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引领科研攻关 擦亮种业“芯片”

2023-07-04 10:20:19

来源:人民日报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引领科研攻关 擦亮种业“芯片”(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仲夏时节,走进位于江西省南昌县的省农业科学院附近的试验田,只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头戴草帽,赤脚撸袖,左手攥秧把,右手插秧苗。“现在正是早稻扬花季、中稻插秧期。我们紧抓试验的关键节点,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田间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党建为科研添动力。”中心党总支书记刘秀梅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12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颜龙安的带领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下属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成立。近年来,中心始终坚持把党建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水稻品种研究、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一线,为水稻种业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传递榜样力量,强化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持科技服务‘三农’,颜龙安院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中心副主任谢红卫谈到野生稻种的收集工作时感慨。虽已年过八旬,颜龙安依然奋战在科研攻关一线,飞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收集稻种样本。把种苗送回江西开展检测研究后,他常常连夜赶赴海南基地,将稻种妥善入库。从野生稻中提取的有利基因,将用于培育一代代新型优良品种。

  “把人民装进心里,再苦再累也要搞到底!”这是颜龙安的初衷,也是激励中心科研人员发愤图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水稻育种的过程漫长,每选育一个新品种需要8至10年。“条件越是艰苦,越不能坐在实验室;气候越是极端,越需要奔赴田野间。”为获取最真实直观的数据,科研人员长期坚守在田间地头。

  数十年如一日,中心副主任曹志斌专注于耐高温品种的培育。2022年,当地出现50年一遇的高温,有些田地的收成只剩两三成,甚至覆盖不了收割成本。2022年5月,曹志斌带领的团队经过11年协同攻关,成功克隆出水稻耐高温功能基因,可以大大提升水稻扬花期高温影响下的结实率,如今利用相关新种质选育的新组合正在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区域试验和示范性试验种植。“新品种在面对极端高温天气时,也可以达到80%的收成。”曹志斌欣慰地说。

  在中心,像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谢红卫团队从野生稻中培育出优秀抗病虫害的新型三系杂交稻;支部党员、副研究员聂元元用7年时间培育出优质节水抗旱稻种……近5年,中心通过国家和省部级审定水稻品种40多个,推广面积覆盖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区10.3%。中心自主选育的“荣优225”“野香优航1573”等系列品种在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份推广4500万亩以上,每亩平均增产20公斤。

  加强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农民一年种稻两季,中心的同志们一年要种四季:“除了在江西种早、中、晚稻,每年还要飞到海南三亚种一季。”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团队在海南和兄弟单位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组队进行红色走读,并举办技术交流讲座。

  中心助理研究员唐秀英,孩子还不到3岁。在三亚南繁基地期间,唐秀英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孩子联系。“农忙不等时,我们必须要争分夺秒,种子也是我的孩子。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唐秀英说。

  在科研工作之外,中心积极助推科技下乡,以实际行动开展为民服务,支部党员足迹遍布江西省1/3的县市。在高安市,为应对极端干旱,保住包括其他研究团队在内的1000亩试验田,中心成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凑出3万余元用于购买灌溉设备;在萍乡市湘东区,曾挂职排上镇副镇长的曹志斌为面临损失的制种大户奔走落实保险赔付。据介绍,团队成员每年在各地培训人员9100余人次,平均每名党员每年指导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470多人次。(人民日报 记者 王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振兴靠队伍 村里的“党建+”给老百姓带来这些变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做好这件事的关键一环。无论是发展产业,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还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都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安徽入梅的第一天...

    时间:07-04
  • 焦点访谈:党建引领 赋能社区治理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随着城市规模日渐扩展,城市结构日益多元化,城市治理难度也不断加大,尤其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更是面临复杂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超大城市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做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工作呢...

    时间:07-03
  •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内蒙古赤峰:党建引领,产业花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

    时间:07-02
  • 做强“种子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央视网消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年来,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在水稻种质资源挖掘和新品种培育中不断攻坚克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   在距离南昌250公里外的湘东区这片稻田里,“新野优6号”水稻正在进行首次种...

    时间:07-01
  • 以团体辅导促支部共建,探索校地党建新形式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26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学生党支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三区社区党委,联合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庆祝建党102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分享入党初衷——你做我猜——知识问答——我们的歌——真情告白——重温誓词”六个环节组成,让每位参与者分享入党初...

    时间:06-28
  • 杉杉首条自主建设超宽幅产线投产 年产5000万平方米高端“光学芯片”落地

      中新网6月7日电 6月6日,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杉金光电举行年产5000万平方米张家港项目投产仪式。该项目是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后,自主研发建设的第一条世界领先的超宽幅产线,为国产高端偏光片发展注入新动能。杉金光电技术(张家港)有限公司外景杉金光电张家港项目成功投产  2023年以来,面板需求、价格持续反弹。自3...

    时间:06-07
  • 【每日一习话】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近平: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荡涤一切附着在党肌体上的肮脏东西,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

    时间:05-28
  • 2023中关村论坛“RISC-V开源处理器芯片生态发展论坛”举办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获悉,由中科院主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RISC-V开源处理器芯片生态发展论坛”26日在北京举行。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在论坛上致辞表示,开源芯片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目标,必将对全球信息产业格局产生变革性影响,并在全球形成一种开放共建的处理器芯片...

    时间:05-28
  • 马斯克公司首获美监管机构批准 可开展人脑芯片植入试验

      中新网5月26日电 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片植入公司Neuralink当地时间25日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在人体上开展临床研究。资料图:马斯克与其公司Neuralink的标志。  据法新社报道,Neuralink称,能够得到FDA的批准,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对于“脑机接口”科技来说是...

    时间:05-26
  • 党建引领,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万郡小区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办公室入口处,志愿者巡查反馈信息栏上贴着多组照片。垃圾桶盖子损坏、台阶瓷砖脱落、消防柜门板掉落……每组照片都标明了存在的问题及地点。这些照片由志愿服务队队员拍摄,每当物业工作人员经过,都能第一...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