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防“割青毁粮”

2023-03-02 06:07: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耕备耕已经开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防“割青毁粮”(“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③)

  本报记者 廖睿灵

  松土、播种、施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全国多地农民抢抓农时,春小麦播种有序展开,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聚焦抓好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防“割青毁粮”。这是本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生产领域提出的首个“严防”,意义重大。

  “割青毁粮”有什么影响?它与人们的饮食生活是何关联?听听农业领域专家怎么说——

  划定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护航

  每年5月起,农民种植的小麦陆续迎来成熟期。由南向北,全国麦收工作紧锣密鼓展开,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然而,去年5月中旬,眼看华北平原的小麦就快成熟,河南、安徽等地却传出了“割青麦作饲料”的消息:有农民提前收割还未成熟的小麦,做成青贮饲料卖给饲料企业

  “用小麦作青贮并不罕见,正常年份也有,但出于小麦生物产量和种植成本等因素,一般不会被用作青贮饲料原料,青贮小麦需求量很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赵红波告诉本报记者。

  “把小麦做成青贮饲料并不划算。”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算了笔账:站在养殖场经营者的角度,5月上旬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刚开始灌浆,营养价值不高,去年网传每亩1500元的收购价格偏高;从农户的立场看,按照小麦籽粒收获亩产1000至1200斤计算,去年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约每斤1.6元,行业新麦收购价约每斤1.5元,算下来籽粒小麦亩收益和青贮小麦相当,甚至偏高。正常情况下,农户对卖青贮小麦没有动力。

  那么,为什么部分地区去年会出现“割青麦作饲料”的情况?

  “主要是前年秋汛和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一些奶牛场青贮料不足。而青贮饲料的替代产品较少,且有限的补充产品价格偏高,所以有企业选择用青贮小麦作为补充。”曹慧说。对于个别麦田长势较差、预期产量较低的农户来说,割青小麦转作青贮饲料售卖似乎更加稳妥,便出现了提前割青麦的情况。

  “这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也反映了国内口粮与饲料粮边界被‘打穿’的趋势。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将给我国口粮安全带来隐患。”曹慧分析。

  农民出于种粮收益、饲料商忙于喂料“救急”,选择青贮小麦作为饲料补充,可以理解。但盲目“割青毁粮”的行为必须制止。“要严防破坏粮食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耕地转建设用地、毁麦开工等。对于真正用于发展畜牧业的专业青贮饲料,应该给予大力支持。”赵红波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防‘割青毁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教授蒋和平告诉本报记者,这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生产领域提出的首个“严防”,政策导向十分鲜明——各种肆意毁粮行为违法违规。

  “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十九连丰’,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国内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小麦是中国人的主粮,必须反对和制止盲目收割做成青贮饲料的现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防‘割青毁粮’,既是提醒饲料商提前做好储备规划,也体现了国家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蒋和平说。

  聚焦痛点

  大力发展青贮饲料

  专家认为,去年割青麦作饲料的行为范围小、处理及时,对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不过,这也反映出当前国内畜牧业饲料短缺的问题。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中国人对畜产品即肉禽蛋奶等需求量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居民膳食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36.8公斤,比上年减少7.8公斤,下降5.4%;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增长5%,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6.7%,人均牛肉消费量增长2.9%;人均蛋类消费量为13.5公斤,增长2.4%。

  “随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人们对传统粮食的消费量有所下降,对肉禽蛋奶的消费需求正在增加,这直接扩大了饲料需求,也倒逼我国饲用大豆原料进口量逐年上涨。”蒋和平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粮食饲用消费占比较高,从品种看,国内动物生产产业主要以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大豆豆粕为蛋白饲料,形成了对玉米、进口高蛋白大豆的高度依赖。“但国内蛋白质饲料原料生产领域仍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比如非粮饲料原料综合利用和多元化发展不足、已有的饲料转化利用效率较低、新型饲料蛋白质研发尚未形成支撑产业的科技能力等。”

  要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变化,关键在于加强饲料供应,不断提升动物产能产量。在此情况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一方面是由青贮饲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赵红波告诉记者,青贮饲料由水分较多的植物性饲料经密封发酵而成,包括一般性青贮、半干青贮和添加剂青贮,主要用来喂养反刍动物。这类饲料能有效保存青绿植物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且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冬春季节也能为家畜提供青绿多汁的饲料,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另一方面,发展青贮饲料主要还是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大食物观’为指导,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牧则牧,既要满足口粮需求,也要满足饲用需求,防止‘人畜争粮’。”赵红波说。

  丰富来源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在关注青贮饲料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

  采访中,多位农业领域专家表示,这样的要求可谓“对症下药”,将有效助推中国饲草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草产品结构和种植模式较为单一,市场上常见的饲草料产品主要是草颗粒、草块、草捆、草粉等初级产品,使用效率和附加值都较低,再加上国内饲草料收货、调制、加工等技术也较为落后,饲草料自然无法得以有效发展,每年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优质饲草。”蒋和平说。

  就拿苜蓿来说,养牛出奶需要大量饲草料,作为反刍动物获取蛋白质的优质粗饲料,苜蓿被业界视作“牧草之王”。然而,目前国内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远远无法满足农户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苜蓿草产量超400万吨,而牛用优质苜蓿供应仅100多万吨。国内苜蓿供应仍较依赖进口,苜蓿进口来源国包括美国、西班牙、加拿大、阿根廷等,其中美国的苜蓿占了中国进口苜蓿的大头。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苜蓿等草产业,将推动降低进口依赖,进一步助力国内畜牧业发展,进而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不论是大力发展青贮饲料,还是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这些目标任务都被置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求之下。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一要稳住面积,二要提升产能,另外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分领域制定方案,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丰富食物品种来源。

  “‘大食物观’之‘大’,就是要跳出传统的‘粮食即食物’的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和饲料资源,在保障食物和饲料供给的前提下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响应人民群众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元化食物消费的需求。”赵红波说。

  全方位开发食物来源,具体咋操作?蒋和平告诉记者,树立大食物观,要充分利用盐碱地、坡地、旱地、沙土地等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全国适宜区域全面实施“粮改饲”,种植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狼尾草等多种草本和木本高产高蛋白优质饲料品种,建设高标准优质饲料生产基地。此外,还可以综合利用食品工业等产生的大量玉米渣、甘蔗渣、咸蛋清等副产品,拓宽饲料资源,持续提升动物产能产量,从而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马建华:修复通江湖泊生物通道 助一江清水绵延

      中新社武汉3月2日电 (记者 张芹)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政协增设的环境资源界别即将亮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便是其中一员。今年参会,马建华将关注点放在长江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的修复上。  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流域内各类生态环境突...

    时间:03-02
  • (两会声音)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魏明德: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支教

      中新社香港3月2日电 题: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魏明德: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支教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即将带着他的八份提案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中新社记者问及他最关注的一份提案建议,魏明德说,“希望能推动香港青年教师、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内地进行短期...

    时间:03-02
  • 新疆近一半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日电(记者 郝玉)着眼于提升粮食产能,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新疆(含兵团)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003万亩,占耕地面积47.39%。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新疆财政安排资金20.71亿元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补助,新建高标准农田715.38万亩,极大...

    时间:03-02
  • 【光明论坛·温故】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作者: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

    时间:03-02
  •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思想纵横)  ——深刻认识和着力破解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⑥  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将“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列为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之一。...

    时间:03-02
  •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人民观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②  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

    时间:03-02
  • (两会声音)黄丽萍的乡村振兴“五星梦”:让村民过上“五星级”生活

      中新网海南陵水3月2日电 题:黄丽萍的乡村振兴“五星梦”:让村民过上“五星级”生活  记者 符宇群  粮食种植工作开展如何?冬季瓜菜的收成怎么样?芒果的长势好不好?全国两会前夕,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副镇长、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分外忙碌,记者见到黄丽萍时,黄丽萍正马不停蹄地在村里田间奔...

    时间:03-02
  • 贵州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张本强接受审查调查

      贵州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张本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张本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贵州省纪委监委)...

    时间:03-02
  • 助力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

      助力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和音)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④  中国式现代化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中推进和拓展,并以平等交流互鉴的方式丰富人类文明,将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