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假期将至,“阳康”也不能“放飞”

2022-12-30 14:49:50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龚洁芸

  临近元旦假期,“阳康”的市民可以外出聚会了吗?怎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脆弱人群?昨天,上海市卫健委、市健促中心邀请全国及上海市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接受媒体在线采访,就元旦节日防护给出建议。

  两位专家特别提醒“阳康”的朋友,现在还不是放飞自我的时候,免疫系统刚刚经历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需要有一个调整修复的过程,还是要注意营养补充,足量饮水,规律作息。

  中老年人群康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阳康”是不是就没有传染性了?胡必杰表示,抗原转阴说明高传染性阶段结束了,但少部分低度的传染性可能依然存在。建议“阳康”的市民出门还是要戴好口罩,到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建议戴N95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胡必杰还介绍,即便是“阳康”,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阳康”之后还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新冠和感冒甚至流感一周之后完全恢复不同,有点“拖泥带水”,抵抗力恢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特别是中老年人群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些是两个星期,更长的需要三个星期。

  丁园则建议,康复初期,可以从做广播操、进行短距离散步开始,循序渐进进行适当的活动,量力而行。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明显疲惫的情况,及时回家休息。

  减少外出频次少聚会不扎堆

  “阳康”之后可以像以往一样过节了吗?丁园提醒,“阳康”之后,节日期间“宅”家继续休养是最合适的。其实“阳康”朋友的免疫力在这个时间段还比较低下,身体也处于一个脆弱期,呼吸道黏膜也是比较脆弱的,容易患流感,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还是倡议广大市民减少外出、聚会,特别是老年朋友,非必要不外出。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要少聚会不扎堆,不要前往人群较为密集、通风条件比较差的场所。尽量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来传递节日的祝福,避免把感染的风险带给老人。已经有类似咽痛、咳嗽等症状,就更不要在这个时间段去看望老人。

  氧饱和度过低请及时就医

  胡必杰提醒,没有感染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这类脆弱人群坚决不要去扎堆,一旦感染就容易变重症,一旦重症死亡风险就会很大。如果家庭成员出现感染,要做好物理隔离。这段时间要尽可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

  另外,还要做好储备工作。首先是备好退烧药,有条件的家庭可准备指夹式血氧仪等仪器,借助客观数据判断身体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下(重型警示的指标在93%以下),建议要送医。家属可以寻求互联网医院、热线电话、社区医院分级诊疗渠道的帮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予以更多关怀和重视。那么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威专家作出专业解答。  问:老年人出现咳嗽发烧症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答:对于老年人...

    时间:12-30
  • 新春将至,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  张文宏表示,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易感人群的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  新春将至,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

    时间:12-30
  • 新冠感染后“水泥封鼻”?医生支招助你顺畅呼吸

      “鼻子像被水泥封住了一样,只能用嘴呼吸”“鼻子堵着,太难受了”“连续两天鼻塞睡不好觉了”……新冠感染后的鼻塞也被网友称为“水泥封鼻”。如果鼻塞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了,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及时对症用药可有效缓解鼻塞症状。  为什么新冠感染后会出现鼻塞症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奥密克戎突变株造成...

    时间:12-30
  • 上海建“分级诊疗服务网格” 让新冠病毒感染者实现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中新网上海12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正努力推进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上海市卫健委方面30日表示,近期,该委着力构建市、区医疗机构间的上下联动、协同救治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同时,上海组建了区域重症临床救治专家团队。重症专家团队包括市、区医院多学科专家,通过专家例...

    时间:12-30
  • 近两月广州全血采集量同比下降过半 “阳康”后就可以去献血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12月29日的广州市无偿献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广州红细胞库存量能够基本满足6至7天的临床急救用血需要,但由于临床用血需求量较大,平均每天仍约需要1000人献血才能保障全市临床用血需要,急需广大市民奉献爱心,参与无偿献血,拯救病患者的生命。  国家卫健委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12月17日发布工作指引...

    时间:12-30
  • 意总理:中国旅客中未发现新变异株 意大利对自中国入境的所有旅客强制实行新冠病毒快速检测

    据彭博12月29日报道,意大利总理表示,在最近从中国抵达的新冠阳性旅客中,意大利没有发现任何新的与新冠状病毒相关的变异。最近测出的首批新冠病毒测序显示均为已知变异株。意总理:中国旅客中未发现新变异株意大利总理梅洛尼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首批测试的样本中有一半显示为奥密克戎毒株...

    时间:12-30
  • 一线直击:医生接力守护新冠阳性患儿

      “别动,扶住,马上好!”一名儿神经外科医生在操作,两名其他科医生进行协助,三人成功为一名患儿进行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样本,以此尽快判断患儿频繁高热惊厥是否由脑炎所致。这是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急诊ICU阳性病区里看到的一幕。12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急...

    时间:12-30
  • 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多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予以更多关怀和重视。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

    时间:12-30
  • 新冠病毒突变基本饱和?专家这样解读

      近日,有流行病学专家发表言论认为,新冠病毒的突变基本上已饱和了。新冠病毒当真已经“变无可变”了吗?  在此前的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也曾讨论过新冠病毒变异将往何处去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机体免疫力对病毒突变的压力。他表示,病毒...

    时间:12-30
  • 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宋晨、侠克  近期有网民反映,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白肺”现象。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