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丨刘和平: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2023-06-27 19:2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巴黎6月27日电 题: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AI翻译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软件也日益丰富。除了谷歌翻译等几款近年流行的翻译软件外,ChatGPT等新的AI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翻译,甚至可生成更准确、更流畅的翻译文本。

  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围绕相关话题,中新社“东西问”此前在巴黎专访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ChatGPT等AI新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AI未来是否会给人工翻译带来较大冲击?

  刘和平: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和手机的发展作一些类比。手机问世最初只具备通话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然而手机发展到现在也无法代替人。人工智能也是同样的道理。ChatGPT或许可以被认为给人工翻译带来了冲击,但事实上相关技术在给人类提供更多帮助,并不能取代人工。人类也在这一过程中与时俱进。

  在翻译领域,AI能够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翻译服务。每个人的翻译水平不尽相同,如果一个人的某个语种的翻译水平不如AI,那他的相关工作就要被AI翻译所代替。未来翻译行业需要更多高端翻译,就是说人工翻译出的译文既要翻译出原文的基本信息,也要翻译出原文的情感。

  我已经使用ChatGPT进行了翻译方面的很多试验。它可以平整地把原文翻译出来,能够做到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这种AI翻译出的译文是没有情感的。我想要通过原文表达的喜怒哀乐,AI译文终归无法完全表达出来,至少目前是这样。人工翻译应在“创新”和“情感”上为自身发展留好位置。

  中新社记者:但社会各界存在某种担心,即人工翻译未来是不是会真的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刘和平:现在翻译专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对此有些担心,社会舆论同样对此担心,我个人觉得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AI翻译永远无法代替人工翻译。我们早年写文章使用稿纸,后来使用电脑,再后来开始用语音识别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产力是在不断提高,现在人们显然不愿意再退回到使用稿纸写文章的时代。因此我建议青年学子应该面向未来,拥抱技术,充分发掘出人的价值。

  未来也许90%的翻译都可能由翻译软件来做,但剩下的10%仍需要水平更高的翻译人才去完成,总归需要有人来实现这“最后一公里”的翻译工作。因此这就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AI技术日新月异,即使已退休,但我现在一直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和探索。

  试验后,我就在思考ChatGPT在翻译方面有哪些不足,相对于这些不足,我的优势又在哪里,所以我得出AI翻译无法代替人工翻译的结论。

    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比如在文学翻译方面,人工智能是否就无法取代您的工作

  刘和平:AI现在能做一些文学方面的翻译,但译文很平淡。作者想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AI是翻译不出来的。

  因此我告诉学生,对于技术的发展,不要害怕,所要做的是去提升个人能力,学会把AI利用好,让这项技术给翻译“插上另一双翅膀”,这样就能“飞得更高”。

  中新社记者:在2018年,中国外文局就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翻译平台,美国也在积极投入巨资研发人工智能翻译平台。据您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翻译平台的水平如何?

  刘和平:以前我使用谷歌翻译比较多,主要是中文、英语、法语等语言的互译,一些外国软件的欧洲语言互译较好。现在学生中使用DeepL翻译比较多,质量也还不错,但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仍有待商榷。总的来说AI翻译平台的欧洲语言互译完成度较高,但东西方语言之间的互译,完成度就相对差一些。这些翻译平台译文的基本问题主要是比较累赘、句子之间衔接和逻辑性都比较差。尽管没有大的语法错误,但译文的整体感觉还是比较生硬。

  AI翻译平台有自我学习的功能,我们之前和微软做过相关的翻译试验,在会议开始前先把主讲人的演示文稿输入平台,让平台提前了解将要翻译的大致内容,AI翻译平台对会议翻译的错误率就会明显降低。这和人工翻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AI翻译平台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翻译。对于多语种的同声传译,AI翻译平台也是无法处理的。

2019年7月,科大讯飞代表团携讯飞翻译机、讯飞智能办公本等人工智能产品和合作伙伴智能机器人产品亮相2019澳中(墨尔本)博览会,全方位展现科大讯飞及生态合作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张晓理 摄

  中新社记者:您主持研发“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建设及应用开发”,该项目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设有中文、英语、法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8个语种的术语库。为何要建立该术语库?是否达到预期?是否还会应用到其他活动中?

  刘和平:北京冬奥组委在2017年开展了北京冬奥会语言行动计划,北京语言大学设立了相应的项目,旨在服务冬奥会。在2021年我们交付了“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第三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跨语言术语库的研发实际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此前每届奥运会开过之后,所有的相关语言方面的技术资料就都已散失难寻,北京举办冬奥会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我们藉此开发了这个跨语言术语库。国际奥委会确定北京冬奥会要使用这8个语种,我们相应成立了8个语种的专家组,定期开会研究推进相关的术语库研发工作,最终编纂了对应8个语种的术语共计13.2万条。这是全球第一个与冬奥会相关的多语种智能化平台,涵盖冬奥会核心术语、运营术语及常用词汇,填补了冬奥术语的空白。

  我们希望术语库在完成服务北京冬奥会的任务后,能够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语言遗产,未来举行的冬奥会也可以借鉴利用。我个人希望今后该术语库在国家支持下,能够扩展成为国家专项体育运动跨语言术语平台,例如足球、网球、马拉松赛等。接下来如果要将术语库应用到其他体育活动比如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还应再增添相关内容。相关平台建设的思路已经很清晰,将来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中新社记者:该术语库是否能应用于人工智能场景中?

  刘和平:是的,“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平台,更多的是像百科知识那样呈现,查询相关词条的时候能够提供相应的语境。我们可以了解在什么背景下使用相关词汇。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还在研发与AI相关的其他科研项目,我们希望能将这些科研项目和术语库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当然这还需要后期的持续投入。(完)

  受访者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李洋 摄

  刘和平,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法兰西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中国翻译界的权威专家。她是“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建设及应用开发”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翻译理论与教学、中法跨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考成绩设“隐藏款”是在给“状元热”降温

      胡欣红  《工人日报》(2023年06月28日 05版)  据光明网6月27日报道,近日,一段高考查分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在安徽合肥一所高中,学生查分时成绩被屏蔽,全场老师瞬间沸腾欢呼。现场老师表示,这意味着该同学成绩应该是进入了全省前几十名。  金榜题名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考出高分更是人生的...

    时间:06-28
  • 我国烟草产量持续增加,专家认为完成控烟目标难度很大

      6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减少烟草使用 促进健康中国”信息交流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卷烟产量持续增加,越是扩大供应,受害人群就越大。多位专家指出,我国当前在控制烟草流行方面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提出的...

    时间:06-28
  • 化云为雨、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这样守护民生

      ◎本报记者 付丽丽  6月26日,甘肃张掖机场。记者随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代表团在现场看到,“双尾蝎A”增雨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附近空域开展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作业。  “这次作业,是祁连山地区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的一部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

    时间:06-28
  • 如何还被诬告官员“清白”?各地澄清工作在摸索中前进

      “刚刚的通报,让我深刻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工作的鞭策和组织的提醒。”日前,浙江省纪委监委以集中开展澄清正名的形式,对7名遭受不实举报的省管干部进行澄清。发言的正是被澄清干部之一,其难掩感激之情,同时表态继续干好事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信息显示,这是党的二十...

    时间:06-28
  • 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

      □ 冯海宁  近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以更有针对性、更加有力的举措,从2023年6月中旬至12月中旬,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全力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  所谓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未经民...

    时间:06-28
  • 非处方药说明书应当优先进行信息无障碍改造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三审稿进行分组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时普遍认为,草案三审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全面规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

    时间:06-28
  • 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推动全社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本报讯 记者赵晨熙 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与会人员指出,设立全国生态日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时机也很成熟。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

    时间:06-28
  • 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利好政策有哪些

      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6月26~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多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27日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工信部将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

    时间:06-28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双方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6月2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  习近平指出,去年中共二十大闭幕后,我邀请阮富仲总书记来访,共同为中越关系发展定向把舵。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两国各层级交往日益密切,我同阮富仲总书记达成的共识...

    时间:06-27
  • 李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

      中新社天津6月27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7日下午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同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对话会,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企业家参加。  李强在听取与会企业家代表发言后表示,企业家的智慧...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