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连云港西棘荡村:废渔网“织”就乡村振兴之路

2023-06-15 14:5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连云港6月15日电(记者 谷华)“西棘荡村每年回收全国80%以上的废旧渔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渔网回收利用和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6月14日,江苏连云港市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告诉“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2022年,该村集体收入25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4万元。

  连云港市柘汪镇西棘荡村位于苏鲁交界处,绣针河畔,是江苏的北大门。20多年前的西棘荡村,完全靠天吃饭,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

钟佰均介绍西棘荡村发展情况。 谷华 摄

  “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以是西棘荡村人而自豪。”钟佰均说,20多年前,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城里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当村支书。

  1999年,钟佰均带着村干部到处跑市场、搞调研,偶然得知废旧渔网可以加工成尼龙颗粒销售。“我们这里靠海边,废旧渔网资源丰富,何不变废为宝?”钟佰均说干就干,2000年,村里招来第一家颗粒加工厂,投产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

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谷华 摄

  尼龙颗粒加工产业的丰厚利润,激发了村民创业热情,村里人都干起了这一行,短短几年村里就发展起一百多家尼龙颗粒加工厂。然而,随着尼龙颗粒加工厂数量越来越多,随意排放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西棘荡村先后关停、合并一批加工小企业,80多家尼龙颗粒加工户入股成立了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并获得环保资质。同时,村里修建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产业园,实行“支部+公司+农户”模式,让废旧渔网加工迈上集聚化、园区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西棘荡村村民服务大厅。 谷华 摄

  钟佰均介绍,全村9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尼龙颗粒加工,还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上下游产业。2022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0亿元,上缴税收3120万元。

  西棘荡村尼龙颗粒加工产业的发展,让村集体经济变强了,村民也享受着发展带来的成果。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沥青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花木繁茂……如今,走进西棘荡村,这里是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

西棘荡村住宅。 谷华 摄

  “近几年,村集体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修路、绿化、亮化,还修建了绣针河大桥,高标准打造棘荡‘党建文化’休闲公园、绣针河湿地公园。”钟佰均说,一项项惠民工程帮村民解决了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在钟佰均看来,乡村振兴不仅仅要让西棘荡村产业强、村庄美、村民富,更要对照美丽乡村的标准,通过提升治理水平和村容村貌,让村民获得长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西棘荡村获得的荣誉。 谷华 摄

  近年来,西棘荡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常年开展“传家风、晒家训”活动,发挥乡规民约作用,倡导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以乡风文明引领乡村善治。

  “现在的西棘荡人生活富裕,不比城里人差,我们村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西棘荡村村民自豪地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外领导人见证!上合组织青少年体育文化节启动

      中新网青岛6月15日电(记者 袁秀月 王阳昊 蔡亚群)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在山东青岛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开幕式上,由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中国新闻社、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

    时间:06-15
  • 院士专家组成“智囊团” 助力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经过6个月紧锣密鼓建设,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14日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以及学术、学位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

    时间:06-15
  • 中国专家多项原创研究助晚期肺癌患者走出绝境 国产药大放光彩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 陈静 姚君 邓天)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如何延长患者生命,提升其生命质量是医学专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记者15日走访上海市胸科医院了解到,该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带领团队牵头的多项晚期肺癌诊疗相关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三项国产创...

    时间:06-15
  • 6月下半月中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15日发布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显示,6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

    时间:06-15
  • “熊出没”话题引热议 业界吁探索“共享空间”

      中新社西宁6月15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2023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上表示,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协调和平衡生态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论坛举办地青海省,近年来,“熊出没”...

    时间:06-15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游牧系统酷暑中启幕夏季转场

      中新网赤峰6月15日电 (奥蓝 董爽)15日清晨,雨后的巴彦温都尔草原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牧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赶着牛羊浩浩荡荡地向夏营地进发。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千百年来...

    时间:06-15
  • 内蒙古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5日电(记者 李爱平)6月15日上午9时,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将高温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于6月15日13时启动今年首个高温三级应急响应。  当日,记者在呼和浩特主干道采访发现,高温炙烤背景下市民皆换上夏装。当地出租车司机,也打开空调服务乘客。  一家小卖店老板...

    时间:06-15
  • 广州近三百岁白云夏茅香芒开摘 吸引民众打卡围观

      中新网广州6月15日电 (王坚 王倩)“夏茅香芒,进京贡果。皮薄如纸,肉似琼浆,色似朝霞,美味芬芳。百年母树,灿烂新颜......”15日,在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街夏茅的276岁古香芒树下,夏茅小学学生的阵阵童谣声中,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香芒文化”为主题的2023年夏茅香芒文化节拉开帷幕。  该活动通过开展古香...

    时间:06-15
  • 广西第二波“龙舟水”将启 交通运输部门严阵以待

      中新网南宁6月15日电(李雪芝 韦胜珍 韦贤琨)刚刚遭遇一轮强降雨的广西,即将迎来第二波“龙舟水”。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15日介绍,该厅已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龙舟水”防御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保“龙舟水”集中期当地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平稳度汛。  根据广西气象部门1...

    时间:06-15
  • 专家:小细胞肺癌诊疗水平有待提升 免疫治疗带来新选择

      中新网广州6月15日电 (蔡敏婕 雷麒颖)每年6月15日为“世界呼吸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指出,小细胞肺癌相对于非小细胞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价值有限,如果有这种高度怀疑的话,必要时需要做胸部增强CT才能有可能提高早诊率。在确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后...

    时间:06-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