内的不安定因素,也利于都城保卫。

  马六甲安定的局面,吸引了各方商贾前来交易。有记载指出,在当时的马六甲,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带来了欧洲、波斯湾地区和印度的商品;郑和船队则带来了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马来群岛的商人带来了各种香料土产。无怪乎阿拉伯商人称这里为“马拉卡”,意思是各式各样货物的集散中心。

  总而言之,在不同文化的接触中,郑和带来的是和谐而非对立,带来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郑和和谐包容的文化精神,也深深烙印在马六甲这座马来西亚建国古都、文化名城中。今天,如果到鸡场街上走一走,就可以看到,数百米的街道上,佛寺、兴都庙、清真寺以及基督教堂比肩而立,各种文化、宗教和睦相处。

马来西亚马六甲各族裔民众和外国游客齐聚鸡场街,共迎华人新春佳节。陈悦 摄

  中新社记者:历史上郑和如何推动马中交流,郑和精神在今天又对马中交流有何启迪?

  颜天禄:有马来西亚学者总结说,马六甲王朝建国后,有两大历史成就,一是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二是和明朝建立的密切邦交,这两个历史成就都和郑和息息相关。如前所述,郑和协助马六甲达成安定的外部环境,促进了马六甲的贸易。郑和还曾护送马六甲苏丹祖孙三代前往明朝朝贡往返,密切了马六甲和明朝的友好关系。

广东广州,《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上展出的瓷器。陈骥旻 摄

  根据历史记载,在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百余年间,马六甲王国遣使中国共计20多次,其中由国王或苏丹率领使节团出访共有5次;明朝皇帝也遣使回访14次。可见在16世纪,马中之间就建立了多么密切的关系。这离不开郑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郑和当年的伟大外交航海事业,为马中两国奠下邦交与友谊的基石。时隔数百年,马中关系在今天依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马六甲也和中国江苏省——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建立密切的省州关系。

  在新冠疫情期间,当中国遭受疫情的时候,我和马六甲各界立刻动员起来,全力支持中国抗疫;马来西亚和马六甲抗疫也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和经验分享,两国体现出如马来谚语所言“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的兄弟情谊。

  “郑和精神”的核心理念也与“一带一路”倡议精神相通。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一定能结合马中双边力量,创互利共赢局面。

观众在云南昆明郑和纪念馆内参观。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郑和的精神对当今世界有什么启迪,应如何践行郑和精神促进世界和谐?

  颜天禄:当今国际局势日趋复杂,我们应以郑和的和谐包容的态度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求同存异,追求互利共赢,并在面临全球性灾害和威胁时共同应对挑战。以新冠疫情为例,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才能促进各国携手发展,度过大流行病威胁,共迎疫后经济复苏。郑和在几百年前以自己的实践,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完)

  受访者简介:

  颜天禄,马中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马来西亚宗乡青联合总会永久荣誉总会长,曾两度担任马六甲州政府对中国事务特使,曾担任过三届马来西亚宗乡青联合总会总会长。长期致力保护文化遗产,在其积极参与推动下,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鸡场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积极推动中马两国联合申报闽南民俗“送王船”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于2008年荣获马六甲州元首封赐一级“拿督”勋衔、2012年获选马来西亚国家杰出青年领袖、2014年荣获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颁发“中马友好之星”纪念章、2016年荣获马六甲州元首封赐马六甲卓越勋章“拿督威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客机发生火情 乘客紧急疏散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客机发生火情,机上乘客被紧急疏散,有7名乘客受轻伤。  美联社报道,急救人员和机组人员使用紧急滑梯将67人从机上疏散,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方面表示,另有60名乘客正常下飞机。共有7名乘客受轻伤。  美媒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

    时间:12-26
  • 美国冬季风暴遇难者人数升至30人

      中新社纽约12月25日电 据美国媒体25日报道,席卷全美的冬季风暴已致至少30人遇难。救援部门表示,由于部分地区的积雪将一些居民困在屋内,预计遇难者人数还将上升。  美联社说,这场冬季风暴的规模几乎史无前例,影响全美超过60%的人口。当前,五大湖附近“炸弹气旋”引发的暴风雪已使相关城市应急响应...

    时间:12-26
  • 河湖长制推行六周年 我国河湖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水利部依托河湖长体系,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共清理整治河湖乱占、乱堆、乱采、乱建等突出问题2.89万个,清理整治阻水交叉建筑物10236个,清理非法占用岸线1.75万公里。  截至目前,我国已推行河湖长制六周年,六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级...

    时间:12-26
  • 上海为快递员、外卖小哥阶段性发放稳岗补贴

    新华社上海12月25日电(记者周蕊)上海12月24日印发关于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将阶段性发放稳岗补贴,其中,2022年12月25日起到2023年1月27日期间,对符合条件的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给予补贴。通知明确,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员工关心关爱激励措施。鼓励电商...

    时间:12-26
  • 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做什么?专访“河狸公主”初雯雯

      面对面丨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做什么?专访“河狸公主”初雯雯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青年代表90后女孩初雯雯做了线上发言。初雯雯被大家称为“河狸公主”,去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昆明举行时,她就作为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的代...

    时间:12-26
  • 如何让耕地更健康、更绿色?专访土壤学专家李保国

      面对面丨如何让耕地更健康、更绿色?专访土壤学专家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是我国著名土壤学专家,他长期致力于我国土壤的研究治理和保护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国家统计局12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

    时间:12-26
  • 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 气象强国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监测更精密 预报更精准 服务更精细  气象强国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出开启气象强国建设的号令,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12月9日,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

    时间:12-26
  • 全球价值链调整进程加快 RCEP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RCEP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亚洲是当今全球生产网络中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但全球价值链重构、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给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不利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生效有助于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一...

    时间:12-26
  • 保持适当支出强度 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提升效能

      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提升效能  从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到专项债券有力拉动投资增长,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成为2022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亮点。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着力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通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推动财...

    时间:12-26
  • 老人感染新冠,家里要配备制氧机吗?医生解答

    原标题:老人感染新冠,家里要配备制氧机吗?医生解答→在购买防疫物资的过程中,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家用制氧有必要配备吗?有基础病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否可以在家吸氧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解答。通常情况下,在呼吸科有两种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家属给患者买制氧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严重的间质性肺病。医生提醒,在...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