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何以加速协同创新?

2023-06-16 21:1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记者 范宇斌)16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主办,上海市青浦区委统战部承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苏州市吴江区委统战部、嘉兴市嘉善县委统战部协办的“同舟讲坛”在上海市青浦区举行,与会专家聚焦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从规划推进、协同发展、科创力量等维度进行分享。

  长三角,35.8万平方公里,不到国土面积的4%,创造着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超过1/3的进出口总额。

  长三角,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紧密携手、协同发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审视当下,长三角处在一个更加富有挑战和充满希望的新阶段。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长三角一体化将如何加速协同创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在深化一体化制度创新、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等方面发挥着引擎作用。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围绕长三角区域总体规划,指出长三角区域是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已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复制推广38项,推进重点项目108个,聚焦高能级主体53家,打造了一个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间”。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将着重打造“一厅三片、一链三网、三大群落规划”,构建世界级湖区,形成一体管控、一体生态、一体市场、一体政务、一体民生的跨域治理新模式。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位于上海青浦的淀山湖区域。 范宇斌 摄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从大都市圈到都市圈,现在更需要凝聚共识,在城市群内部打造几个围绕核心大城市所形成的都市圈,从而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表示,上海五个新城不再是以往概念中的郊区卫星城,而是面向长三角,为上海都市圈未来发展构筑的新的战略支点,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陆铭建议,要更好发挥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枢纽作用,高标准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打造“一核两带”发展格局。此外,要强化轨交网络,缓解职住分离,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以打破以往“各自为界”的局限。

  “区域创新力决定了国家命运,创新竞争已从‘城市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国家间的城镇群与城镇群间的竞争’。未来,全球创新区域决定国家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吴志强认为,城市群落集聚的科创水平决定了城市群发展的最终品质,最核心点在于构建吸引创新人才的温床。

  吴志强坦言,长三角各区域整体之间的联动创新效能还有待加强。为此,必须在长三角原有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科创一体化,长三角各个城市的长板可以补充其他城市的短板。此外,不仅是长三角城市间长短板的互补,还可以通过城市间长板联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流量经济”正逐渐转换成“创新经济”,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带来了浓郁的科创气息,北斗西虹桥基地、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企业纷纷入驻,“长三角数字干线”逐渐孕育,科创力量蓬勃发展

  华为中国战略与市场部总裁卢广表示,数智化和绿色低碳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深度契合长三角定位。同时,数智化带来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产业价值、商业价值四大核心价值,可持续撬动长三角区域GDP增长,并可以建立强大的产业生态,形成规模经济并回馈社会。华为结合长三角区域定位,借助高地优势全面布局,以在青浦建设的科创中心为根基,融合产业生态,逐级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数智绿色生态,并通过创新中心模式持续赋能长三角各区数智产业,以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加速生态发展,推动产业繁荣。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院长、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郁文贤从“长三角空间信息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角度谈及,战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带动产业升级。作为空间信息产业的桥头堡,长三角具有基础好、研发强、制造硬、布局早、配套全等优势,以策源、赋能、创新、链通、融合为抓手打造的“北斗西虹桥模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先导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郁文贤建议,长三角空间信息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享产业生态,推动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一体化推动产业生态创新;推动形成千亿空间信息数字产业集群;建设长三角空间信息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长三角空间信息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合作示范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进程加速 山西晋中甲醇重卡集中签约

      中新网晋中6月16日电 (杨杰英 张云)6月16日,晋中市甲醇重卡集中签约暨整车交付仪式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晋中基地举办。超千辆甲醇重卡现场签约,加速了晋中市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的进程,同时也拉开了山西省大力推广甲醇重卡的序幕。  截至目前,晋中市已交付使用甲醇重卡658台,完成定金订购884台,意向订单462台。配套...

    时间:06-16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以侨为桥 泉州优品“扬帆出海”

      中新社泉州6月16日电 题:以侨为桥 泉州优品“扬帆出海”  作者 吴冠标  中国泉州纺织服装优品出海(泰国)展销中心、泉州优品菲律宾晋江建材家居展销中心先后揭牌,“中国白·德化瓷”专题展会在马来西亚举办……今年来,侨乡福建泉州通过发挥侨胞优势,探索优品出海模式,正持续推动泉州智造畅销全球。  几天来,来自30多个国...

    时间:06-16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连云港港:开港90年 开通全球86条集装箱航线

      中新网连云港6月16日电(记者 谷华)“2022年,全港完成吞吐量3亿吨、增幅8.3%,集装箱量556.8万标箱、增幅10.6%,分别位列沿海港口的第13位和第10位(不含内河)。”15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开林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介绍连云港港2022年的“成绩单”。  夏日炎炎,海风徐徐。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

    时间:06-16
  • 上海发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欲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谢梦圆)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物质基础。15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出台,提出实施6大行动、22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打造高端制造...

    时间:06-15
  • 中国工信部: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15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15日在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将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张云明表示,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

    时间:06-15
  • 广东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稳蹄疾  广东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南方日报记者 孟健 昌道励 关喜如意 许宁宁 肖文舸 尚黎阳  6月中旬,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成群的白鹭在3000多亩的红树林中嬉戏,与倒映水中的绿林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绿美广东生态文明美好画卷。  婉转的歌声、铿锵的快板、贴心的问...

    时间:06-15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湛江徐闻港:打造连接大湾区和海南现代化交通枢纽

      中新网湛江6月15日电 (记者 唐贵江 刘洋)“我们将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谋划港口发展蓝图,全力以赴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湛江市徐闻港党总支部书记、董事长张金虹14日在徐闻港港口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6月1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

    时间:06-15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兴起“海洋牧场” “海上巨无霸”一个养殖期可收百万斤鱼获

      中新网湛江6月15日电 (记者 唐贵江 刘洋)“我非常开心。从设计、论证、建造施工,历时10个月,海威2号终于完成建设准备下水投产。”站在已经建好的“海上巨无霸”“海威2号”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前,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戈颇为自豪。  据介绍,该平台拖航吃水排水量960吨,工作吃水排水量2610吨,设计养殖...

    时间:06-15
  • 湖南统一战线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新网长沙6月15日电 题:湖南统一战线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作者 刘曼 冯可佳 张国强  “怎样构建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如何织紧县乡村宗教工作三级网络?”“统一战线怎样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

    时间:06-15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连云港西棘荡村:废渔网“织”就乡村振兴之路

      中新网连云港6月15日电(记者 谷华)“西棘荡村每年回收全国80%以上的废旧渔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渔网回收利用和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6月14日,江苏连云港市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告诉“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2022年,该村集体收入25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4万元。  连云港市柘汪...

    时间:06-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