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高考后外出游玩 这五个“锦囊”要带好!

2023-06-14 09:43:22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出游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过后,很多学生开启了放飞自我的假期生活。此时,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旅行,奔向大自然的怀抱。

  在欢天喜地出门看世界之前,请收下这五个“锦囊”,助您轻松享自由!

  防不洁饮食

  外出游玩时,饮食需谨慎,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

  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防咬伤

  不招惹流浪犬等陌生动物。一旦被咬伤,应该及时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门诊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喂食动物后应及时洗手。若无法及时洗手,应用消毒湿纸巾或者免洗洗手液及时清洁双手。

  防过敏

  有过敏史的人尽可能少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更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建议准备必要的脱敏药物,一旦出现较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最重要的是,要远离过敏原,减少过敏引起的不适。

  防中暑

  要备好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这两种药物辅料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后短时间内应避免驾驶,同时还要避免与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同服。一旦服药及补充水分后症状无缓解,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防蚊虫

  炎炎夏日,防晒、防蚊虫的工作要提前做好。

  一支防晒霜是出行必备之物。外出游玩应注意防昆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房颤亦可无症状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接受长程心电监测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孙国根 陈静 喻文龙)“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当房颤发生的时候,大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可是,有少数患者是无症状房颤。  心内科专家徐佩尔1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动声色的无症状房颤更可怕。”这位心内科专家告诉记者,高龄、心力衰竭、肥胖、高血压、...

    时间:06-13
  • 考生如何缓解压力?心理专家送上锦囊!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郭伟文  “我马上就要高考了,最近总担心高考发挥失常,复习时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会感到心跳得很快,晚上总是很难入睡!”一脸焦虑的陈同学(化姓)来到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向权京菊副主任医师倾诉自己的烦恼。  陈同学表示,最近总是反复思考高考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这段时间如何高效复...

    时间:06-06
  • 新冠超八次会送命?谣言!重复感染症状反而变轻

      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回马枪。随着“二阳”人数的增多,一些人开始担心多次感染会让病毒在体内累积,造成症状叠加,甚至有传闻称人最多可以感染八次,再多就没命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发布,对上述说法予以辟谣。此外,还有更多健康流言此次被“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时间:06-06
  • “二阳”症状一般较轻 为何不能放松警惕?

      “二阳”的症状比较轻吗?全国都在咽喉炎吗?“带病上班”应该吗?相关话题连日来频现于社交平台热搜顶部。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根据预测模型,这波新冠病毒感染于4月中旬起峰,到5月底感染波峰约为每周4000万人,到6月底波峰约为每周6500万人。  与第一次感染新冠病...

    时间:05-29
  • “二阳”症状是否严重,“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 听听专家怎么说……

      针对公众们普遍关心的“二阳”症状是否严重,“阳”的次数越多症状是否会越重,对身体的伤害是否越大?“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现在我们观察到的“二阳”的人群还主要是年轻人和青壮年,就是18岁到60岁这个阶段的人。总体...

    时间:05-28
  • 心理专家为大学生成长送上心理“锦囊”:永远保持热爱、提升心理弹性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位于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党委书记谢斌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丹,上海市崇明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1995级校友姜企华24日共同走进上海师范大学第十期“成长有约”活动,分...

    时间:05-24
  • 野菜是否会被污染?怎么科学健康地食用野菜?

      野菜正当时,别让吃鲜成吃“险”   即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许多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并逐渐成熟,也是吃野菜的好时机。  记者最近注意到,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路边挖的野菜的图片,与野菜相关的微博话题更是冲上了热搜榜。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一些人吃了会对身体造成较大负担;还有的...

    时间:05-05
  • 野菜是否会被污染?怎么科学健康地食用野菜?

      野菜正当时,别让吃鲜成吃“险”  即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许多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并逐渐成熟,也是吃野菜的好时机。  记者最近注意到,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路边挖的野菜的图片,与野菜相关的微博话题更是冲上了热搜榜。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一些人吃了会对...

    时间:05-05
  • 专家:HIV感染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勿讳疾忌医

      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如今已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HIV感染者通过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了抑制病毒的目标,但有一部分感染者的神经精神健康状况仍有待改善。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副主任陈军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HIV感染者要重...

    时间:04-28
  • 部分游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云南景洪通报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景洪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云南景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24日发布《关于部分游客出现胃肠道症状到医院就诊有关情况的通报》称,2023年4月23日22时许,有部分游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陆续到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接病例报告后,景洪...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