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山东菏泽深耕“绿色赛道” “碳”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3-06-29 21:0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菏泽6月29日电 (李明芮)水清岸美、生机盎然的盛夏城市景色,绿意葱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不断推进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在“景明人和”的菏泽大地上,处处可见深耕“绿色赛道”,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实践。

  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团走进菏泽,实地探访菏泽从“新”出发,“碳”索绿色道路的绝招。

  在东明石化集团劲海化工投资建设的100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厂区,记者看到,厂区内高塔林立,管道鳞次栉比,控制室内的大屏上,各个生产环节井然有序。“该项目建设投资约70亿元(人民币,下同),已经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新增利税34亿元,解决就业800多人。”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说。

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全产业链智能制造柔性共享平台。 李明芮 摄

  据李湘平介绍,上述项目立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发展定位,采用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SIS联锁系统,集中在中央控制室统一生产调度,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生产高端聚烯烃产品。生产的产品可替代进口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汽车、医疗器械及高端化工等各领域。

  上述项目只是菏泽“碳”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一个典型案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到该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实践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菏泽市主导产业,该市不断推进医药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引导企业搭上智能化“快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走进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步长中药绿色智能化制造项目,一排排标准化装配生产厂房映入眼帘,白墙黛瓦、树木葱茏、林立的高楼间镶嵌一弯湖水,踏入厂区仿佛置身绿色生态花园。

  “项目主要建设综合制剂楼、数字化全智能生产线、提取车间、园区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中心等,购置设备1631台,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24亿元。”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项目将现代工业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到中药生产,实现了中药材从进车间到成品发货出车间全线自动化。

  在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旗下的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智能化柔性制造平台,记者了解到,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共享概念,逐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围绕化学药制剂、中医药、医用新材料三大板块,开展智能化柔性制造,将制药工艺流程拆分为109个单元,通过各单元自由组合,突破了制药行业“一品一线”产业化瓶颈。

  据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总裁、首席科学家彭继先介绍,该项目承接70%以上类别的药品生产,压缩药品产业化时间90%、节约成本2/3以上。年产粉针制剂6亿支、片剂1亿片、胶囊2亿粒、颗粒剂3000万袋,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利税4.5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菏泽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保护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同时,持续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数字赋能,全力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含量。(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经评论:现代设施农业让增产走上快车道

      在戈壁、盐碱地上发展农业,在楼房里养猪养鸡,在大海上耕海牧渔,在寒冷的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农业突破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跨越时空,拓宽发展边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日前印发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是我国首部关于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的规划文件,这将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驶入发...

    时间:06-29
  • 浙江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蓝皮书

      中新网嘉兴6月28日电(钱晨菲)28日,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现场会在浙江嘉兴举行,会上发布了《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蓝皮书》,并上线“减污降碳浙里来”应用。  《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蓝皮书》记录了浙江以政策和机制创新为驱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协同探索等五个方面进...

    时间:06-28
  • 胡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吴涛)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指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也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6月28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时间:06-28
  • 学者: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中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如何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中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胡军在会上...

    时间:06-28
  • 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电力双碳中心正式启用

      昨天(27日),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在天津正式启用。  电力双碳中心整合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大数据,把企业的产能产值、排污等相关数据汇集起来,依托这些大数据,电力双碳中心以用电量来换算碳排放量,研发出“碳排放核查”“企业碳减排咨询”等7项特色场景应用,为政府和企业的碳排放管...

    时间:06-28
  • “碳足迹”计算器上线,提升企业“双碳”决策能力

      “碳足迹”计算器上线,提升企业“双碳”决策能力  丰富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整体功能体系,助力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本报讯(记者徐晶卉)加快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绿色供应链“碳足迹”计算器日前上线,亚太碳中和创新示范社区同时成立。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贸...

    时间:06-28
  • 孙东生:建议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国际板市场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刘文文)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28日在北京“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要加快优势领域中的标准制定,来巩固比较优势产业已经具备的相对优势。建议在国内建立碳交易国际板市场,把中国的标准推向国际。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孙东生...

    时间:06-28
  •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步入“快车道”

      目前,我国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工作,研究建立了“筛—评—控”逐级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本报记者 李 禾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多氯萘等...

    时间:06-28
  • 鲁台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共话新动能共谋新发展

      中新社济南6月27日电 (孙婷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泉城论坛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27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全国台企联、台湾商业总会、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等重要商协会代表,以及两岸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会,共话新动能,共商新合作,共谋新发展。  活动以“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与台胞台商共...

    时间:06-27
  •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看好中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

      中新社天津6月27日电 (王君妍 周亚强)中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正在加速各行业向低碳化迈进。在此次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霍尼韦尔尤其看好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推动相关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  霍尼韦尔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美资企业之一。...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