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能套利? 业界称空间不大且是违规行为

2023-05-11 11:09: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引发市场对套利空间的讨论。“套利”即企业或个人在理论上可用较低利率的贷款购买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获取“利差”。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套利空间由两大因素共振产生:一是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二是银行理财市场回暖,理财收益率持续上升。从趋势看,随着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的回暖,套利空间未来会压缩乃至消失。从投资者角度看,通过套利获取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且存在违规等其他风险。

  贷款利率下行

  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

  5月10日,记者在多家银行App看到,部分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低于4%,个别低于3.5%,处于较低水平。如,某国有大行企业经营贷项下的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65%,抵押贷最低利率为3.45%;某股份制银行的信用贷、抵押贷的最低利率均为3.65%;另一国有大行的线上消费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85%。

  从行业层面看,去年以来,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历史低位徘徊。4月23日,央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对外表示,2022年,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个基点,仅4.17%,这在历史上是比较低的水平。央行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BP,降至3.96%。

  加权平均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应不同区域和企业的利率差异情况,实际上,部分地区优质企业的贷款成本可能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央行营业管理部今年2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北京地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09%。

  与银行理财收益率对比来看,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已经明显低于固收类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招商证券廖志明团队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债市走出单边牛市行情,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市值法估值,净值走势与债市紧密相关,2023年前4个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4.5%。

  整体而言,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最优惠利率是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贷款利率下行所致。其中,减费让利、实体经济贷款需求还处于恢复期等导致贷款利率下行是主因。川财证券宏观高级研究员崔裕对记者表示,企业层面,一季度工业开工率处于恢复期,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总量处于恢复过程中;个人层面,当前居民贷款需求仍处在低位复苏阶段。

  从趋势看,业内人士认为,套利空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随着贷款需求回升,贷款利率可能会有所上升,而银行理财收益率会有所下行。因此,未来,套利空间可能会持续缩窄,直至消失。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记者表示,从短期看,贷款利率走势取决于资金供需关系,目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还在恢复中,监管部门也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套利空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看,国家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很大,预计工业开工率将持续走高,这将拉升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五一”消费数据说明消费有所复苏,居民贷款处于回暖阶段,预计消费贷的驱动力将逐渐从供给端转至需求端。综合来看,信贷需求复苏在即,利率“倒挂”不会持续太久。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也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收益率,这会压缩套利空间。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今年前4个月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很难持续,未来几年理财可预期投资回报或难超3.5%。

  套利操作有风险

  银行要加强资金管控

  面对套利空间,投资者能不能套利?有哪些风险?

  理论上,假设某企业主使用3.45%的最优利率贷款100万元,并将其投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4.5%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年后则可获得1.05万元的“利差”。

  现实中可以这么操作吗?对此,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类似套利存在于理论设想,在实际业务层面操作会有多重风险。

  首先,上述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如果被查出存在相关行为,轻则勒令马上还贷,重则对个人征信有不利影响。

  其次,套利空间并不稳定。银行理财净值化后,收益率波动较大,银行理财持有期收益率并不一定能完全覆盖贷款成本。

  最后,贷款周期可能难以匹配理财产品持有期,会出现贷款到期但理财产品难以赎回的情形,得不偿失。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也要强化资金管控,避免部分投资者铤而走险。崔裕表示,为防止客户挪用贷款投资理财,银行必须加强对客户行为的管控。

  杨海平也表示,在有套利空间的环境下,银行要强化对客户资金流向的管控。(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40余城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进入“3时代”

      尽管LPR已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但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越来越多城市调降了首套房贷款利率。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40余城市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与此同时,多个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回暖,引发市场关于房贷利率调整的担忧。近期,部分研究机构明确提示,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影...

    时间:04-24
  • 35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进入“3时代” 银行放款走“高速”

      本报记者 彭 妍  尽管LPR已连续7个月保持不变,但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明显回调。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35个城市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地银行和房地产中介了解到,“贷款余额充足,放款速度快”是当下的普遍情况。有银行个贷经理对记者表示,房...

    时间:03-21
  • 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新供给和新业态,银行理财行业担负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服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  近日,光大理财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锋在《清华金融评论》发表文章,就如何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进行阐述。  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

    时间:03-17
  • 银行理财遇亏损,卖者应尽何责?买者该负何责?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廖丹  “混合估值”类理财产品将来无论是持续火热还是归于平淡,除了与市场要素挂钩,始终离不开金融消费者“风险偏好”这一核心要义。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在金融消费者趋于偏好中低风险产品的当下,银行...

    时间:03-15
  •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

    时间:03-15
  • 澳门银行体系稳定且流动性充裕

    人民网澳门3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金融管理局14日表示,关注海外监管机构接管个别银行的行动,以及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澳门银行目前并没有与硅谷银行及Signature Bank有关的风险敞口,接管行动对澳门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不构成影响。澳门金融管理局指出,目前澳门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具有足够韧性应对突发风险。金管局将持...

    时间:03-14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 去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7.65万亿,月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理财市场监管政策、理财公司和市场服务机构发展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 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

    时间:02-20
  •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

    时间:02-19
  • 报告显示: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