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存款利率降了 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2023-06-21 17:11: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多家银行陆续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最近,不少银行纷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

  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大银行率先宣布,下调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以及部分定期存款利率。

  6月12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跟随6大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

  随后,包括江苏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桐乡农商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也陆续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

  02

  不同银行存款利率有差别

  那么现在各家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记者选取了几家不同类型银行,对比了它们的最新利率。

  目前,6大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保持一致,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略有区别,但差别不大,总体看略高于6大银行。各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则是高低不同,有的接近股份制银行的利率水平,但也有部分农商银行、村镇银行依旧有年利率在3%及以上的存款产品。

  03

  同一家银行存款利率也可能不相同

  记者调查还发现,各家银行网站公布的均为挂牌利率,而实际上,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各地分行实际执行的利率也可能有所不同。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廷辰表示,同一家银行出现地域间的存款利差,主要是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与不同地区居民储蓄工具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某地居民可选择的理财、基金、信托等工具不足,过于依赖存款,就会增加存款供给,导致该地区各银行利率普遍偏低。二是与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竞争程度有关。如果某地金融机构竞争相对激烈,可能加剧“高息揽储”,导致当地各银行存款利率普遍偏高。三是与金融机构在不同地区的扎根深度有关。同一家银行,可能在某些地区网点数量较多、储户认可度更高,而在其他地区的客户基础薄弱,就可能导致该行在不同地区需以不同的利率吸储。

  04

  “跨省存款”只是个别现象

  此外,近期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跨省存款”的现象。有一些对于存款利率变化比较敏感的客户,将现金从原来的银行取出,选择周边地区甚至是跨省选择利率更高的银行去存款。对于这种现象,赵廷辰认为,“跨省存款”的出现,本身反映了资金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我国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导向并不违背,也并不违纪违规,因此这种现象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储户而言,跨省存款会产生交通费用、误工成本。进行大额现金转移,还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存款金额较小,则可能不够经济。因此,“跨省存款”应该只是个别现象。

  05

  银行为何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我们存款,一般都会选择利率高的银行,那么为什么这么多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呢?

  首先,银行也是企业。作为金融企业,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资产等都属于银行的生息资产,一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就叫净息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年末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而2023年一季度净息差仅为1.74%,较2022年四季度下降0.1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

  商业银行净息差变化趋势

△图表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此前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低于1.8%将被扣分,银行已到了必须打响息差保卫战的时刻。因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以满足自身净息差管理需求。同时,在市场贷款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也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应对机制。

  对于各家银行调整后利率水平的不同,曾刚认为,中小银行资金成本高、融资渠道窄,大幅调降存款利率会导致负债业务出现困难,流动性趋紧,所以中小银行保持存款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可以保持一定的吸储竞争力。

  06

  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降影响几何?

  专家指出,存款利率的下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贷款利率下行的影响,但存款利率的下行也会反过来影响贷款利率水平。20日公布的6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均下降10个基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存款利率下行有关。就在20日当天,上海地区已经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房贷利率,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从4.65%下调至4.55%,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从5.35%下调至5.25%。需要买房的储户可以节省不少贷款利息了。

  当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之后,最直接的影响是居民的存款利息收入降低了,不过,降低的幅度并不大。以工商银行为例,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没有调整,调整幅度最大的是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由2.65%降低到2.5%,下调了15个基点。相当于1万元的存款,一年利息减少了15元。

  当然,存款利息减少了,我们应该可以优化资产配置。

  对储蓄情有独钟或者风险承受能力极小的居民,银行存款无疑还是最优选择,当然,银行的大额存单是更优的选择,它们的利率水平有可能比调整前的定期存款还要高一些。此外,国债也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它的收益率也要比普通定期存款要高一些。

  此外,对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居民来说,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也是分散投资的选择。记者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了解到,今年4月末,银行理财总规模比3月末增加了1.26万亿元,5月末总规模继续增加。同时,今年以来各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低为2.95%,最高达到了4.36%,相比存款利率要高了不少。说明已经有部分储户增加了银行理财方面的投资。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量基本可以认为是存款的“回流”。

  这里有一点提示:投资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认真对待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不要购买超过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产品。

  当然,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居民,也可以参与基金、股票市场、黄金投资等投资。不过,投资有风险一定不能忘记,资金的安全永远比可能获得的收益率更重要。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银行业一季度净息差跌破1.8%后 此次LPR降息对其影响几何?

      今日6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五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55%,5年期以上LPR报4.2%。  继6月13日及15日央行先后下调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及MLF利率10个基点后,LPR此次降息如期落地。  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业净息差为1.74%,已经跌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要...

    时间:06-21
  • 台湾5月CPI年增率2.02% 连续22个月超过通胀警戒线

      中新社台北6月6日电 台湾当局“主计总处”6日发布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2.02%,较上月回跌0.33个百分点,但仍超过2%,是连续第22个月超过通胀警戒线。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5月CPI年增率也是22个月以来最低,其中17项重要民生物资年增率降到5.88%,但仍处在偏高水平。  此外,扣...

    时间:06-06
  • 【青听·两岸】台青网红看大陆:用镜头消弭两岸信息差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台湾花莲县农商参访团到访广西柳州 感叹“小城故事多”

      中新社柳州5月9日电 (李娇阳)5月7日至8日,台湾花莲县客家乡村振兴农商交流参访团到访广西柳州市,近观该市发展脉络。  截至目前,已有三个来自台湾的参访团赴柳州市交流。该市螺蛳粉产业园,是他们“打卡”线路中的必经之地。  5月8日,台湾花莲县客家乡村振兴农商交流参访团参观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企...

    时间:05-09
  • 台湾花莲县农商参访团到桂 望以旅为桥促进两岸交流

      中新社桂林5月7日电(蒋丰慧)5月6日至7日,台湾花莲县客家乡村振兴农商交流参访团赴广西桂林市参访。台湾花莲县客属会秘书长吴采勋表示,如今台湾旅游风气正盛,希望能以旅游为渠道,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沟通,推动两岸产业交流合作。  参访团一行20余人抵达桂林后,在桂林逍遥楼俯瞰漓江;在东西巷了解古城墙...

    时间:05-08
  •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合计归母净利增1.24% 净息差同比下行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截至4月28日晚间,国有六大行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据记者统计,一季度,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90.4亿元,同比增长1.24%。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国有六大行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均较去年一季度出现同比下行。此外,有5家国有大行一季度净息差低于2022年全年水平。  净利增速放缓  一季度,受净息差持续收窄...

    时间:04-29
  • 伊朗工矿农商会会长:伊朗与沙特将开启合作新篇章

      当地时间4月26日,伊朗工矿农商会会长沙菲伊就经贸合作等议题致函沙特阿拉伯商会会长。沙菲伊表示,伊朗沙特两国将迅速恢复商业和经贸往来,扩大和深化两国私营部门的长期合作,开启双边合作新篇章。  沙菲伊表示,私营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在两国感兴趣的领域互派商业和经贸代表团,并举办联合贸易展览。...

    时间:04-27
  • 多家银行存款余额仍保持增长 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

      证券日报记者 彭 妍  “自去年以来,尽管存款利率逐渐下调,但客户对存款的热情不减,不少储户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其所在银行存款仍然保持增长。  储户对存款的偏爱,也在相关统计数据中得以印证。4月11日,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

    时间:04-17
  • 多家农商行下调存款利率 业界称或有中小银行跟进

      本报记者 杨 洁  4月份以来,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相继发布关于调整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对部分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来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增大,此次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后续或有部分银行跟进。  下调存...

    时间:04-12
  • 关于息差下降、理财净值回撤,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回应

      中新经纬3月9日电 (魏薇)9日,平安银行召开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2022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1798.95亿元,同比增6.2%;实现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25.3%。不良贷款率为1.05%,同比增长0.03个百分点。  针对息差下降、理财净值回撤等问题,平安银行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息差收窄趋势不可逆”  “对银行来讲,现在有机...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