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

2023-11-06 16:24:46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其中主要举措包括,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类主体的金融保障力度;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等等。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服务进村入户,首先得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其中包含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设两个关键内容。

  近年来,我国县域和农村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的网点已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

  以基础金融服务为“地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精准授信是关键,而精准授信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农户信息、如何评定信用等级、如何确定贷款的额度与价格。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就是要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银行与地方政府尤其是行政村合作,前者发挥资金、专业优势,后者发挥人熟、地熟优势,二者在信息获取、信用评级、贷后管理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目前,多家金融机构正在探索开展“党建+金融”模式。湖南浏阳农商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党建引领村官行动”,选派金融村官入驻当地行政村,银行员工下沉到一线,通过驻村办公、全覆盖走访等方式,把金融服务搬到田间地头。

  中国农业银行也于近日推出了“党建+金融+科技”信用村信用户综合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村委会可以通过线上渠道,申请信用村评定、推荐客户。银行则能够更精准地获取客户,监测、管理信用村的创建成效。目前,农业银行海南分行已累计创建“党建+信用村”1030个,在信用村累计投放农户贷款44亿元,惠及4.6万户农户。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有一个有益途径——乡村善治。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联合山西临汾、四川成都、北京密云等地的农业农村局、政府部门,打造了“乡风积分管理平台”,提供“积分申请—审批—公示—兑换—对账”等全流程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落地效率,还能帮助银行通过积分数据,建立起农户、农村的信用画像,精准触达优质的信用村、信用户,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竞争合作的银行机构服务格局。”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说,其中,农村中小银行网点多、分布广,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银行共3862家,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营业网点近8万家,承担了绝大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机构空白覆盖任务。“金融监管总局将引领农村中小银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三农’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该负责人说。

  匹配乡村产业发展特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意见》提出,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要匹配产业特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说,“农村有很多特色产业,比如江西的马家柚、广东的陈皮等,但这些产业各具特点、信贷需求不同,贷款额度、期限、还款方式均有差异。”

  为此,邮储银行坚持“一产业一方案”,为产业匹配、制定不同的产品要素,根据客户的资金结算、经营周期特点,拓宽抵押物、质押物范围。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产业贷累计投放破千亿元,结余较上年末增加超820亿元,服务近20万户产业经营主体。

  对部分农户来说,金融产品依然是他们不了解的领域。为了适应农户的这一特征,多家商业银行变坐商为行商,主动上门、主动授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动授信并非易事,其背后要依托银行对信用信息数据的积累、对风险的精准识别能力。

  “从逻辑上看,主动授信要深挖多维数据价值,形成精细化的客户分群画像,有了这个画像,银行就能从中选出有信贷需求的、资质较好的客户,实现远程触达、秒批秒贷,客户的体验也比较好。”梁世栋说。截至2023年9月末,邮储银行主动授信累计授信金额已达2350亿元,贷款余额超1180亿元,不良率不足0.5%。

  对部分涉及范围广、跨度大的产业项目来说,综合金融服务越发重要与必要。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素有“贵州第一名山”之称,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缺口问题突出。”工商银行贵州铜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解决?创新融资渠道很重要。工行贵州铜仁分行尝试以“资本金+基金+银团融资”形式为项目提供支持。一方面,解决项目的前期资金。该行配合基金公司开展调查,从金融专业角度为基金公司提供尽调材料,项目最终获得文旅基金22000万元。另一方面,保障后续信贷资金顺利投入。工商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牵头、筹组项目银团,着力协调不同银行的审批速度,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发放贷款4500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梵净山景区的运营接待能力。

  “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探索乡村产业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支持乡村产业链、循环链和价值链全面升级。”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说,接下来,农业银行将通过产品创新、模式优化、多方联动等方式,加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的协同耦合,支持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意见》提出,加大对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类主体的金融保障力度;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等等。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金融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工作。”金融监管总局政策性银行监管工作相关负责人韩冰表示,9月份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好以上通知精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安排180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秋粮收购,较2022年同期增加100亿元,后续还将根据收购情况随时增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金融机构对粮食领域的信贷投放情况,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韩冰说。

  除了粮食收购,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将成为金融机构的发力点。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海字村,此前的大片盐碱地已变成了连片稻田。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开发银行吉林分行向松原盐碱地改造项目投放贷款3.6亿元,预计年末将实现新增耕地1468公顷。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可耕地增容15万亩,粮食增产1亿斤,农民增收1.3亿元。

  “下一步,开发银行将持续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聚焦农业基础设施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用好农田建设专项贷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坚持让利于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该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9月中旬,开发银行累计发放农田建设贷款245亿元,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425万亩,其中2023年发放53亿元,重点支持了吉林、江苏、四川、广西、宁夏等省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中国农业银行则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全面助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更多金融贡献。”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表示,农业银行将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出台专项金融方案,为“农田到餐桌”粮食全产业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发布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 助力山区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重庆11月6日电(梁钦卿)重庆市生态环境局6日对外公布,《重庆市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近日正式通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备案,纳入“碳惠通”方法学目录。这意味着,今后重庆市的行政村集体可将行政村边界内的集体和个人林资源进行打捆申请,获得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收益。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

    时间:11-06
  • 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专题研讨会在拉萨举行

      中新网拉萨7月15日电 (赵朗 顿旦旺姆)西藏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专题研讨会15日在拉萨举行。  会上,那曲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许军基致辞表示,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那曲市以开展群众性竞赛活动为切口,以文艺文化类、语言文字类、小手拉大手类实践活动和生产技能类四大版块、14...

    时间:07-15
  • 山西石楼:激活生态资源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网吕梁7月15日电 (吴琼)品尝西红柿、参观青少年研学基地,观千年古槐、赏秧歌表演……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激活生态资源,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15日,石楼县举办灵泉镇车家坡村首届传统农耕文化旅游节暨青少年研学基地开班仪式,吸引众多摄影师、游客等前来,驻足欣赏,拍照留念。15日,石楼...

    时间:07-15
  • 陕西:近300名自行车选手骑行山水间 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陕西淳化7月15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23渭河健身长廊第八届自行车联赛(咸阳淳化站)15日在陕西淳化县拉开帷幕。近300名自行车选手齐聚于此,在山水之间展开激烈比拼。  据介绍,本次赛事旨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体育赛事综合带动效应,打造自主体育+旅游的品牌,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此次...

    时间:07-15
  • 乡约福建:古田水蜜桃果香飘 农旅结合助乡村振兴

      中新网宁德7月14日电 (吴允杰)“这次采摘节对于进一步提高古田水蜜桃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绿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许家辉14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田水蜜桃产业发展。古田县政府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签订《水果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古...

    时间:07-14
  • 山西柳林“西瓜之乡”喜丰收 为乡村振兴“甜蜜”赋能

      中新网吕梁7月14日电 (刘小红 张倩)当前,山西柳林“西瓜之乡”石西乡迎来丰收季,一个个饱满的西瓜密密麻麻躺在田间整装待发。7月13日至14日,柳林县第二届石西西瓜文化节正在举办。  以“西瓜之宴 黄河之约”为主题的石西西瓜文化节,由中共柳林县委、柳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促进石西乡特色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以特色...

    时间:07-14
  • 西藏拉萨:3D彩绘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

      人民网拉萨7月14日电(记者 次仁罗布)走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恰村村道上,一幢幢彩色藏式民居格外引人注目。该村房屋外墙全部绘上了主题鲜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壁画与恰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宁静和谐。据了解,这里是西藏首个3D壁画村,该壁画工程为恰村“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生态宜居建设项目...

    时间:07-14
  • 全国政协召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全国政协12日在北京召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从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乡村振兴取得的积极进展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时间:07-12
  • 重庆垫江:培育特色产业 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重庆7月12日电(杨梦逸)“三伏天”刚至,重庆垫江县大石乡石良村的紫苏长势喜人。清风袭来,阵阵紫苏香沁人心脾,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成熟的紫苏,脸上洋溢着微笑。  两年前,石良村村民大多以零散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发展。  2021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大石乡纳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帮...

    时间:07-12
  • 十五所高校开展大调查 学术助力云南乡村振兴

      中新网昆明7月11日电 (黄兴鸿)记者1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组织全国14所高校共同开展“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将聚焦24个专项研究课题,围绕云南乡村振兴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用学术助力好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大调查于2022年10月27日启动,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时间:07-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