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盐碱地改良应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3-06-03 06:09:49

来源:经济日报

  在中央反复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下,有关省份积极扛起粮食生产重任,加大对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笔者以为,推进盐碱地改良,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盐碱地改良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果能将这5亿亩,哪怕是将其中一两亿亩开发利用好,将极大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使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不过,我们决不能因为部分盐碱地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或者有可能得到改良,就放松了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因为,与普通耕地保护相比,盐碱地改良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且,从盐碱地改良为普通耕地需要一个过程,改良后的新增耕地必须注意后期经营管护,确保其长期稳定利用。所以,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对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符合条件的盐碱地能够改良为耕地;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毫不松懈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工作,加大现代化农业设施推广使用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借鉴经验与立足实际的关系。我国盐碱地有东北苏打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滨海盐碱地、西北灌区盐碱地、西北内陆盐碱地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改良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有关地方开展盐碱地改良,既要学习先进经验,又要防止生搬硬套,须从本地盐碱土质、水利条件、气候因素等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技术支撑,努力探索符合本地各方面实际的改良方案。

  三是积极推进与守住底线的关系。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是一笔沉睡的财富,除了因为它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还在于将盐碱地改良为耕地后,可通过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个别地方或单位因过度追求这一利益而放松有关监管,甚至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弄虚作假,就可能会带来土地次生盐渍化、作物品质不合格等次生灾害。因此,须强化对盐碱地改良的引导和监督,加强问责追责,严守生态底线,使其持续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是“改地适种”与“改种适地”的关系。此前,一些地方在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多是采取改良土壤以适应作物生长的思路,取得重大进展。其实,多数盐碱地特别是轻度、中度盐碱地并非什么作物都不长,科研工作者在这样的盐碱地上已经选育出了一批耐盐碱作物品种。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的选育、开发和推广,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做强盐碱地特色农业,发挥良种在盐碱地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使盐碱地改良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总之,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有关地方须将其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稳妥加以推进,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经济日报 马洪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耕一线观察|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吨粮田”如何建? 一文解读

      “吨粮田”促单产 夯实丰产基础  眼下,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小麦进入拔节期,也是春管的关键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  那么什么是吨粮田?吨粮田里生长的小麦和普通农田里的又有什么区别?一起去看看。  在山东德州义渡口镇高标准农田片区,技术专家正在为麦田进行统一病...

    时间:04-17
  • “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潜力有多大?

      庭院方寸地 拓成聚宝盆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什么?如何发展庭院经济?它的潜力有多大?  何为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

    时间:04-16
  • “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潜力有多大?

      庭院方寸地 拓成聚宝盆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什么?如何发展庭院经济?它的潜力有多大?  何为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

    时间:04-16
  • 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预制菜“看着美”也要“吃得香”

      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各地出台政策大力支持——   预制菜,“看着美”也要“吃得香”  当下社会正朝着便捷化方向快速发展。而在餐桌上,预制菜无疑是大家就餐的“好帮手”——相较于自行烹制,操作方法更简便;与方便速食相比,其口味能更好还原餐馆味道,且品种丰富,便于消费者品尝新菜肴。  政策层面,预制菜近年来也收获更多...

    时间:03-20
  • “养殖工船”首入中央一号文件 全球首艘养鱼船有哪些“超能力”?

      现如今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海鲜出现的越来越多。去年,我国海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24公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内容中明确提及具体船型。那这型养殖工船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近日记者就登上了这艘船,它也是全球第一...

    时间:03-02
  •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防“割青毁粮”

      春耕备耕已经开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防“割青毁粮”(“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③)  本报记者 廖睿灵  松土、播种、施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全国多地农民抢抓农时,春小麦播种有序展开,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

    时间:03-02
  •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防“割青毁粮”

      春耕备耕已经开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防“割青毁粮”(“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③)  本报记者 廖睿灵  松土、播种、施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全国多地农民抢抓农时,春小麦播种有序展开,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

    时间:03-02
  • “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经济潜力有多大?

      “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小小庭院,经济潜力有多大?(“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②)  本报记者 李 婕  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打造周边休闲旅游好去处;有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成为村镇集市人气最旺的地方;有的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务当地生产生活……在...

    时间:03-01
  • “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经济潜力有多大?

      “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小小庭院,经济潜力有多大?(“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②)  本报记者 李 婕  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打造周边休闲旅游好去处;有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成为村镇集市人气最旺的地方;有的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务当地生产生活……在不少乡村,农家庭院承担多样...

    时间:03-01
  •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何为“土特产”?“土”就是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特”就是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尊重...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