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 清华学者谈“三个助力”“三个局限”

2023-06-30 16:5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题: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清华学者谈“三个助力”“三个局限”

  记者 张素

  “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育数字化领域深度融合,将为教育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闵海波近日在受访时说。

  这位学者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能够发挥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是实现“三个助力”。

  首先,助力解决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闵海波强调,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并不是削峰填谷、一味追求平均化,而是解决基础“从零到一”的问题。实践表明,在师资比较匮乏的地区,助力解决教育供给的效果尤其明显。

  他举例说,2018年至2019年,宾果智能把机器人助教引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50个村幼点,辅助当地彝族老师进行推普工作,“显著提高了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助力解决“因材施教”难题。闵海波说,机器人助教老师借助边缘计算与视频智能化采集与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个孩子进行实时评测。机器人还能辅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此外,随着“青少年智能心理评测系统”在一些学校落地应用,智能化心理评测技术助力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我们以机器人为载体,通过共情化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预判、发现孩子的问题,提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闵海波说。

  在对技术手段赋能教育给予肯定的同时,这位长期深耕智慧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注意到技术存在的局限。

  “目前,人工智能尤其ChatGPT类型的技术存在三个局限。”闵海波分析说,第一是“不可控”,由于模型过于复杂,使得整个系统不可解释,因此导致系统不可控;第二是“不可信”,ChatGPT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经常基于一个不太确切的立论进行一些推理,最终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第三是“不安全”,由于支撑系统训练的数据浩如烟海,数据本身是否安全不可知。

  闵海波认为,未来是人机共融、共生时代,人工智能是时代趋势,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人工智能对于传统教育的挑战将不可避免,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他说,应将教育中“人工智能”能够做的工作交给“ChatGPT”们去做,将教育中“人工智能”不能做的工作交给教师们去做。

  他提醒,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们更加需要基于“ChatGPT”们的加入而加快提升自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数字化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闵海波强调,无论是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还是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业界人士探讨AIGC产业创新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

      中新网厦门6月29日电 (杨伏山 陈丽红)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推出ChatGPT的对话模型之后,迅速风靡全球并快速迭代,让其所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引发关注。  AIGC到底是什么?大模型和多模态如何助力AIGC?AIGC如何赋能产业发展?AIGC新浪潮下企业如何赢得先机?  29日,由福建省人工智能协会主办的“AIGC产业创新应用高...

    时间:06-29
  • 陈晨:欧美人工智能监管差异,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吴涛)如今,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和竞争如火如荼。那么其他国家都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数字新生态”主题论坛上,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晨称,全球在关键技术领导地位上面竞争日益激烈,明线有经济实力、科技的竞争,还有一条暗线,即法律、政策、软...

    时间:06-29
  • 适应人工智能驱动科研新范式

      当前,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并向科研领域广泛渗透,为科研工作注入了新元素、新动能,对科研效率提升和范式变革形成显著催化作用,现代科研活动由此更加高效、精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必将为未来科技发展开启全新局面。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科研...

    时间:06-29
  • 读懂中国文明的密码 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

      光明网讯(记者袁晴)6月2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主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行。会上,业界专家就人工智能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之道展开探讨。  尼山,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一部《论语》,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儒家经典,是世界读懂中国文明的密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

    时间:06-28
  • 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这场“对话”备受世界关注

      2022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面世,昨天(26日),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上,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应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相关领域立法提速,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可控。  呼吁人工智能立法提速 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昨天(26日)上午,世界互联网...

    时间:06-28
  • 东西问丨刘和平: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中新社巴黎6月27日电 题: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AI翻译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软件也日益丰富。除了谷歌翻译等几款近年流行的翻译软件外,ChatGPT等新的AI工具也越来越多地...

    时间:06-27
  • 东西问丨刘和平: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中新社巴黎6月27日电 题: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AI翻译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软件也日益丰富。除了谷歌翻译等几款近年流行的翻译软件外,ChatGPT等新的AI工具也越来越多地...

    时间:06-27
  • 人工智能重塑数字世界 推动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雷渺鑫)6月2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主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行。大会期间,业界专家就人工智能重塑数字世界展开探讨。  大模型是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主战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谈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时表示,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技术、产品、应...

    时间:06-27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热议人工智能: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热议人工智能——   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  6月26日,山东济宁曲阜的尼山圣境生机勃发,山环水抱,郁郁葱葱的草木,与古风建筑相得益彰。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正在这片历史文化圣地举行。对话聚焦人工智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围绕“构建安全可信...

    时间:06-27
  • 冲刺“人工智能高地” 多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多地升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北上深等地相继发布支持产业的政策文件  冲刺“人工智能高地”的背后  阅读提示  如何抓住人工智能这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促进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多个一线城市开启了“追逐赛”。北京更是闻风而动,一天之内发布两项政策,冲刺“人工智能第一城”。  中国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竞跑“未来赛道”...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