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上海专家成功“鸡蛋里挑出长骨头” 瘫痪患者或重新站起来

2023-07-12 11:4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陈静王根华)39岁的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杨先生(化名)三个月前因双下肢无力、麻木接受了一次腰椎手术,但术后病情迅速加重,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截瘫的状况。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颈腰椎病区主任史建刚教授12日告诉记者,颈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导致患者瘫痪的罪魁祸首。“后纵韧带骨化症通俗点说,就是病变的韧带变成了骨头,骨化的韧带会压迫脊髓。脊髓哪一天不堪其重,就会突然罢工。”这位专家解释,杨先生现在的情况就是因为压迫,脊髓失去了指挥下肢运动的功能,因此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瘫痪。

  在上海长征医院骨科颈腰椎病区,经过全面系统检查,医生发现杨先生颈胸椎骨化后纵韧带节段很长:从颈2段一直延续到胸8段椎管内,且压迫性占位。其中,胸椎段的骨化后纵韧带对脊髓形成严重压迫。史建刚直言,骨化物涉及节段多,厚度大(最厚处可达8mm),将脊髓压成“一线”,留给脊髓的生存空间极小。要把脊髓从这样一种状态下解救出来,就如同“鸡蛋里长了一根很长的骨头”,在不弄碎鸡蛋的情况下,把骨头取出来,手术风险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手术是有效的治疗办法,只有把压迫脊髓的骨化物去除,脊髓功能才有恢复的可能,虽然手术难度和风险很大,但是我们希望能尽一切努力,给患者创造一次机会。”与杨先生及家属进行深入沟通后,专家们多次针对杨先生的病情进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及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案。

  据介绍,治疗组专家经多次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由史建刚教授自主发明的创新术式。这种手术方式可在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术后疗效。但是,这样一来,手术更复杂,必须做到毫米级的精准而不伤及脊髓。

  7小时的手术获得成功。史建刚教授表示,这是该院在脊椎外科手术中的一次新突破。术后当天,杨先生明显观察到双下肢肌肉收缩,双腿可在床面水平移动,感觉“变轻松了”。术后第4天,杨先生双腿就可以抬离床面。“患者下肢功能随着康复的进程会逐渐改善和提升,将来重新站立行走大有希望。”史建刚教授表示。

  史建刚教授介绍,脊髓损伤致截瘫被称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难题”。其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已诊治数十位颈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获成功。这位专家表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脊髓功能没有发生严重障碍时,通过手术往往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一旦发生瘫痪,即使接受手术,不少人也很难恢复生活自理。

  他直言,杨先生在瘫痪卧床3月后,接受手术能够再次恢复下肢运动功能,可谓“医学奇迹”,“这也为未来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颈胸椎韧带骨化病及脊髓损伤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多家医院已开设夜间门诊 方便患者上班看病两不误

      ◎本报记者 李 禾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及时关注屏幕上的叫号。”每天17时之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内就会响起这样的提示音,虽然已经到了平时的下班时间,但门诊楼里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已有28个科室提供夜间门诊服务,以方便患者错峰就医。  ...

    时间:07-12
  • 全国多家医院已开设夜间门诊 方便患者上班看病两不误

      ◎本报记者 李 禾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及时关注屏幕上的叫号。”每天17时之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内就会响起这样的提示音,虽然已经到了平时的下班时间,但门诊楼里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已有28个科室提供夜间门诊服务,以方便患者错峰就医。  当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

    时间:07-12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研究发现 前瞻功能缺损影响快乐期待

      ◎实习记者 沈 唯  此前有研究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功能存在缺损,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功能是否存在缺损仍需考察。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与合作者探讨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功能,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在线发表在期刊《精神分裂症》上。  前...

    时间:07-11
  • 官方:2022年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10日消息,《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布,数据显示,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5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341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2年,协议期内275种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通过谈判降...

    时间:07-10
  • 患者亲身讲述:抑郁症有何症状?专家详解:能否治愈?

      文/赵斌  歌手李玟轻生离世,一片惋惜与悲痛声中,她所患的抑郁症再度引起人们关注。  目前尚无权威资料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根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2021年9月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上领衔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高达6.8%。  患抑郁症患者有何症...

    时间:07-10
  •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尽早干预、有效治疗,让更多患者脱离过敏性疾病困扰

      随着环境、气候、人类生活方式等的变化,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挑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在7月8日第19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过敏诊疗中心主任程雷教授围绕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概况、导致疾病的原因、有效诊疗方式等作出了解答。程雷教...

    时间:07-08
  • 上海探索不断升级数智客服 “AI助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 (陈静 汤丽 王春鸣)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记者8日了解到,当下,全国众多的医院上线智慧医疗服务,覆盖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提升患者使用互联网医院缓解就医难题的重要推动力量。“AI助医”正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上海,如何让互联网医院更适老化,让老年患...

    时间:07-08
  • 心理支持是抑郁症患者走向治疗和康复的关键

      看起来阳光开朗的人,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生活中,抑郁症患者并不都是看起来郁郁寡欢,很多开朗爱笑的人,内心可能也正在经历巨大的痛苦和煎熬,这被称为“微笑抑郁症”。  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是一种负担。它并不能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

    时间:07-08
  • 源自香港,“健康快车”让22万余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中新社新疆库尔勒7月7日电 题:源自香港,“健康快车”让22万余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没想到不花一分钱,还能在火车上做手术,现在看东西很清楚,完全康复后还要继续打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沙依东园艺场68岁的村民尼扎木丁·阿尔西丁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  不久前,尼...

    时间:07-07
  • 干眼症患者人数众多 上海探索为患者建“干眼症档案”全程跟踪诊疗

      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 (记者 陈静)干眼症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干眼、视疲劳的患病人群非常庞大。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干眼诊治工作室(下称:工作室)6日正式揭牌启用。该工作室将在对患者开展连续的规范化、个性化诊疗的同时,探索全程跟踪诊疗,建立属于患者的“干眼...

    时间:07-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