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专访李青:以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2023-05-17 11:0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张尼)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并在2022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未来,中国的竞争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如何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就一系列问题接受了中新网专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

  中新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2022年迎来第一次大修且施行,有哪些亮点?

  李青:《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实施后,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司法一直以较为快速的发展趋势展示其强大的力量和在经济治理中的重要角色。2018年三家反垄断执法机构合并,202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决定,这次修改共涉及条文增加22处、条文修改14处,另有若干条文做了相应的位置调整。

  概括起来,修改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明确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是赋予反垄断执法机构更多的职能,如约谈制度、书面报告制度等;三是加大了行政处罚的力度;四是增加了对平台经济领域的规定;五是完善了反垄断相关规则,如安全港制度、经营者集中审查“停钟”制度等。在这些修改中,毫无疑问,明确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是这次修法的最大亮点。

  中新网:您提到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也纳入了反垄断法,如何看待这个制度的定位?

  李青:中国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政策制定机关(行政机关)在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对照设定标准进行自我审查,预防政策措施排除、限制竞争。

  这一制度对中国解决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有着特殊的作用。中国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型的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决定作用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行政权力决定着经济运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和方方面面。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逐步调整,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决定作用开始分化,一部分仍然具有正当性,一部分不适应政府与市场关系被视为对市场竞争的“不当干预”。当然,这个分化过程是逐渐演变的,这就意味着对“不当干预”的纠正需要较长的时期;同时也意味着 “不当干预”具有一定的规模,不能仅仅依赖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事后纠正,政策制定机关在事前的自我调整成为需要。这也是中国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所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竞争提出的要求,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变化调整,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越需要公平竞争,对行政权力在竞争方面的要求越高,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十分必要。因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2022年纳入反垄断法,体现了更高层面的共识,虽然这个制度与反垄断法在实务中尚有进一步相互适应的必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政策制定机关对公平竞争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尊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会在预防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中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从而整体上提升中国经济政策的质量。

  中新网:您提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确了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在您看来,竞争政策如何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青: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难点问题,既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勇气下决心解决,也需要有相应的方式和路径。

  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育,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市场规则不断完善,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难以破题。特别突出的是相关领域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公平竞争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市场分割等妨碍了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还存在若干堵点,不合理的市场准入、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差别待遇影响了公平竞争等等。这些问题,正是竞争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

  竞争政策能够提供体现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内在要求的一整套理念、标准和工具,确保各项制度安排最大程度保护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竞争政策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和经营者行为,禁止损害竞争,恢复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竞争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逐步解决涉及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机制体制问题,真正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竞争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将公平竞争的原则内化于各类经济政策的过程,就是竞争政策与各类经济政策友好融合的过程。竞争政策能够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限定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促进政府干预方式的优化。因此,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能够助推我国的改革事业,特别是有助于构建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要把竞争政策放在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的位置上,把竞争政策融入国家重大政策体系,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中新网:您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竞争政策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李青:2022年反垄断法修改,明确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如果以基础地位应有的价值优先、普遍适用、独立权威等标准来衡量,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在中国尚未确立。从历史的角度讲,对中国竞争政策的观察,应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为背景。

  以产业政策为例,中国在1986年提出产业政策的概念,而竞争政策的首次出现则是在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提出竞争政策具有基础地位则是2015年,分别晚了20余年和近30年。这个时间差,恰好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才达成竞争政策具有基础地位的共识,但要真正实现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确实需要更长的时间。未来五年到十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也是竞争政策确立基础地位的关键时期。

  我个人对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竞争政策的发展持有积极的期望,虽然可能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一是增编后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将有更多的执法资源用于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二是政策制定机关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约束下可以实现更好的自我规范;三是竞争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将逐步形成合适的互动关系,在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同时将对竞争的损害降到可容忍的程度,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政策的整体优化;四是竞争政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都需要竞争者在其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其中,第四个方面将是竞争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零售业表现强劲 联合国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央视网消息:16日,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该报告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3%。根据联合国的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3%,比1月份发布的上一份报告上调了0.4个百分点。对于中国增长的预测从4.8%上调至5.3%。  央视记者 徐德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原因是什么?是因...

    时间:05-17
  • 如何看待M2和存款高增?

      今年以来,我国M2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披露的4月金融数据,截至4月末,M2、人民币存款均同比增长12.4%,分别较上年同期高1.9个、2个百分点。相较而言,同期通胀指标等宏观数据却明显偏弱。  对此,笔者认为,近期M2和存款增速较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必过度担忧...

    时间:05-17
  • 加码扩投资 促进创新驱动 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形势。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多个有力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时隔三个月再度跌破临界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其中的原因既有前几个月恢复发展所形成的基数效应,也反映出市场需求仍有...

    时间:05-17
  • 做强“口岸经济带” 开放迈向高水平——新疆对中亚外贸亮点观察

      “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一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地处广袤欧亚腹地的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新疆与中亚地区山水相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今年以来,新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在不断拓展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空间,推动相邻州区合作机制全覆盖的同...

    时间:05-17
  • “走出去 抢订单”辽宁锦州举办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贸易推进会

      中新网锦州5月17日电 (李晛 谷忱)为积极引导和支持锦州企业“走出去”,精准拓市场、抢订单、稳份额,锦州市贸促会联合锦州市开发区于5月16日举办了“走出去 抢订单”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贸易推进会。  会议邀请到中东欧中国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周丹,中国汽车改装协会应急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锋出席会议,并分别对波兰(华沙)...

    时间:05-17
  • 2023东北亚金融大会在沈阳举行 共商金融合作新举措

      中新网沈阳5月17日电 (记者 赵桂华)2023东北亚金融大会5月17日在沈阳市沈河区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齐聚大会现场,围绕“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东北振兴发展增长极”主题,共话金融发展新趋势,共商金融合作新举措。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在当日大会上表示,沈阳在对俄贸易方...

    时间:05-17
  • 改革风劲鼓征帆——来自沈鼓集团混改一线的观察

      毫不意外,2023年一季度沈鼓集团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利润同比增长58.8%,订货同比增长140.3%。  在此前的2022年,沈鼓集团利润同比增长76.0%,订货同比增长32.6%,主要经济指标创造历史新高;还是在这一年,沈鼓集团一口气拿出了全球最大三代核电屏蔽电机主泵、世界领先的首台套6+1空分压缩机等十几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摆脱依...

    时间:05-17
  • 第一届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开掘时尚设计潜力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闫晓虹)  记者17日获悉, 在此间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ZETTAKIT泽塔云杯·第一届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这是国内首个聚焦元宇宙赛道的服装大赛,旨在通过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时尚对话,开掘Z世代设计师们的时尚设计潜力。  本届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主办,清华大学...

    时间:05-17
  • 产值占沪规上工业近“半壁江山” 上海发布28条措施助中小企业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2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超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49.4%。”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17日说。  当天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吴金城介绍了近期出台的《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

    时间:05-17
  • 绿水青山万物生 中国绿发全面建设生物多样性领跑企业

      筑巢于树、栖息于溪,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守望广袤的林海;枝头跳跃、水边嬉戏,北红尾鸲在千岛湖畔看晨曦观日落;听风诉说、与河相伴,“海上长城”红树林在文昌欢迎更多海鸟来做客。从北到南,一幅“绿色发展、万物共生”的大美画卷在中国绿发徐徐铺展。  在“绿色发展万物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题行动中,中国绿发发布了建设生物多样...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