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IMF最新展望: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2023-05-12 10:11:2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这一数值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同时,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预期水平较去年10月发布的前次《报告》上调了0.8个百分点,是本期《报告》最值得关注的调整之一。

  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当前,全球需求走弱,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欧美银行业动荡,给世界经济形势注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其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保持韧性。

  《报告》称,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也将对亚洲地区产生更为明显的正溢出效应。根据IMF估算,通常情况下,中国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但与过去主要由投资需求带来的溢出效应不同,这次溢出效应将更多体现在中国在消费和服务业方面的需求增加,且更为强烈。

  《报告》还预测,亚太不同经济体的表现将出现分化。具体来看:亚太地区发达经济体增长会放缓至1.6%,其中,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经济分别增长1.6%、1.3%和1.5%;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增速将从去年的4.4%提高至5.3%。

  中国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财政政策短期内应避免过早收紧

  在谈到亚太经济未来前景及风险时,《报告》指出,亚太经济发展前景将受到以下三点内外因素影响。第一,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的商品需求回落,其对亚洲的进口或将下降,进而影响亚洲制造业出口的增长势头。第二,技术周期的低迷将进一步拖累亚太地区的技术出口。第三,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住宅和商业建筑投资需求减弱,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风险方面,包括,通胀可能比预期的更加棘手,金融脆弱性加大,以及从中期来看,更大程度的地缘经济分裂风险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溢出效应,可能会让亚洲增长潜力下降,此外,还包括外部需求下降带来的压力,以及新兴市场发展经济体的债务风险。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面临几方面挑战——将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稳定公共和私人债务、维护金融稳定,以及提高长期增长潜力。

  针对这些挑战,《报告》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各国应继续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立场,直到通胀持久回落至目标范围内。但中国和日本例外,两国的产出低于潜在水平,通胀预期仍然温和。

  “中国的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并更多地使用利率工具。”IMF亚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说。

  金融政策方面,监管部门应紧密监测与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增加有关的脆弱性,以及金融部门的市场风险和企业信贷风险敞口,这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除非金融市场的压力增加,金融稳定受到威胁,否则各国央行应将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稳定目标分开,使用旨在应对金融稳定风险的现有工具,使其能够继续收紧政策以应对通胀压力。

  财政政策方面,公共债务的增加和利息成本的上升需要各国短期内继续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同时,用临时和有针对性的弱势群体援助取代无针对性的支持措施,这对保护财政空间至关重要。但中国财政政策短期内仍应保持中立,避免过早收紧。

  结构性政策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应将结构改革作为优先政策选项,鼓励广泛的创新和数字化,加快绿色转型、加强合作应对地缘经济碎片化趋势和确保粮食安全的改革,这有助于提高可持续增长潜力。

  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还表示,疫情之后经济重新开放,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增长确实有所反弹,但从中期角度来说,这种增长速度有可能会放缓,疫情之后重新开放的效应会逐渐减少,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消协“五一”消费维权报告:酒店住宿违约毁约“吐槽”较多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11日发布的“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消费现象。消费者对酒店住宿违约、毁约的“吐槽”较多。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出行强势复苏、消费趋势高涨,多项数据创下新高,释放出中国消费内生动...

    时间:05-11
  • IMF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宣讲会11日在北京举行。  本期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70%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

    时间:05-11
  • IMF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宣讲会11日在北京举行。  本期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70%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

    时间:05-11
  •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这是该行连续第15年发布“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2022年,农业银行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围绕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战略定位,加大农业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

    时间:05-11
  • 报告:中国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连续六年上升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闫晓虹)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11日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连续六年上升,达到33%,较去年的27%上升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愈发明确。  这是 J.D. Power连续第15年发布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意向购车者是...

    时间:05-11
  • 报告:中国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连续六年上升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闫晓虹)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11日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连续六年上升,达到33%,较去年的27%上升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愈发明确。  这是 J.D. Power连续第15年发布中国新车购买意...

    时间:05-11
  • “报告”:美妆跨国品牌纷纷在华设研发枢纽加速跨行业开放式创新

      中新网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2023上海国际美妆节”11日拉开帷幕,积极打造全球美妆品牌集聚地和消费创新地,《2023中国美好消费趋势报告:解码“美丽新势能”》(下称:“报告”)同日“出炉”。  据悉,相较于其他国际市场,中国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需求和期待还在不断提升,中国传统美学和审美观念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和差...

    时间:05-11
  • 中消协发报告点名“五一”住宿价格普涨等现象

      中新网5月1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1日,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四个方面,接触型消费、实物型消费是消费者吐槽热点场域。  报告显示,监测期内(4月29日—5月4日),共收集有关“酒店住宿”类负面信息1119199条...

    时间:05-11
  • 报告:中国青少年饮食与营养水平总体提升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李京泽)5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2022):基于十省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以下简称“研究”)。研究称,中国青少年饮食与营养水平总体提升。  研究分析显示,中国青少年平均每周吃早餐的天数为3.7天,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近五成青少年一天内吃东...

    时间:05-10
  • “报告”:“出海”中国品牌多样化、新消费品牌等渐受关注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0日获悉,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品牌全球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品牌全球传播的立体蓝图不仅依赖传统行业巨头,还有许多新兴技术和消费品牌加入。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品牌·让世界更美...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