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重庆两江新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2023-06-30 07:36:02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以来,重庆市坚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围绕“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部署“十项行动”,形成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良好态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为重点,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重庆经济发展主战场,两江新区坚持发挥引领作用,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聚焦“高质量” 助力“两中心”见到新成效

  6月25日,两江协同创新区内的明月荟正式开启试运营。明月荟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康体、零售配套、共享办公于一体,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活动空间。在明月荟附近,明月湖皮划艇基地已对外开放,为入驻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及游客提供运动休闲场所。

  “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两江协同创新区软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在这里集聚,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

  越来越多高精尖企业从两江协同创新区走向世界。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累计孵化企业214家,其中,科技型企业突破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创新有力、专业高效、协同发展的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两江新区正积极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整合相关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资源,打造新体制、新模式的实验室体系。同时,两江新区在今年开展“点火行动”,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计划引培重点企业20余家,新增人员3000人,打造创新企业的集聚地、高端人才的汇合地。

  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两江新区正全面贯彻落实重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布局卫星互联网、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1—5月,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完成产值633.4亿元、同比增长3.8%,5家新能源整车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112.8%。

  突出“一体化” 推动“两地”取得新进展

  在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方面,两江新区携手四川天府新区,围绕“一体化”建设,推动贸易投资、物流枢纽、产业发展、开放平台、营商环境五大领域的协同改革开放合作,合力共建内陆开放门户。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和四川天府新区国际合作局签署《推动成渝两地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共建“数字贸易协同合作平台”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打造数字贸易资源对接平台,合力推动两地在数字贸易领域互联互通、交流合作。

  这是两江新区一体化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建设、提升开放载体能级、发展开放型经济、营造一流开放环境、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缩影。

  作为两江新区重要开放平台之一,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交通物流领域的标志性合作成果。自投用以来,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累计完成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冷冻牛肉、鸡肉和羊肉产品等冷链食品采购超14000吨,累计产值超6亿元;完成西南地区钛精矿、钛白粉等大宗商品采购超40000吨,累计产值超1.2亿元。

  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方面,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协同推进公共服务联动发展。以“川渝通办”为抓手,双方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合作,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纳入异地通办综合窗口;持续推进社保互办互认,打通社保卡互办渠道,建立两地补换卡业务受理机制;巩固定期结算养老保险基金转移制度,实现转移基金即时到账;开展学校结对活动,共享教学资源……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坚持把“一体化”和“高质量”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两个关键,努力取得更大突破、更多标志性成果。

  数据来源: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过去天天风吹日晒,还常因台风、赤潮担惊受怕。”养鱼几十年,59岁的颜家强没想到,快到退休年龄了还能体验一把“高科技”,“现在每天动动手指就能操作设备。”  去年9月,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下水。原来在近海养鱼的颜家强,受聘成为“闽投1号”工人,工作环境迎来改变。...

    时间:06-30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动力何在?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黄钰涵 叶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  如何有效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月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民营企...

    时间:06-30
  • 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圆满落幕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于6月29日圆满收官。  此次会议设置了主旨发言、青年圆桌会和五大主题论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国资报告》杂志社、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是直通车、中国侨网、中新...

    时间:06-29
  • 中外嘉宾点赞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启动新引擎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李金磊)当前,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如何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避免哪些陷阱?  在6月28日-29日举行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中外与会嘉宾围绕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现代新国企”“中国式...

    时间:06-29
  • 山东菏泽深耕“绿色赛道” “碳”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新网菏泽6月29日电 (李明芮)水清岸美、生机盎然的盛夏城市景色,绿意葱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不断推进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在“景明人和”的菏泽大地上,处处可见深耕“绿色赛道”,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实践。  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团走进菏泽,实地探访菏泽从“新”出发,“碳...

    时间:06-29
  • 李勇:着力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刘阳禾) 华永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主题论坛上表示,只有真正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才会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国资报告》杂志社、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

    时间:06-29
  • 行业“大咖”山西大同“献计”特色轻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大同6月29日电 (杨佩佩)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分论坛“专业镇特色轻工高质量发展论坛”29日在山西大同举行,行业“大咖”聚焦代州黄酒、清徐老陈醋、怀仁陶瓷、平遥推光漆等,“献计”山西特色轻工专业镇的高质量发展。  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翟永清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大同轻工业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

    时间:06-29
  • 龙登高:新型跨境市场主体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吴侃 徐文欣)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龙登高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高质量发展的侨商之道”主题论坛上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创新来推动,创新力最突出地体现于市场主体。跨国流动、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创造和激活了新型跨境市场主体,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龙...

    时间:06-29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南三大境外消费回流“金字招牌” 发展动能强劲

      中新网海口6月29日电 (记者 尹海明)中外合作办学今年招生规模数倍于去年、一季度特许药械使用人次同比增长48.2%、今年前五个月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同比增长39.9%……记者连日来在海南多地采访了解到,海南自贸港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大境外消费回流“金字招牌”,相关领域发展动能强劲。  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

    时间:06-29
  • 两百余专家学者聚首昆明 共同推动禁毒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昆明6月29日电 (记者 韩帅南)29日,2023年第三届全国禁毒社会工作发展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上海、辽宁、山西、甘肃、青海等20个省(区、市)的近200名高校教师、专家学者、禁毒社工等聚首云南师范大学展开交流和对话,共建共商共议全面推动中国式禁毒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由...

    时间:06-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