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重庆垫江:培育特色产业 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3-07-12 22:1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7月12日电(杨梦逸)“三伏天”刚至,重庆垫江县大石乡石良村的紫苏长势喜人。清风袭来,阵阵紫苏香沁人心脾,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成熟的紫苏,脸上洋溢着微笑。

  两年前,石良村村民大多以零散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发展

  2021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大石乡纳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并由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帮扶。同年5月,在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工作的陈建新主动请缨赴乡村振兴“第一线”,被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派驻到垫江县大石乡石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图为大石乡石良村紫苏基地种植的紫苏。 杨梦逸 摄

  为改变石良村村民零散种植的收入模式,在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和大石乡政府的组织下,陈建新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先后前往垫江县永平镇、长龙镇考察土地宜机化改造实施情况,因地制宜地整治了石良村大小不一的零碎地,把狭窄地变成梯田,把荒坡荒地变成耕地良田,将因村民外出务工或耕作条件不便而撂荒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又能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

  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为推广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在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的指导下,陈建新会同村支两委确定了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在石良村发展400余亩紫苏种植项目。

  “石良村与重庆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采取‘公司+集体+农户’模式,由公司免费向石良村提供紫苏种子,并在种植过程中进行指导,提供技术保障。成熟后的紫苏再由该公司按市场价进行统一收购。”石良村支部书记罗盛权说,村民种植紫苏每亩收入能达到5000元以上。紫苏采摘期间,村民再采摘完自家种植的紫苏后,还可以在村集体的紫苏基地务工,每个月能增加2000余元务工收入。

  为了让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石良村联系了上市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发展榨菜产业,在紫苏种植项目中轮种榨菜,村民种植榨菜每亩收入能达到2500元左右。

  “我家有1亩多土地,2年前种植玉米用于喂养家禽,几乎没有什么收入。”石良村村民熊思权说,2022年,他开始种植紫苏并部分轮种榨菜,当年收入达到近7000元。

  大石乡乡长徐江介绍,除了石良村的紫苏产业,2022年,在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帮扶下,大石乡还引进稻渔共生、辣椒等特色产业。随着特色产业的引进,大石乡村民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7元,今年仅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6117元。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两年来,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根据各个村的需求建立小额项目储备库,策划项目金额截至目前达1.38亿元,其中引进资金落实到位近1亿元。”重庆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驻大石乡工作队队长周志刚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挥帮扶集团优势,深入推进集团帮扶工作,紧盯2023年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社会保障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大石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抢收早稻+抢种秋冬菜 轮作种植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央视网消息:今年,广西全区早稻种植面积超过1200万亩。目前,百色的35万多亩早稻率先进入成熟收获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手开镰收割。田间地头,机器声轰鸣,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百色市农业生产大区右江区,记者看到,金灿灿的稻田成片铺开,多台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作业,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由于今年早稻生...

    时间:07-12
  • 轮作种植模式让“闲田”变“忙田” 农民增产又增收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云南曲靖市会泽县秋播燕麦迎来收割。随着燕麦收割完成,夏播马铃薯也迎来了最佳播种时节。当地种植户抢抓适时天气,采取麦薯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李家湾村,燕麦刚刚完成收割,种植户们正驾驶着大型播种机播种马铃薯。据了解,马铃薯产业是会泽县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积...

    时间:07-12
  • 新疆兵团:复播轮作种植实现“一地双收”保障粮食安全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0日电 (戚亚平 林国强)眼下,随着冬小麦全面收割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抢抓农时,积极协调农业播种机械,开展大豆等复播工作,确保年底实现双丰收。  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引导职工在小麦收获后复播其他粮食作物,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时间:07-10
  • 智能机械化技术助力广西提高葡萄种植经济效益

      中新网桂林7月7日电(蒋丰慧)7月5日至7日,农机地头展——全国设施葡萄暨南方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行,来自全国的15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约30余台(套)农机参加展演,在果园内逐一进行葡萄开沟、施肥、除草、枝条粉碎等机械化作业模式演示,展示前沿性的果园智能机械化技术。  活动现场,高密市益丰...

    时间:07-07
  • “田管家”服务提高水稻种植效率 湖南祁阳39万亩早稻开镰

      中新网永州7月6日电 (邹乔夫 刘志军)连日来,湖南祁阳市39万亩早稻陆续开镰收割。在该市肖家镇牛头湾村“早专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大型收割机在金色稻浪中来回穿梭。  “今年早稻结实率比较高。”种粮大户刘定付介绍,经祁阳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实割测产,他种植的300多亩“两优152”早稻获大丰收,湿...

    时间:07-06
  • 新疆昆玉:多元种植下活乡村振兴“先手棋”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5日电 (史玉江 王平平)近年来,新疆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根据本地土壤及气候条件,通过发展特色大棚种植和“庭院经济”等一系列方式,多渠道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眼下正是大棚无花果成熟季。走进皮山农场丝路和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只见硕大饱满的无...

    时间:07-05
  • 种植牙想用一辈子?收好“维保”攻略

    ■于德栋 章文冉  近年来,越来越多牙齿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作为牙齿修复方案。与传统假牙相比,种植牙可以与自己的天然牙媲美,咀嚼、发音功能更好,美观、舒适度更高,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一种缺牙修复方法。  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的世界纪录由一名瑞典人保持,他在1967年接受了全口种植牙手术,至今已使...

    时间:06-20
  • 种植牙想用一辈子?收好“维保”攻略

    ■于德栋 章文冉  近年来,越来越多牙齿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作为牙齿修复方案。与传统假牙相比,种植牙可以与自己的天然牙媲美,咀嚼、发音功能更好,美观、舒适度更高,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一种缺牙修复方法。  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的世界纪录由一名瑞典人保持,他在1967年接受了全口种植牙手术,至今已使...

    时间:06-20
  • 种植牙想用一辈子?收好“维保”攻略

    ■于德栋 章文冉  近年来,越来越多牙齿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作为牙齿修复方案。与传统假牙相比,种植牙可以与自己的天然牙媲美,咀嚼、发音功能更好,美观、舒适度更高,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一种缺牙修复方法。  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的世界纪录由一名瑞典人保持,他在1967年接受了全口种植牙手术,至今已使用56年。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时间:06-20
  • 水稻夏种正在进行 多种种植模式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央视网消息:“三夏”时节,在安徽滁州天长市,96万亩小麦目前已经全部收割完成,水稻夏种正在进行,农户们放水灌田、栽种水稻,最大限度缩短农忙时间,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在天长市广陵街道戴坝村,一株株翠绿的水稻秧苗在高速插秧机的运转下被整齐地移栽进稻田里。  农机...

    时间:06-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