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多家理财公司加入“费率打折促销”行列 个人投资者无需特别关注业绩比较基准和费率

2023-06-15 09:38: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彭 妍

  随着理财市场逐步复苏、居民投资意愿回升,理财公司纷纷对费率打折促销。近期,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降低理财产品费率,优惠费率涵盖了各种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有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频发产品费率下调公告,开启新一轮费率打折。

  具体来看,部分银行理财公司调低了固定投资管理费。比如,招银理财近期推出的多款理财产品均在固定投资管理费上进行打折。其中包括多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多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亦有银行理财公司“双管齐下”,同步下调了固定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比如,兴银理财5月30日公告表示,“天天万利宝稳利2号净值型理财产品J款”从6月6日起将销售服务费由0.4%下调至0.2%,该优惠将持续到今年12月4日。

  此外,还有银行调整了超额业绩报酬。比如,建信理财在售的三款产品均下调了超额业绩报酬。其中一款名为“建信宝”按日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7天通知存款利率+1.65%,调整前投资收益超出业绩比较基准的部分全部归管理人,而调整后管理人不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

  “银行纷纷下调产品费率,属于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的行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还能吸引新客户,扩大理财规模及市场份额。”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但是投资者在认购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能单纯地将费率高低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而更应该综合考量产品的整体情况,如风险等级、期限长短、投资方向等关键指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破净赎回潮渐退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出现了一定顾虑,而银行理财下调费率一定程度可以让利投资者,有利于市场波动后重塑投资者的信任,尤其在当前居民储蓄从银行表内逐步回流投资领域的背景下,能较好地提升银行理财在整个资管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吴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资管新规后我国资管行业赛道竞争激烈,尤其近期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仍不稳定,适时推行费率优惠相当于减费让利,有利于提升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也有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广与市场份额的提升。从策略来看,理财产品推广的费率折扣将不会是长期行为,但在短期的规模扩张发展阶段是有效竞争手段之一。

  明明表示,费率调整必然将增大理财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助于理财产品规模修复提升;除此以外,理财真净值时代,机构应当专注提升投研能力,一方面重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发挥专业化分工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逐步实现大类资产配置与投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此外,在产品设计方面更加科学多元,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在宣传方面也可以借助母行渠道或加大与外部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理性看待银行理财市场新变化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上行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和吸引力。据国盛证券测算,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  专家预计,银行理财今年全年或将保持较好收益率水平。不过,银行理财净值化后,净值波动在所难免,未来新发产品的收益率或不及前4月收益率表现。  今年以来...

    时间:05-23
  • 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能套利? 业界称空间不大且是违规行为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引发市场对套利空间的讨论。“套利”即企业或个人在理论上可用较低利率的贷款购买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获取“利差”。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套利空间由两大因素共振产生:一是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二是银行理财市场回暖,理财收...

    时间:05-11
  • 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新供给和新业态,银行理财行业担负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服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  近日,光大理财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锋在《清华金融评论》发表文章,就如何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进行阐述。  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

    时间:03-17
  • 银行理财遇亏损,卖者应尽何责?买者该负何责?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廖丹  “混合估值”类理财产品将来无论是持续火热还是归于平淡,除了与市场要素挂钩,始终离不开金融消费者“风险偏好”这一核心要义。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在金融消费者趋于偏好中低风险产品的当下,银行...

    时间:03-15
  •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

    时间:03-15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 去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7.65万亿,月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理财市场监管政策、理财公司和市场服务机构发展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 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

    时间:02-20
  •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

    时间:02-19
  • 报告显示: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

    时间:02-19
  •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破净率连续六周下滑 业界称“螺旋形”赎回或将频繁出现

      本报记者 苏向杲  随着债市回暖及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压力缓释,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持续下行。广发证券固收团队2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全国范围内全部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破净率保持下降趋势,由2月3日的11.9%下降至2月10日的10.8%。这已是连续第六周(剔除春节)出现下滑。  破净指的是理财产品净值低于...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