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考生如何缓解压力?心理专家送上锦囊!

2023-06-06 15:04:02

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郭伟文

  “我马上就要高考了,最近总担心高考发挥失常,复习时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会感到心跳得很快,晚上总是很难入睡!”一脸焦虑的陈同学(化姓)来到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向权京菊副主任医师倾诉自己的烦恼。

  陈同学表示,最近总是反复思考高考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这段时间如何高效复习等等,整个人都变得很焦虑紧张。

  学会调节考前焦虑

  权京菊安抚陈同学:“这是正常的考前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给学生一些心理压力,增强思维的张力,成为学习的动力。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就会降低考试效率,使‘应考能力’下降,甚至会使身心健康受损。”

  学会调节考前焦虑非常重要。权京菊提出以下建议: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考试压力的影响,比如按时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2、学会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放松紧张的情绪。

  3、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回忆一些愉快的、成功的经历,增强信心,多次训练,在进入考场时能够适应考场氛围,避免怯场。

  4、合理宣泄情绪。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出口;听舒缓的音乐,睡前冥想;课间课后做一些轻松运动,缓解焦虑情绪。

  5、自我减压。学会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高考固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平常心对待考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6、如果考试压力真的影响到了情绪健康,甚至失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或其他形式的帮助。

  家长也需注意

  权京菊也建议家长,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分数问题并且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因为家有考生就使家庭氛围异常紧张,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或自己当年未上大学等原因,给孩子过高的期望而施加无形的压力。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一校一案”保障高考供电 重点站线全部配置防汛物资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2023高考将于7日拉开帷幕。为保障北京高考期间各考点、教育考试中心等重要场所供电可靠,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全市部署7800余名电力保障人员、823辆保障车辆,就近部署应急发电车74台套,应急抢修队伍55支440人分区布防,全力以赴确保高考供电万无一失。  据介绍,今年...

    时间:06-06
  • 河北衡水一老师用2023根空笔芯打造“梦想之舟”祝福考生

      中新网衡水6月6日电 (崔志平 张洪宁)随着2023年高考临近,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班主任陈晨用收集的2023根空笔芯打造了一艘“梦想之舟”,送给考生们。他用这种有创意又暖心的方式为考生加油,让他们带着师长的祝福,自信满满“出征”迎考。图为陈晨老师用空笔芯打造的“梦想之舟”。 张洪宁 摄...

    时间:06-06
  • “战歌”起!用唢呐打开高考少年!

    又是一年高考时。明天,1291万考生将执笔为剑,步入考场。唢呐少年奏响高燃“战歌”,予你强大信念。提笔从容自信,合笔如愿以偿,一人一句加油高考生!(视频:汪晓波)...

    时间:06-06
  • 这条“祝福瀑布”,送给每一位高考学子!

    点击此处一人一句为2023高考生加油打气!策划|行家玮 赵雯 张素玲设计|徐紫薇前端|王奕博...

    时间:06-06
  • 教育部部署各地做好高考服务保障 提醒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6日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将于明天开考,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坚持以考生为本,紧密围绕“平安高考”工作目标,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噪音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同时...

    时间:06-06
  • 教育部部署各地做好高考服务保障 提醒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6日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将于明天开考,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坚持以考生为本,紧密围绕“平安高考”工作目标,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噪音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同时...

    时间:06-06
  • 新课标修订三年 新高考命题有哪些新趋势

    原标题:新课标修订三年 新高考命题有哪些新趋势“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4月的一天,湖南师大附属思沁中学高三六班教室传出一阵嘹亮的歌声——这是学校课题组设计的一堂学科融通示范课《南泥湾军民大生产》。课上,高三地理教师李先军以南泥湾军民大生产为切入点,发散到历史背景的分析、对南泥湾精神内涵的探...

    时间:06-06
  • 教学评一体化之后高考将有哪些新变化

    原标题:教学评一体化之后高考将有哪些新变化   今年是课标修订和全面推广新教材之后的第一届高考,新课标作为纲领性文件对高考有导向性影响,而新教材的施行强调“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在此背景之下,明晰趋势,有效应对,对于高考复习甚为重要。以下从两方面谈谈变化与对策。  明晰变化:课标的修订及导向   高中语文...

    时间:06-06
  • 转变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适应新高考

    原标题:转变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适应新高考   随着新高考和统编教材的实施、推进,使用新课标卷的省份越来越多,包括一些“老高考”模式省份。新时代高考改革有三个转变: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新课标卷最能体现这些转变,它更注重...

    时间:06-06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原标题: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