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国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先行示范项目(宁夏)启动

2023-04-27 19:32: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银川4月27日电 (记者 杨迪)4月27日,首届北大——宁夏“科技普惠,精准防癌”学术高峰论坛暨中国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先行示范项目(宁夏)启动会在银川市举行

  以食管癌、胃癌为主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6年,宁夏地区食管癌和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17.6%和22.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给患者、家庭及宁夏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以上消化道内镜为主要技术的“早诊早治”仍是中国食管癌与胃癌防治的主要抓手。然而,“全人群筛查”模式广泛存在技术策略粗放、无法精准界定高获益人群的问题,导致资源投入巨大但防控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在腾讯健康与腾讯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团队联合宁夏卫生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及主要临床医疗机构,在宁夏启动“中国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精准防治先行示范项目”,拟通过平台搭建、科研转化、绩效评价与落地推广等环节工作,建立适用于宁夏乃至中国实际需求和情况的“基于个体化风险分级的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新模式”,通过先行先试和科学评估,进一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重大慢病精准防治工作改革与科技创新转化的新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 杨迪 摄

  “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国家更精准高效地开展筛查工作,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主任、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柯杨表示,科学的筛查方式能够实现“早诊早治”,降低相关肿瘤的死亡率。

  据了解,“中国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精准防治先行示范项目”目前已在宁夏部分地区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呼圣娟介绍,目前宁夏相关试点医院已利用相关模型开展了相关病例筛查与试验。

  本次活动由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宁夏科学技术厅、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白 进 本报记者 张 强  如今,胶囊胃镜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熟知的检查手段。然而,使用胶囊这样的手段进行食管检查却还是件新鲜事儿。  4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与该科王洛伟教授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项研...

    时间:04-26
  •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来解读。  这些癌症的流行有地域性  此...

    时间:04-18
  • 专家呼吁:重视肠胃镜检查 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和胃癌

      肠道癌症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早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这就是发现早癌的意义。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6位高发癌症中,消化道系统癌症占4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GLOBCAN2020》数据显示,中国的...

    时间:04-18
  •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

    时间:04-18
  •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来解读。  通讯...

    时间:04-18
  • 专家:乳腺癌防治迎新进展 但早诊早治仍是上策

      中新网广州4月17日电 (记者 蔡敏婕)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说,乳腺癌每种亚型的治疗都有很多新进展,但防治乳腺癌仍是坚持早诊早治,每年都需要做筛查,“不要等哪里不舒服,或者出现症状了,才去看医生”。  乳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也...

    时间:04-17
  • 中国学者研发食管癌筛查新方法 “胶囊”采集细胞助患者早诊早治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陈静 白进)记者17日获悉,中国学者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获得新突破。他们研发了一种食管癌筛查的新方法,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下称...

    时间:04-17
  • 宁夏慢病防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率可达87%

      中新网银川4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当前,心脑血管、代谢、消化等高发慢病的预警研究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科学热点。记者7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由宁夏医疗科技团队在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风险筛查预测、地区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预警方面研究近日取得重大进展。  据悉,在宁夏科技厅的支持下,由宁夏人民医院消化疾病临床医学...

    时间:04-07
  • 世界青光眼周:关注青光眼 专家提示早诊早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李恒)2023年3月12日至3月18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专家提示,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定期随访,可以将青光眼的危害尽可能降至最低。青光眼可防、可控、不可怕,但不管不顾可能导致不可逆盲。  据介绍,青光眼是眼睛内的房水(眼睛的...

    时间:03-14
  • (两会声音)“沉默杀手”早诊早治 代表委员建议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公卫服务项目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张尼)数据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该疾病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相关治疗也加重经济负担。面对这一“沉默杀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将其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报告(2020年度)》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筛...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