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世界银行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023-06-09 10:46:21

来源:经济日报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虽然上调了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长已大幅放缓,除个别经济体表现亮眼外,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乏力,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多重冲击给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发展造成重大挫折,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金融风险加剧。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1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较1月预测大幅上调1.3个百分点。但是,世行认为,除个别经济体表现亮眼外,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乏力,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世行预计,由于中国经济恢复及几个大型经济体增长前景改善,今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亚地区经济增长将加速,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将放缓。明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经济增速将回落,其他地区增速将因内部不利因素缓解和外部需求增强而提高。

  发达经济体增速下降

  总体而言,世行对全球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从2022年的2.6%降至今年的0.7%,而且2024年增长仍将保持疲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预计今年增长1.1%,明年放缓至0.8%,这主要是因为大幅加息的影响会再持续一段时间。在欧元区,由于货币政策收紧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滞后效应,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下降至0.4%,明年增长1.3%。日本今年经济增长0.8%,明年增速为0.7%。

  即便最新预测比1月的预测有所上调,但是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2023年仍将是过去五年来增长最慢的年份之一,而三分之二的发展经济体的增长将低于2022年的水平。到明年年底,约三分之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将比2019年还低,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失去的五年”。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世界经济正处于险境。除东亚和南亚外,经济增速远远达不到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和补充人力资本所需的水平。2023年的贸易增长速度将不及新冠疫情暴发前的三分之一”。

  “减少贫困和扩大繁荣的最可靠途径是促进就业,而增长放缓使创造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世界银行集团行长彭安杰(Ajay Banga)说,“我们必须记住,增长预测只是预测而非必然结果。我们有机会扭转局势,但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低收入国家面临困境

  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长已大幅放缓,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金融风险加剧。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4.1%下降至今年的2.9%。最新预测显示,包括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以及全球金融环境紧缩导致经济急剧放缓在内的多重冲击已给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发展造成重大挫折,其影响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存在。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最贫困国家蒙受的损失最为明显,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将使很多低收入国家的极端贫困更加难以消除。

  报告分析了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影响。报告认为,美国利率快速走高给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带来不利财务影响,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较为脆弱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报告全面评估了低收入经济体面临的财政政策挑战。这些国家正处于极度困境之中,利率上升使其过去10年以来的财政恶化更为加剧,有限的政府收入中越来越大的份额被利息支出所吞噬。有14个低收入国家已经陷入或极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低收入经济体的支出压力不断上升。低收入国家的居民家庭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因极端气候事件和冲突战乱等负面冲击而陷入贫困。平均来说,低收入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只占其GDP的3%,远低于发展经济体26%的平均水平。“在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利率上升正导致债务压力增大。财政疲软已使许多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英德米特·吉尔表示。

  报告指出,迄今为止,发达经济体的银行业困境给大多数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造成的危害较为有限,但形势十分危险。随着全球信贷条件日趋收紧,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当中有四分之一实际上已无法通过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这给存在信用度低等深层脆弱性的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带来尤其严重的影响,使它们在额外冲击面前更加脆弱。

  “许多发展经济体面临增长疲软、通胀居高不下和债务水平创新高等棘手问题。同时,新的风险,例如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压力可能产生更广泛的溢出效应,可能会使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情况变得更糟。”世界银行集团副首席经济学家阿伊汗·高斯认为,这些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应迅速采取行动,防止金融风险蔓延并减少国内的短期脆弱性。

  中国复苏提振地区经济

  报告指出,继2022年增长急剧放缓之后,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正在复苏,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上涨,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中国经济复苏提振了地区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在东亚与太平洋其他地区,经济重启带来的提振作用已经消退,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经济体的增长已经放缓。不过,全球旅游业持续复苏,尤其是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带来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本地区服务贸易持续复苏。

  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抵消若干其他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影响,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总体增幅升至5.5%。预计2024年和2025年中国的增长将会放缓,其他国家基本保持稳定,地区总体增长率将分别小幅下降至4.6%和4.5%。与今年1月的预测相比,此次对东亚与太平洋地区2023年的增长预测提高1.2个百分点,对2024年的预测降低0.3个百分点。做出这种修订主要是由于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反弹至5.6%。到2024年和2025年,随着疫后重启的影响逐渐消退,增速将分别放缓至4.6%和4.4%。预计今年投资增长将温和回升,通胀预计将保持在目标以下。

  报告也指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也存在若干下行风险,包括国内和全球金融条件紧于预期、通胀居高不下、疫后重启对经济的提振作用迅速消退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会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自然灾害也是如此,例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给太平洋小岛经济体带来巨大损失。(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开发银行行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新秩序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中新网上海6月8日电 (高志苗)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国际新秩序正在诞生,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应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多边新秩序的关键手段之一是扩大本地货币的使用。  “目前金融结构倾向于单一国家的货币,在这个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不能完全...

    时间:06-08
  • 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中方:为促进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张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就此事提问。  毛宁:RCEP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15方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

    时间:06-02
  • 院士专家共话生态经济体系构建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大理5月29日电 (罗婕 缪超)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于27日至29日在云南大理举办。论坛设置以“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院士特别分论坛。  来自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等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领军人物、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加论坛,围绕“打造生态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石”和“高值产业...

    时间:05-29
  • 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首届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大会在沪举行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高志苗)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激增。  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首届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Chartered Global Fin-Tech)大会在沪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书面致辞中指出,上海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金...

    时间:05-24
  • 智能赋能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体系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昨天(5月20日)落下帷幕,全球高端智能产品集中亮相展会,集结了世界智能领域的各种高、精、尖产品和技术,不仅为人们绘制出新时代智能生活的生动图景,而且随着科技加持深度融合不断升级,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速。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一轮热潮。...

    时间:05-22
  • 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题: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开幕  中新财经作者 夏宾 汪俐辰  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20日在京开幕。本届论坛以“坚定信心,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聚焦中国与世界、市场与监管、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邀请全球政、商、学界精英齐聚一堂,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

    时间:05-20
  • 专访李青:以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张尼)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并在2022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未来,中国的竞争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如何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就一系列问题接受了中新网专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  中新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时间:05-17
  • IMF最新展望: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这一数值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同时,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

    时间:05-1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范围内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第一

      北京时间5月2日10时30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在当前全球金融环境收紧,通胀高企以及美欧银行业危机拖累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为亚太和全球经济提供了巨大动力。中国和印度将推动2023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达到4.6%,超过2022年的3.8%。这一预测较2022年10月I...

    时间:05-02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中国日报网4月24日电 开年预示全年。中国一季度经济实现 “开门红”,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大大提振了全球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的信心。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数据出炉后,多家海外大型投行纷纷上调了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  美国CNBC...

    时间:04-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