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绿水青山万物生 中国绿发全面建设生物多样性领跑企业

2023-05-17 16: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筑巢于树、栖息于溪,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守望广袤的林海;枝头跳跃、水边嬉戏,北红尾鸲在千岛湖畔看晨曦观日落;听风诉说、与河相伴,“海上长城”红树林在文昌欢迎更多海鸟来做客。从北到南,一幅“绿色发展、万物共生”的大美画卷在中国绿发徐徐铺展。

  在“绿色发展万物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题行动中,中国绿发发布了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领跑企业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郑重发出首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领跑企业行动宣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全过程,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全面践行‘双碳’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国绿发表示。

  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中国绿发在长白山、千岛湖、九寨沟、文昌等地长期开展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整合优化,为守护绿色生态添砖加瓦。

  在长白山度假区,中国绿发启动了绿色净零碳园区创建行动,通过采取加强植被种植、建设污水处理厂、投放鱼苗

  6000余尾等措施,大力打造生态湿地园区,为中华秋沙鸭、苍鹭、绿头鸭等鸟类打造生存栖息地。中国绿发长白山度假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举措,在2022年12月16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全球生态多样性与能源革命论坛上进行项目案例推广。

中国绿发长白山度假区

  在千岛湖度假区,中国绿发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成立了度假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积极研究探索基于自然的保护方案,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融入生活和日常,努力做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广泛传播者和积极倡导者。通过建设生态茶园、生态湿地、生态采摘园,中国绿发将园区林草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0%,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被评选为“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

  从江苏如东县坐船出海,向海驶入大约三、四十公里,可以看到广袤的海面上伫立着成群的风机,叶片在风的吹动下缓缓转动,这里就是中国绿发建设运营的如东海上风电场。中国绿发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翼齐飞”,构建人与自然相依共生的美丽家园。如东风电场从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风电场运营的各阶段,全生命周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致力于打造生态保护海上风电示范标杆。在这里,中国绿发开展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在东台、黄沙洋海域累计放流7种海洋生物共9200余万尾,显著改善当地生物种群结构丰富海洋生物多样性。

中国绿发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

  近年来,中国绿发在海南文昌对宝陵河湿地公园红树林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复育形成约20万平方米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湿地生态群落,为超过20种鸟类,26种鱼类提供栖息、觅食环境。实施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岸带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通过地貌修复、设置滞洪池、分区植物配置、海绵城市设计等措施,生态复育栽植百余种植物,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当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绿发胸怀“国之大者”,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征程中始终坚持“低干扰、高品质,轻开发、重保护”的投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首家生物多样性领跑企业,为高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在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新画卷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

      中新网南京5月12日电 (徐珊珊)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专题论坛5月12日在南京举行。会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十年禁渔’背景下的长江鱼类保护”等议题,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共同探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举措。  ...

    时间:05-12
  • 全国首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落地福建晋江

      中新网福州5月10日电 (李潇 孙倩)全国首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10日在福建泉州晋江市试点落地,将为晋江主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提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外来物种入侵等风险保障。  这也是中国人寿财险持续深耕绿色金融与蓝碳金融创新的又一力作,为保险行业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时间:05-10
  • 文旅部公示2023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认定,以下3家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2023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现予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5日至5月10日。  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江苏省 宿迁骆马湖...

    时间:05-05
  • 宁夏37家5A、4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为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免门票

      中新网银川4月27日电 (记者 于晶)27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全区37家5A、4A级旅游景区、省级度假区,为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免首道门票,诚邀区内外大中专学生游宁夏、赏美景、品美食,活动时间自2023年4月28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宁夏,是“贺兰山...

    时间:04-27
  • 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新网福州4月27日电 (郑江洛)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在福州举行。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视频致辞称,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益。  该论坛聚焦“加快数字生态文...

    时间:04-27
  • 中国出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加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地位特殊,立法...

    时间:04-26
  • 中国出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加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黄钰钦 谢雁冰 刘卓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地...

    时间:04-26
  •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运营七年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

      中新社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李佳佳)24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披露七周年“成绩单”:开放运营七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615亿元(人民币,下同),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  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各景点累计接待游客约630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81%,比疫情前的2019年...

    时间:04-24
  •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七年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

      中新网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李佳佳)五一假期临近,24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披露开放七周年的“成绩单”:开放运营七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615亿元(人民币,下同),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  2023年一季度,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各景点累计接待游客约630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81%,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

    时间:04-24
  • 国家公园建设为青海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契机

      新华社西宁4月23日电(记者李琳海、李彦南)春日的祁连山深处,林海茫茫,雪山逶迤连绵。特殊的环境让祁连山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仅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产流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也成为珍稀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动物的重要...

    时间:04-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