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做科技创新的“主角”,企业大有可为

2023-07-12 23:16: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在科技创新中,应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做主导、唱主角,这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更足,针对性也更强。因此,在科技创新中,应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做主导、唱主角,这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有“破圈”之能,增强企业在产学研之间的黏合力,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例如,一些市场所需的研发项目往往涉及到门类繁多的学科、领域,单靠企业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这就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以企业为主导,打破圈层界限,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各依其便、各展所长、各尽其力,实现从“科技”到“产品”的转变。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有“破壁”之锐,增强企业对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破“壁”最关键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守旧之“壁”和思维路径因循之“弊”。例如,继2021年出台文件赋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职称评审权之后,今年6月,湖北省在职称评审改革上又迈出新的一步——首次赋予企业相关专业正高级职称评审权。创新驱动的根本在于人才引领。湖北人才新政剑之所指,目的正在于解决企业在人才“引育留用”上的难题,让创新人才可以在企业中专心科研而无后顾之忧,为人才合理流动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有“破题”之识,增强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只有不断进行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角”,企业大有可为。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就应当让企业从源头开始参与,将主体作用贯穿于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创新实践、成果应用等全过程。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天然具有联结科技与产业的动力与优势。接下来,通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更好地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们就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既有日益饱满的志气底气,又有越来越强的硬核力量。(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50吨!首批“新疆产”聚甲醛产品下线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戚亚平 李新文 张新慧)7月12日,新疆首条聚甲醛生产线——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万吨/年聚甲醛生产线上,50吨聚甲醛产品包装下线,成为首批新疆本土企业生产的聚甲醛产品。  这条生产线全流程贯通仅用时23天,刷新了国内同类型装置30天最快“开车”纪录。  该项目一期4万吨/年聚甲醛生产...

    时间:07-12
  • 青海三年投资5.2亿元 登记科技成果超2000项

      中新网西宁7月12日电(祁增蓓)“近三年,青海省投入5.2亿元,支持实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296项,登记科技成果2025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占比71%;技术合同成交额40.6亿元,年均增长超10%;培养技术转移人才588人,初步打造了初、中、高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梯队体系。”12日,青海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俞成说。  ...

    时间:07-12
  • 甘肃种质库保种量逾2.2万份 农业“种源”插“科技翅膀”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戴文昌)12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在第四届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抢抓国家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机遇,新收集甘肃省种质资源3584份,使甘肃省种质库保种数量达到2.2万余份,夯实了农业“种源”基础。  马忠明介绍说,...

    时间:07-12
  • 科技赋能 智能化装备助力“海上粮仓”增产增收

      央视网消息:继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今天(7月11日)我们继续聚焦现代海洋牧场。随着一批智能化、标准化的深水养殖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我国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正驶入“快车道”。海洋牧场建设已经成为引导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与传统的耕海牧渔相比,现代海洋牧场到底有哪些优势?跟随记者一起去看...

    时间:07-12
  • 乡约福建:屏南县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

      中新网宁德7月12日电 (甘叶斌)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辰颐严选电商产业园的福建鲜珥贸易有限公司内,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几十名工人正紧张地拣选、打包银耳、菌菇等农产品,随后各式包装齐整的货物逐一被搬上快递运输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据介绍,福建鲜珥贸易有限公司由屏南县第二批乡村特聘指导员黄金门创办,是一家...

    时间:07-12
  • 达能中国携手光华科技基金 精准赋能务工青年稳就业

      中新网7月12日电 日前,在“彩虹桥”人才计划学习中心,“脉动探路者计划”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期末成果展示。  这些学生从小镇、乡村来到城市务工,都曾因种种原因与梦想的大学生活失之交臂。达能中国饮料与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为了更好赋能青年,发起的青年探路者计划,通过资助进城务工青年进...

    时间:07-12
  • 教育部:对科技造假和学术不端“零容忍”

      在今天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教育部负责人介绍,2035年,我国要建成教育强国,这是中国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当前,高校在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拔尖创新人才和重大原创成果供给不足上,要认识到差距和问题,更好地将科技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时间:07-12
  • 辽宁科技大学百名师生暑期走进鞍山 开展调查研究专题社会实践

    启动仪式现场。校方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11日,由辽宁科技大学、中共台安县委、台安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百名师生进台安、调查研究促振兴”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会堂启动。活动现场,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锡钢、中共台安县委书记苑振超为来自辽宁科技大学的13支专题调研实践团队授旗。据悉,在...

    时间:07-12
  • 众多“黑科技”亮相新媒体技术展

      湖南日报7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曾冠霖)“借助AI-auto(人工智能助手),一个人就能打造一支融媒体‘军队’。”今天,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主题活动之一,2023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在长沙举行,众多“黑科技”集中亮相,观众大开眼界。  媒体融合发展走过十年,以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

    时间:07-12
  • 甘肃通渭:科技赋能,产业兴农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张文博  仲夏时节,甘肃省陇中大地翠绿似锦,万物葱茏,山楂树悄然结出青果,光伏板下高原夏菜生机盎然,苦荞茶溢出幸福味道,金银花和苹果扎根在黄土地上……科技赋能,产业振兴,正悄然改变着通渭大地的面貌。  日前,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德源祥农牧林专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刘志毅正在...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