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东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2023-06-15 16:20:31

来源:南方日报

  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稳蹄疾

  广东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南方日报记者 孟健 昌道励 关喜如意 许宁宁 肖文舸 尚黎阳

  6月中旬,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成群的白鹭在3000多亩的红树林中嬉戏,与倒映水中的绿林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绿美广东生态文明美好画卷。

  婉转的歌声、铿锵的快板、贴心的问候……50多公里外,廉江市良垌镇,“文明实践大篷车”开进中塘乡村旅游区,为群众提供安全知识宣讲、医疗卫生咨询、社保政策解读等多项便民志愿服务。粤西大地吹起一股文明新风。

  连日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佛山、茂名、湛江、潮州等地,见证全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激活区域协调发展新活力,逐步擦亮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壮大农村特色产业

  让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茂名,全国闻名的荔枝产区,荔枝栽培历史超过2300年。眼前正是丰收时,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内的古荔枝树上,结了红红的果实,不时有成熟的荔枝从树上掉落,园子里飘着淡淡荔枝香。

  “园中现存5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39棵,其中1000年以上的9棵,最老的一棵白糖罂荔枝树树龄1300多年。”高州市接待办副主任、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介绍,该村是广东省省级“一村一品”荔枝生产专业村,现荔枝种植面积约6800亩,整村发展鲜果加工、电商、文旅等产业,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距离柏桥村约50分钟车程的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一条生产线正在隆隆作响。一颗颗新鲜荔枝被运送到这里,经过去枝条、清洗、去壳去核、酶解灭酶等十多道工序后,会变成一箱箱荔枝饮料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茂名在努力做好荔枝种植和销售的同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动荔枝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荔枝产业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在广东深入实施,南粤大地涌现出越来越多像柏桥村这样的特色产业村。

  潮州凤凰山,云雾缭绕,水汽充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茶乡”。这里出产的凤凰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系,因茶汤独具“天然花香”,素有“茶中香水”美誉。

  据统计,近三年凤凰镇年均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上万人,拉动产能超2亿元;茶农人均涉茶年收入超3万元,初步实现了“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的发展愿景。

  在佛山禅城紫南村,昔日118栋闲置村屋,变身古朴雅致的特色民宿;村中池塘经过改造,成为大型水舞声光秀的绚丽舞台;一块400亩的零散碎片化菜地,被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农耕文化园。去年以来,该村数十项工程一路“狂飙”,文旅产业不断“上新”。

  “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激发县、镇、村三级发展活力,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让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久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批准佛山市紫南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们将彻底改变单一依赖出租土地和物业的发展方式,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产业振兴,大力培育旅游+系列业态,形成文旅产业集群。”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坚定地说。

  扎根生态修复,深耕蓝色粮仓

  高质量发展“向海高歌”

  水鸟振翅齐飞,水下鱼虾畅游,在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片区,众多生物自在栖息。数据显示,当前全球仅剩13.6万平方公里的红树林,且面积正在逐年递减,但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逆势递增。

  这背后,是湛江扎根红树林生态修复,打造绿美广东新亮点的久久为功。近年来,湛江清退了领头岛红树林核心区养殖塘410.5公顷,异地增补核心区养殖塘714.7公顷,共管实验区内养殖塘4575.96公顷。

  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让红树林变成“金树林”?

  “我们将红树林保护这件事,抓在手上,放在心里。”麻章区湖光镇委书记黄志超介绍,当地以“最美红树林”为引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推动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建设,释放红树林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是广东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历时10个月,总投资3000万元的“海威二号”智能养殖平台完成建设并准备下水投产。湛江市深远海养殖方阵再添新成员。

  “看着它从一根根钢管,一块块钢板,变成如今这样的重型养殖海工装备,我非常激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戈欣喜地说。据介绍,与“海威一号”相比,“海威二号”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100万斤优质深远海养殖鱼类,养殖规模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

  海洋,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联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伴随着悠长的船笛,一艘客货轮船缓缓驶离徐闻港泊位,载着旅客朝海南方向前行。一辆辆满载新鲜果蔬的货车也已“登船”,在一个多小时后,产自广东的新鲜蔬果即将抵达海南,陆续送到海南人民的餐桌。

  “徐闻港设计年吞吐能力为车辆320万辆次,旅客1728万人次。”徐闻港党总支部书记、董事长张金虹介绍,琼州海峡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通道,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的咽喉要道,海南省90%以上的生活物资,1/3的客流量通过琼州海峡运输,这其中,徐闻港承担了大部分运输任务。

  眼下,“徐闻与海南相向而行”已经成为温暖的现实。

  “琼州海峡1小时生活圈已经形成,未来我们会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加大与海南的人员及物品流动。”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介绍,当地以“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为载体,主动对接,主动融入,高标准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南门户城市,全力打造湛江与海南联动发展的先行区。

  聚焦基层服务,保护非遗文化

  绽放新时代精神文明之花

  农药残留检测、心理咨询服务、防溺水知识普及……6月13日,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帐篷林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是廉江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2018年以来,廉江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整合党建、统战、教育、法律、农业、医疗卫生等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利用集市、节会等群众聚集的有利时机,把 “文明实践大篷车”开到群众身边。

  “截至目前,廉江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大篷车进基层’志愿服务活动80多场次,服务群众3.6万人次。”廉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通过当地“i志愿”系统注册上岗6.45万名志愿者,成为了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力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交出优异答卷。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潮州古城,超800年历史的广济桥横卧韩江水上,不少游客在桥上“沉浸式”体验陶瓷、麦秆画、潮绣、木雕、手拉壶等传统非遗技艺。

  “近年来,我们扎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广济桥、广济门城楼两处文物古迹的保育活化。”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钟敏说,我们在广济桥上专门开辟非遗展示区,再现“桥市”独特的潮文化魅力。

  行至桥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嘉被“重重包围”,她正在向游客展示潮州传统的金漆木雕手艺。“我从16岁就开始学习木雕,在这里展示,有机会让更多人接触、了解我们传统工艺的美,也能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陈嘉说。

  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正在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今年春节,潮州共有12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展演活动超70场,当地文化旅游市场客流量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峰。(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湛江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 保护区总面积超2万公顷

      中新网湛江6月14日电 (记者 唐贵江 刘洋)“湛江红树林湿地是我国南方湿地资源的精华,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停歇地,是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体系和湿地保护工程的重要区域。”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苇13日在湛江市麻章区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对记者这样表示。  红树林...

    时间:06-14
  • 第15个“世界海洋日” 浙江达成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

      中新社温州6月8日电 (汪俐辰 庞无忌)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浙江省首单红树林蓝碳交易启动仪式当日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进行。  本次交易双方为苍南县沿浦镇人民政府(卖方)和远景(苍南)新能源有限公司(买方),双方签订交易协议。此次交易的红树林位于苍南县沿浦湾,面积为31.4公顷。此次交易核算了该区域红树林20...

    时间:06-08
  • 中国红树林面积达2.7万公顷 比本世纪初增加5000公顷

      中新网深圳5月18日电 (程景伟 林荫)红树林保护合作国际研讨会5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十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红树林面积现已达2.7万公顷,比本世纪初增加5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研讨会现场 广东省林业...

    时间:05-18
  • 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海岸卫士”全球红树林生境破碎

      中新社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

    时间:05-17
  • 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海岸卫士”全球红树林生境破碎

      中新社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

    时间:05-17
  • 中美科学家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

    时间:05-17
  • 海口红树林科普栈道开放 近距离赏红树林摇曳生姿

      中新网海口4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口红树林旅游区科普栈道29日开放。该旅游区整体规划面积约6855亩,一期将通过科普栈道和科研观测塔等项目的建设,让游客多角度、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红树林。  海口红树林旅游区位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红树植...

    时间:04-29
  • 公益诉讼检察助推红树林保护 绿水青山为村民带来“金山银山”

      中国网4月26日讯(记者 彭瑶)在广西北海绵延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210.99公顷红树林。红树林生长于南方沿海滩涂,是众多海洋生物、昆虫、植物和鸟类的“乐园”,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具有净化水体、抵御自然灾害等重要功能。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时间:04-27
  • 让孩子们与红树林共成长

    原标题:让孩子们与红树林共成长福田红树林是全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深圳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片原生红树林。2019年以来,我们携手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领学生走近红树林、了解红树林,共同践行“爱护红树,绿美生态”的课程理念。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们走进保护区,兴致勃勃地观看科普短片,聆听工作人员...

    时间:04-26
  • 广东今年将营造红树林逾2000公顷

      中新网中山4月22日电 (程景伟 林荫)广东省林业局21日组织召开2023年全省湿地保护工作会议暨红树林保护专题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广东要营造红树林2043.51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1045.04公顷。  至2025年,广东省将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建立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有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数量50处以上。  ...

    时间:04-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