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专家:HIV感染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勿讳疾忌医

2023-04-28 14:4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如今已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HIV感染者通过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了抑制病毒的目标,但有一部分感染者的神经精神健康状况仍有待改善。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副主任陈军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HIV感染者要重视神经精神症状的筛查和规律随访,出现焦虑、抑郁、压力、疲劳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时,要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时和医生交流病情和用药方案,方便医生整体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不能隐瞒病情。他告诉记者,创新药物复方单片抗艾制剂等问世与推广,也给HIV感染者改善神经精神症状带来福音。

  据介绍,情绪低落、神经衰弱、焦虑等困扰着部分HIV感染者。陈军指出,除了感染HIV本身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神经精神状况还和感染者在接受治疗中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副反应有关。这种副反应有时会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延迟治疗。他认为,帮助感染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

  在采访中,陈军分享了一个病例,有一位年轻患者,最初来到其门诊时,沮丧与苦闷的情绪挂在脸上。面对医生询问病情,只是问一句、答一句。陈军说:“当时我随口问了一句‘你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吗?’时,沉默寡言的小伙子打开了‘话匣子’。”在交谈中,陈军发现,患者服用的抗病毒药物与正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抑郁状态加重。综合考量后,陈军为这位患者更换了抗病毒药物。“再次见到他时仿佛换了一个人,性格变得开朗爱说爱笑了。”这位专家欣慰地表示。

  陈军指出,如今,HIV的治疗方法已经能够多层次地满足患者需求,尤其在中枢神经方面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药物,让患者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转变。事实上,抗病毒药物相关CNS副反应是患者治疗不耐受的主因之一。过去,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片数非常多,有些病人一天需要服用七、八片药,甚至两次的药物剂量也不一样,这让一部分感染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意愿变得很差,相应的CNS相关副作用也更大。他介绍,近年来,艾滋病的治疗越来越简化,如今感染者期待更简便、更安全、疗效更好、作用机制更先进的抗病毒新药,活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成为当前他们追求的治疗新目标。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如今的抗病毒创新药物在安全性上已经实现了诸多突破,CNS不良反应更小,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更少。他举例,当基于依非韦伦(EFV)方案治疗的患者药物转换为比克恩丙诺片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及睡眠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据了解,目前,比克恩丙诺片这类复方单片抗艾制剂创新药物已被纳入医保,降低了感染者的经济负担和长期用药压力。

  这位专家期待更多感染者通过创新治疗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奔向高质量生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油三酯超标数十倍 广东一患者血中滤出近二千毫升“油”

      中新网广州4月27日电(郭军 潘增丽)甘油三酯超标数十倍,血中滤出近2000毫升油浆!近日,只因吃了几块烤乳猪下肚,广东52岁的莫阿姨竟引发一场“生死危机”:在ICU紧急进行2次血浆置换才转危为安。  记者27日从广东祈福医院了解到,4月15日中午,莫阿姨吃了几块烤乳猪肉,当晚半夜开始腹痛,并不断加剧,还扩散至...

    时间:04-27
  • 年轻患者突然“瘫痪”,警惕甲亢低钾

      陈蕊华  是什么原因让年轻小伙反复胸闷心悸?是什么导致健身青年四肢瘫软?又是什么,让小伙一出烧烤摊就入抢救室?  日前,医院急诊突然来了一位年轻患者,突发四肢无力,血钾仅1.6毫摩尔/升。经病史询问,小伙说自己从小身材较瘦,爱健身、爱美食、爱旅游、爱熬夜,就是肠胃功能较差,总爱跑厕所。  不过最近半年来,一锻炼完就胸闷、心...

    时间:04-25
  • 上海专家助重度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陈静陈霞琼肖鑫)二尖瓣膜修复术被认为是心脏外科领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手术。  记者23日获悉,49岁重度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李先生在上海成功接受高难度的二尖瓣膜修复术,重获新生。视频随访显示,出院后的李先生身体状况很好。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心脏瓣膜病诊...

    时间:04-23
  •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护服务需求日增 标准化建设上海启动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在此间举行的“慢病居家康护与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研讨会”上,脑卒中居家康护服务标准化建设正式启动,相关规范标准有望年内出台。  上海市高峰学科护理学带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周兰姝教授当日对记者表示,在老龄化的趋势下,到2050年,60岁以上...

    时间:04-20
  • 北京丰台成立群众工作组 患者家属已全部对接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陈杭)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丰台区第一时间成立群众工作组,并与长峰医院一同做好善后工作。目前,患者家属已全部对接,将继续督导长峰医院做好善后及赔付工作。  这是记者19日从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事故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的。 ...

    时间:04-19
  • 广西“00后”医学生捐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中新网桂林4月19日电(陶光均)4月18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广西桂林市的黄自茵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广西第530例、桂林市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黄自茵出生于2000年,现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2021年...

    时间:04-19
  • 中国学者研发食管癌筛查新方法 “胶囊”采集细胞助患者早诊早治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陈静 白进)记者17日获悉,中国学者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获得新突破。他们研发了一种食管癌筛查的新方法,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下称...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住的地方都比较远。为了方...

    时间:04-17
  • 胰岛素集采落地一年,患者、医院、药企都改变了

      作者:郭晋晖  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实施即将满一年。  在这一年中,超过50%的价格降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临床上新型胰岛素可及性更强,同时也挑战着药企的业绩和经营能力。  在11日举行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暨胰岛素临床应用百年纪念” 研讨会上,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患者代表张蕊表示,药品集采帮助患者降低了很大医...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