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怎样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压?如何测量血压更准确?

2023-05-17 11:15: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接近3亿。那么,什么是高血压?怎样才能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压了呢?

  怎样才能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人体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高血压病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的疾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超重、精神压力大、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

  医务人员提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90mmHg(毫米汞柱)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也就是说高血压它是一种持续性的状态,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偶尔测量血压,出现了一过性的血压增高,是不可以定义为高血压的。

  如何测量血压更准确?

  如何进行准确的血压测量?在什么时间测血压比较准确呢?医务人员介绍,首先是在测量血压之前要休息十分钟,保证情绪状态的稳定。此外,在测量血压之前的半个小时之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 王增武:测量的时候尽量要使自己的双脚放平,然后坐直,然后使血压计的水平保持与心脏同样一个位置,此外,袖带绑的时候,也要能够包裹我们上臂的80%,然后血压这个袖带的下缘应该离我们的肘横纹两指左右,一般是要求在2.5厘米。

  医务人员提示,血压应在每日早、晚进行测量,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小时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没有高血压症状就不用了治疗了吗?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一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有些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是这样吗?

  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疑难高血压会诊中心副主任 张慧敏: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有很多高血压的病人,他可能偶尔有点头晕,偶尔有点头痛,他没有在意,久而久之,他已经耐受了这种血压增高,所以他就完全没有症状,像我们临床当中见到甚至血压到过(高压)180/(低压)120毫米汞柱,病人依然没有症状,但是你再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他的心脏受损了,肾脏受损了,甚至出现了这种脑卒中的情况,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有血压高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用药。

  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想降低血压又怕长期服用降压药伤身,这是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这时又该怎么办呢?

  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疑难高血压会诊中心副主任 张慧敏:其实如果诊断明确的高血压,该吃药一定要吃药,很多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其实,药物第一它的剂量都很小,不会对身体有明显伤害,第二即便有些药物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不是持续存在的,停药以后就能消失,所以我们可以换用其他的对个人来讲没有不良反应的药,你吃上药以后,会对你的心脑肾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闫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喝了几口就进急诊” 这个网红饮料近期频上热搜

      椰子是不少人喜爱的水果,不管是用椰子制作的美食还是直接喝椰子水、吃椰子肉都相当美味。不过椰子外壳过于坚硬不好开口。为方便食用,市面上会售卖预开口的椰子,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打开包装插入吸管即可饮用。但是,近段时间椰子水似乎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对预开口椰子的讨论,许多人表示这种症状并非个例:“我朋友喝了变质的...

    时间:05-17
  • 长期熬夜、吸烟喝酒 23岁小伙子血管一塌糊涂

      23岁小伙子,血管一塌糊涂  这类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年轻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金薇薇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血脂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保护心血管不仅是中老年人要关注的,年轻人也要引起重视。  “我们曾接诊过23岁的男患者,检查显示,他的血管已经一塌糊涂。”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

    时间:05-17
  • 骨龄很重要,盲目干预不可取

      专家表示,虽然骨龄的提前和落后可能会影响儿童最终的身高,但只根据一次骨龄结果判定成年身高是不准确也不科学的。一次骨龄预测,只能反映当时孩子的骨成熟度,而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线性动态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因此一定要结合儿童的发育水平、激素情况、营养状态由专业儿科内分泌医师综合评估,动态监测。  ◎本报记者 陈 曦  ...

    时间:05-17
  • 如何从营养角度解释补气血?

      平时总有不少阿姨、大姐咨询“气血不足”的问题,大夫总是让患者补气血,但因为概念太抽象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今天就大家关心的“补气血”问题,好好聊一聊,尤其是从营养的角度,来解释到底什么是气、什么是血。  “气”是三大产能营养素 “血”是各种微量元素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和血”之间...

    时间:05-17
  • 如何选择和烹饪谷物,给您支招!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谷类食物的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但与此同时,谷类过度加工引起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损失而导致营养素摄入量失衡。  2022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推荐:“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