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花季女孩罹患颅内巨大畸胎瘤 上海专家挑战极限大脑深处“驱魔”

2023-03-14 13:0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陈静 刘燕)一位花季女孩小虹(化名)的脑内长了巨大的畸胎瘤,压迫下丘脑和脑干这两个生命中枢。巨大肿瘤内含十几个囊肿,像石榴籽一样“挤”成一团,占满整个脑深部的中央区域。

  记者14日获悉,这位18岁的高三女生生命垂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丘脑-垂体肿瘤多学科融合诊治中心专家们经过三个月多轮不懈尝试和努力,最终经过9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手术,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宝贵的生命。手术次日,女孩醒了过来。

  “华山·金垂体”团队的负责人赵曜教授14日告诉记者,面容清秀的年轻姑娘刚入院时,已无法交流和对话。妈妈介绍,发病时,孩子刚升入高三,女儿连续几周整日头疼、时不时陷入昏睡,情况越来越糟糕。

  赵曜教授说,直径超过4厘米的肿瘤,生长在如此“险要”的位置,不仅会梗阻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还会直接压迫周边的神经和血管,引起昏迷、失明、大小便失禁和多脏器功能代谢紊乱等症状,危及生命。但是,如果手术同时在下丘脑和脑干这两个手术禁区“耍刀”,无异于虎口拔牙,任何医生都难有十足把握。这位专家坦率地说,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均突破了团队心理极限。可是看着年轻的生命,专家们毅然决定试一试。

  开始,按照国际最新指南,肿瘤科黄若凡副教授定出了化疗的方案,希望用药物为女孩“搏”到一线机会。可是,这次治疗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长大的肿瘤完全堵死了脑脊液循环,小虹陷入昏迷。医疗团队突破常规,在患者左右两边的颅骨上各钻开一洞,将两边脑脊液同时引流。此后,第二轮化疗亦以失败告终。面对奄奄一息的女孩,专家们面前只剩下了“开刀”一个选项。

  赵曜教授说,手术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下丘脑和脑干这两个“手术禁区”里施展手脚:既要争取全切除肿瘤,又要防止下丘脑和脑干的损伤。这两处都是生命中枢,密布无数的神经核团,掌管人的呼吸、心跳、意识、大小便等一切生理活动和肢体活动,处处是“惹不得”的“重地”。

  专家团队尽可能做了最周全准备,考虑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对,最终决定,采用内镜经鼻腔微创手术。手术组还预留了开颅手术的备用方案,以备进行抢救等。赵曜教授坦言,这种预备的“上下联合入路”手术方案,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处理复杂脑肿瘤的手术方法之一,只是对手术团队技术有极高的要求。

  手术中,医生们发现,肿瘤占据着整个下丘脑,不仅体积巨大,且质地很韧,还混有坚硬的骨质成分;常规的吸引器无法将肿瘤分块吸除,医生们不仅用锋利手术剪刀将肿瘤一块一块剪下来,还动用超声刀将最硬的肿瘤超声粉碎后再吸除。最终,医生一点点地将肿瘤内部掏空,最后将其周边从下丘脑小心剥离。

  但处理完肿瘤“主体”,眼前一幕让手术团队愕然了:肿瘤下方还有一小部分,完全嵌入脑干内部,且紧贴住位于脑干前方的基底大动脉及其分支大脑后动脉的血管壁!医生们说,“肿瘤就像牙齿咬住肉”一样,紧咬着脑干和大动脉,拔出肿瘤时稍有不慎就导致脑干受损或血管破裂,就好像“矿井里瓦斯爆炸”,导致死亡。

  此时,如果此时医生停手就意味着,女孩生命开始“倒计时”,因为短则数月,长则若干年,这部分残留肿瘤一定还会继续生长,但手术创面结疤后,医生无法再为她手术。如何抉择?赵曜教授团队选择了“搏一把”。花费1个多小时的抽丝剥茧,手术团队终于将这剩余的5%肿瘤全部剥离,脑干和大动脉壁毫发无损。惊险程度,堪比拆弹!切除肿瘤的病理检查提示:成熟畸胎瘤。

  当日,记者了解到,在专家们的齐心合作下,女孩身体逐渐恢复,能够下地行走,正常交流,并开始接受康复治疗。(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得了甲流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点人群如何预防?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  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组织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

    时间:03-14
  • 健康饮食,构筑学龄儿童春季免疫“防火墙”

      龚晓妍  春季往往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幼儿园、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比较大的场所之一,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等,极易造成病原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细菌、病毒防御的同时,6-18岁的学龄儿童更应从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入手,增强自身抵抗力,筑起免疫防火墙。  吃好早餐  吃好一日三餐,做到三...

    时间:03-14
  • 长途旅行,警惕致命血栓

      宋卫东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随着天气转暖,不少人将出游提上日程,陈阿姨最近却遇上了一桩糟心事。经历近十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一下飞机,陈阿姨自觉胸闷、胸痛、气短,喘不过气来。所幸家属及时拨打120,陈阿姨得到了救治。医生告诉她,患上的是肺动脉栓塞,也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复盘整个飞行经过,陈阿姨想起自己在飞行...

    时间:03-14
  • 地安门外怀古抚今

      魏 科  最近,老伴去景山、北海公园,回家路过鼓楼,发现有许多人围着鼓楼拍照。老北京人对这里不陌生,鼓楼的再度火热,也引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鼓楼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据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政区城市卷》记载,元代,“城内商业区主要有三处,积水潭北岸斜街至鼓楼、...

    时间:03-14
  • 命运多舛的隆福寺藻井

      蒋晨明  隆福寺这几年做文化复兴,广受关注。但熟悉老北京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隆福寺其实早就不在了。但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却有一个镇馆之宝——隆福寺藻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隆福寺的历史不必多讲了,它曾是京师著名的大庙会,所以不仅商业繁华,也是文化坐标,寺中藻井即其精华。1976年唐山大地震,隆福寺建筑受到...

    时间:03-14
  • 小区里的孩子说没处玩没得玩没法玩 记得给孩子留玩的地儿

      社区是孩子们每天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但是,社区的小花园装上了充电桩,改建成新能源车停车场;小区道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横冲直撞……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城、海淀、丰台、房山等区的近10个社区,发现大多数小区对小朋友们都不够“友好”。  没处玩  儿童活动空间被汽车挤占  周六一早,小学生瑞瑞和同学一起去公园滑旱冰,他...

    时间:03-14
  • 家长身高1米6,却想让孩子长1米9 吃药长高 没用也没好儿

      不少对孩子有“身高焦虑”的家长,陷入了纠结之中。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围绕孩子身高的生意五花八门;挤进医院的家长也不少。面对孩子生长发育尤其是身高上的学问,家长需科学理性对待。  ▶门诊◀  指标正常也想打针  上午9时许,首都儿研所二楼走廊,内分泌科主任陈晓波的特需门诊旁,站满了候诊患儿与家长。人...

    时间:03-14
  • 老人流感愈后恢复期难熬:愈后要合理饮食 不去人群密集场所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大夫,我两周前染上了流感,退烧后咳嗽,浑身没劲儿。”近期,本市流感高发,北京老年医院在门诊中发现,一些老年患者流感虽愈,但恢复期间难熬。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璐提醒:流感造成的咳喘乏力等症状一般持续在3周内,恢复期不能劳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王璐介绍,老年人流感恢复期常有咳嗽、气短、食欲减...

    时间:03-14
  • 怎样提高前列腺癌的治愈率?专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汤彦俊)被称为“退休癌”的前列腺癌,在中国从2015至2020年新发病例增长60%,死亡病例增长89%,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未来负担不容小觑。  前列腺癌由于存在隐匿性、潜伏性,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加之中国筛查覆盖率低,使得约有58%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致使中国前列腺癌总体5...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