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近视高发于小学低年级 专家建议每3个月筛查视力

2023-06-06 09:34: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4月1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小学生及幼儿园近视防控项目组走进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附属幼儿园,为孩子检查视力,并讲解爱眼护眼知识。视觉中国供图

  “临床研究发现,6-8岁也就是孩子刚上小学时,是近视的高发期,小升初阶段可能会再次迎来近视的高发。女孩在13-14岁、男孩在14-15岁以后会进入视力的生理性稳定期,此后注重防控的话,高度近视的发生概率会明显降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余继锋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已成为当下人们遇到的比较普遍的眼健康问题。“眼睛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我们获取的超过80%的信息都依靠眼睛。”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陈宜说。那么近视是如何发生的,在近视发生初期和高发期,如何发现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怎么做才能延缓孩子的近视进展?

  刚上小学近距离用眼变多导致近视高发

  近视是儿童常见的屈光不正。儿童的眼球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发育,开始呈现为远视。陈宜说,远视阶段的成像是落在视网膜后面。随着眼球不断发育变大,儿童眼睛逐渐变成正视,成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6-15岁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的正常情况,如果眼球过度发育,成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面,就成了近视。”余继锋说。

  余继锋表示,近视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于大部分近视的孩子而言,后天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近距离用眼变多,是诱发近视的主要原因。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以及和卫健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筛查、义诊工作中,余继锋发现,6-8岁的孩子,也就是一、二年级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比较高。陈宜也发现,刚上小学的孩子近视发生率会相对高些。

  关于成因,上述两位儿童眼科专家均表示,是因为刚上小学的孩子近距离用眼变多造成的。余继锋补充说,如果孩子的父母近视度数比较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孩子就更容易发生近视。

  近视的第二个高发阶段是小升初阶段。不过,余继锋表示,这些孩子如果有良好的防控措施,大多不易进展为高度近视。

  6-8岁就近视的孩子更易发展成高度近视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呼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视以后戴上眼镜就可以拥有正常视力,那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近视防控?余继锋解释说,从医学角度来说,近视防控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免高度近视的发生,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引起眼底病变等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近视发生晚的孩子,只要注意科学防控,出现高度近视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像6-8岁或者年龄更小就出现近视的孩子,往往合并遗传因素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更大。

  余继锋表示,高度近视人群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倍左右,这些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变性、脱离,青光眼,黄斑变性眼底出血等。

  对于成人来说,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同年龄阶段高度近视的度数是不一样的。余继锋举例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8岁的孩子如果近视度数超过2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高危人群,6岁的孩子如果近视达150度,也属于比较高的。

  人的视力从出生到发育完成需要一个过程。陈宜说,婴儿刚出生时大概只能看清20厘米以内的东西,慢慢地才能发育到可以分辨颜色和动态;4-8岁时,孩子视力才能发育到1.0以上。

  8岁之前,孩子的眼睛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时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也会比较严重。余继锋说,一般而言,如果近视一年增加75度或以上,就属于快速增长,需要临床医生积极干预。年龄越小,这种快速增长的风险越高。

  陈宜补充说,视力发育到1.0以前的孩子,对环境因素的改变更为敏感,同样强度的近距离用眼,这个阶段的孩子比大孩子更容易发展成近视。

  理想状态:学龄孩子每3个月筛查一次视力

  孩子视力的下降是逐渐发生的。6-8岁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视力下降可能不敏感。此外,人的眼睛还有调节功能,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孩子不易发现自己近视。“等孩子告诉家长看不清东西了,一般近视已经在100度-150度了。”余继锋说。

  及时发现近视需要进行专业的筛查。2022年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要求,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及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通过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系统开展近视专项监测,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国县(区)近视监测100%全覆盖,动态掌握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及危险因素变化情况。逐步扩大中小学生视力筛查人群,加强视力监测网络建设,针对性开展专家进校园行动、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等干预措施。

  余继锋认为,学龄阶段的孩子理想的筛查频率是3个月一次。如果孩子发生近视,按快速进展估算,一般3个月增加25度左右,这个程度的近视通过专业的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如果3个月筛查一次负担比较重的话,至少要保证每年两次,不过这个时候的近视可能就无法恢复了。

  除了专业的筛查,孩子在近视早期会有一些蛛丝马迹需要引起家长重视。余继锋说,孩子如果喜欢揉眼睛、眨眼睛变得频繁、皱眉头变多、看东西爱往前凑,这些都是视力出现异常的早期表现。

  投影仪用不好也会损伤孩子视力

  使用电子屏幕不利于孩子眼睛健康,这已经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共识。近些年,有不少家长选择用投影仪代替电子屏幕,以期达到保护孩子视力的效果。

  陈宜表示,孩子观看投影仪时,离屏幕的距离通常要比使用手机、Pad时距离远,因此,使用投影仪更有利于孩子的眼睛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观看投影仪,也会因为视疲劳引发近视。

  余继锋指出,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更要注意距离和使用时长,一般建议孩子离屏幕的距离保持屏幕对角线距离的3-4倍。无论投影仪还是电子屏幕,都要保证足够的对比敏感度。也就是说,投影仪的投屏并不是越大越好,足够的观看距离和清晰度更为重要。

  此外,不论使用什么屏幕,余继锋都建议遵从“3个20”法则: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以外处至少20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想要发挥佳 考生喝水注意四点

      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王葳  高考这几天艳阳高照,专家提醒,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及时喝水,防止体内液体丢失而导致脱水,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不要过量饮水;否则不仅不利于考试发挥,还会给身体带来健康风险。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的周东梅主任中医师、梁健宁主治中医师给各位高考考生总结了饮水的具体4点禁忌...

    时间:06-06
  • 反复咳喘容易感冒 肺肾同调顺时温补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 于叔,62岁,反复咳嗽10余年  于叔今年62岁,十年前一次重症肺炎之后开始反复咳嗽。尤其当天气变化,总觉得喉咙痒,时常突然呛咳,让人提心吊胆。最近几年愈发严重,一阵大风吹过,第二天就会开始咳嗽,咽喉还容易发痒、肿痛。到了秋冬皮肤还特别容易干痒。最近一年多,于叔感觉体力下降,活动...

    时间:06-06
  • 考前失眠怎么办?试试耳穴压丸吧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高考、中考、各种会考,都集中在每年的6月。最近不少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在考前出现了失眠、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担心会影响孩子在考场上的发挥。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考前失眠和紧张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王澍欣主任中医师介绍,考生出现的上...

    时间:06-06
  • 考生如何缓解压力?心理专家送上锦囊!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郭伟文  “我马上就要高考了,最近总担心高考发挥失常,复习时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会感到心跳得很快,晚上总是很难入睡!”一脸焦虑的陈同学(化姓)来到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向权京菊副主任医师倾诉自己的烦恼。  陈同学表示,最近总是反复思考高考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这段时间如何高效复...

    时间:06-06
  • 十月怀胎,如何保障香喷喷的“口福”?

      ■李超伦  是不是准备了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食物,就能让孕妇享受到口福?在牙周专科门诊会遇到一些没口福的孕妇,她们的求助惊人相似:怀孕以来,嘴里的牙龈逐渐肿起来,近期突然明显增大,已严重影响一日三餐的正常进食。  明明是在最需要为腹中宝宝提供充足营养的关键时期,却因为牙龈问题,没办法正常咀嚼,稍硬的食物,轻轻一咬,肿大...

    时间:06-06
  • 五部门联合发文启动专项行动 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央视网消息:近日,体育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  据介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将着力开展健身设施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四大行动,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提升健身设施质量、用好健身设施存量,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

    时间:06-06
  • 北京大红门地区将建20万平方米“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北京中轴线南段,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揭牌。昨天,原“北京自然博物馆”正式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该馆新馆建设同步推进,未来,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将落户大红门地区。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该馆在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地...

    时间:06-06
  • 九价HPV疫苗扩龄 民营医院花式抢客

      九价HPV疫苗扩龄,为之兴奋的除了消费者,还有正面临经营压力的民营医院们。近年来,HPV疫苗被消费者愈发重视,尤其是对年龄有限制的九价,“一苗难求”更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常态。如今,扩龄后的九价疫苗已经在北京各民营医院落地,民营医院们使出浑身解数推出套餐吸引消费者。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民营医院推出多人同行价格优惠、...

    时间:06-06
  • 奇怪了,体脂秤怎么知道我有多少脂肪?

      ◎北京科学中心  许多人热衷于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来降低体脂率,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号称能够测量体脂率的体脂秤产品,宣传可以帮助人们监测体脂变化,制定更好的健身方案。那么,这些体脂秤的计算结果真的准确吗?体脂率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测试体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生物电阻抗法  体脂率(B...

    时间:06-06
  • 为什么糖友更易得口腔病?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以及我们说过的糖尿病足,这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往往都会忽略另一个问题——口腔问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其实糖尿病患者发生各种口腔疾病十分常见,如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变、龋齿、牙槽骨吸收、牙齿...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