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理性看待银行理财市场新变化

2023-05-23 06:45:31

来源:经济日报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上行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和吸引力。据国盛证券测算,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

  专家预计,银行理财今年全年或将保持较好收益率水平。不过,银行理财净值化后,净值波动在所难免,未来新发产品的收益率或不及前4月收益率表现。

  今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银行理财的性价比进一步凸显。市场对银行理财规模能否持续增长以及收益率能否继续“走牛”的探讨也日渐增多。

  日前,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陆续发布公告,调降普通存款利率以缓释净息差压力。5月中旬以来,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再次下调协定存款与通知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下降,偏好存款的居民收益将减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和3.3个百分点。从总量变化看,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与此同时,据安信证券测算,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升至5.3%,破净率大幅回落至4.7%,而去年12月份破净率高达29.2%。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上行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和吸引力。据国盛证券测算,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

  对于存款规模与银行理财规模“一降一增”,董希淼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配置的债券资产回暖,助推银行理财收益率提升。数据显示,中证全债(净价)指数一季度上涨0.15%,二季度以来截至5月19日上涨0.8%。

  专家预计债市有望继续“走牛”。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一方面,央行维持货币宽松政策,市场预期后续降准、降息可能性较高,利率维持下跌趋势;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弱复苏下,居民端融资需求尚待修复,市场资金较为充裕,“资产荒”环境持续,在这种情况下预计投资者将继续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带动债市走牛,相应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就投资者关心的收益率情况,专家预计,银行理财今年全年或将保持较好收益率水平。不过,银行理财净值化后,净值波动在所难免,未来新发产品的收益率或不及前4月收益率表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对于存量产品而言,债市“走牛”,收益率将会有所上行。但对新发产品而言,未来收益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就今年全年而言,债市和理财收益率表现较佳,将为投资者带来较好收益。

  从更长净值波动周期看,自银行理财市场净值化后,去年3月份和11月份,由于理财大面积破净,出现了两轮“赎回潮”。多位专家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或出现周期性波动,理财机构要多措并举平抑净值波动,投资者也要有风险意识。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从短期看,建议理财机构优化投资结构,改善高比例配置信用债的现状,适当配置同业存单、非标等稳净值资产。从长期看,要加强封闭式产品的发行,并强化对“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提升投资者教育力度。对投资者而言,要充分识别风险等级,理解净值的波动属性。

  陈雳也表示,在净值化下,理财收益率波动对客户投资决策的影响放大,机构可通过增加流动性较好的底层资产配置、发行更多封闭式产品、筛选投资者类型以增强投资者适当性匹配等方式降低“赎回潮”风险。

  苏向杲(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超千亿元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屈信明)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  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

    时间:04-27
  •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今年以来,累计约有3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理财产品主动终止意味着该产品终止策略优于存续运作,是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加速优胜劣汰的正常表现。虽然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规划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权益其实也是一种...

    时间:04-13
  • 3月份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净值持续修复

      本报记者 杨 洁  随着债市稳定和回暖,理财市场也持续回暖。今年3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新发数量环比上升,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市场共新发了285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91款。其中,296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3%;2559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9%,开放式及封...

    时间:04-12
  •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

    时间:03-15
  • 净值化转型完成 理财产品节日营销打法生变

      “妇女节”如期而至,银行、理财公司也乘节日“东风”进行着产品营销,不过打法上却发生了变化。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理财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与“妇女节”相关的专属理财愈发难觅,理财市场新发售的此类理财屈指可数,多数银行、理财公司已开始借助节日之势,营销推广起了常规的理财产品。  净值比专属更重要  “妇...

    时间:03-09
  • 宁德时代回应卷入理财骗局:未发售相关理财产品 公司已报案

      中新网3月3日电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款名为“宁德时代”的app,以提供理财投资产品的形式进行理财骗局。对此,宁德时代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称,公司并未运营“宁德时代”App及发售“宁德时代锂电池”、“宁德时代专属社会公众股”理财投资产品。截图自深交所互动易平台  宁德时代表示,敬请各位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谨防受骗...

    时间:03-03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 中国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王恩博) 记者24日从中国银保监会了解到,该部门推动中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月末,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下同)。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主要包括商业养老金融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官方数据显示,在商业养老金融改革方面,截至1月末,特定养老储蓄业务余额263.2亿元;具...

    时间:02-24
  • 开年以来406家A股公司持有逾千亿元理财产品

      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开年以来,A股公司积极筹划“闲钱生钱”,通过理财投资来盘活资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记者发稿,年内超400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超千亿元。  对此,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具有正当性、合理性,有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

    时间:02-22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来了

      2月10日,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3家机构共发售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部产品均为公募类净值型开放式产品。其中,5只为新发产品,2只为存续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6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这标志着,投资者可以正式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