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04-18 07:50:52

来源:扬子晚报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来解读。

  这些癌症的流行有地域性

  此报告分析了各省份主要癌谱的流行情况——肺癌在除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外的其他地区均位居首位。鼻咽癌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均位居前10位;甲状腺癌在全国发病位居第7位,但在天津市、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升为第2位;食管癌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发病例数相对较低,位居第15位左右。

  由此可见,各种肿瘤的流行具有一定地域特征,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搬离了癌症高发地,就能够保我们健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介绍,地理环境并不是我们健康受到威胁最重要的因素,隐藏在地理环境背后的人为因素才是导致癌症发病存在地域性差异的罪魁祸首。

  人为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环境污染物等,这些都可能诱发癌症的发生。

  城市和乡村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报告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以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高发为主,但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呈现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同时伴有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位居前列的情况。

  对此,王彩莲教授解释说,恶性肿瘤是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基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因此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差别也会造成肿瘤发病的差异。

  由于城市的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女性生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女性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卵巢癌都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在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同理,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食管癌与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有关,在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而结直肠癌与肉食摄入过多、肥胖、缺乏运动有关,在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肝癌主要由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导致,这两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肿瘤在农村地区发病率也高于城市。此外,在我国越是沿海地区、常年下雨的潮湿地区,肝癌的病发率也就越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一种名为“黄曲霉素”的毒素。它存在于发霉变质的粮食、劣质食用油和花生油、发霉变质的坚果中,该毒素的毒性极强,由于肝脏是代谢毒素的器官,所以黄曲霉素进入体内,首先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抗癌的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五的恶性肿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早期治疗效果好较理想,到了中晚期转移复发概率高,因此抗癌的关键是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不少人存在误区或是侥幸心理,有时反而是致命的。

  王彩莲教授提醒,部分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能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好的疗效。其中,规范的防癌体检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扬子晚报 通讯员 蔡逸秋 记者 杨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呼吁:重视肠胃镜检查 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和胃癌

      肠道癌症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早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这就是发现早癌的意义。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6位高发癌症中,消化道系统癌症占4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GLOBCAN2020》数据显示,中国的...

    时间:04-18
  • 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防治癌症,全面行动

      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  防治癌症,全面行动(健康直通车·关注肿瘤防治 ②)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将癌症防治行动列为健康中国重大专项行动之一,全面推进癌症防治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国肿瘤防治...

    时间:04-18
  •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

    时间:04-18
  • 癌症也有“流行区”?专家解读恶性肿瘤流行图谱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发现各地的癌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啥癌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记者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来解读。  通讯...

    时间:04-18
  • 专家:乳腺癌防治迎新进展 但早诊早治仍是上策

      中新网广州4月17日电 (记者 蔡敏婕)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坤说,乳腺癌每种亚型的治疗都有很多新进展,但防治乳腺癌仍是坚持早诊早治,每年都需要做筛查,“不要等哪里不舒服,或者出现症状了,才去看医生”。  乳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也...

    时间:04-17
  • 送爱心、义诊、健康跑......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癌症防治知识

      4月15日到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连日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癌症防治知识。  在北京,一些曾经患过癌症、已经康复的志愿者走进医院,为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送去爱心,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今年60岁的曹立军,20年...

    时间:04-16
  • 防治“全球第一大癌”,专家研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由于患者大多是女性,乳腺癌又被称为“粉红杀手”。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上,全国各地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乳腺癌的防...

    时间:04-14
  • 结节离癌症有多远?重庆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活动

      中新网重庆4月13日电 (梁钦卿)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持续上升。这些结节距离癌症有多远?如何预防?  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3日启动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大型健康义诊、发放健康宣传折页、开展健康科普直播以及举行抗癌公益活动等...

    时间:04-13
  • 中国首个乳腺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首次在西北地区应用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祁增蓓 谢娜 陈浩)“此次CSCO AI系统的应用在我国西北地区尚属首例,通过临床病例实践,不仅填补了西北地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的空白,还为青海省及周边地区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一医院肿瘤科博士李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

    时间:04-12
  • 上海癌症标化死亡率四十余年下降42%

      中新社上海4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卫健委12日披露,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后,如今,上海民众癌症标化死亡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四十余年前相比较,更是下降了42%。  标化死亡率,即标准化死亡率,是指按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的死亡率。  该委当日披露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癌症是上海民众第二位死因。...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