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十七届中国信息港论坛在青岛举行 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05-25 20:5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岛5月25日电 (胡耀杰 蔡亚群)第十七届(2023)中国信息港论坛暨首届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25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本届论坛邀请政府部门、运营商及业界专家学者等聚焦信息通信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新优势、新价值,探讨全行业如何加速推进5G、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协同赋能。

  作为本届论坛主办方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社)党委书记、主任张学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信息港论坛自1999年至今已举办十六届,被誉为中国通信信息业界的“财富论坛”。顺应经济社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趋势,论坛在2023年进行会议品牌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

  张学军说,当前,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时代机遇,作为探讨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大计及未来走向的业界高规格盛会,中国信息港论坛致力于围绕当前行业最关心、最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分析。他希望与会嘉宾借助这一平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共同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为更好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为助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

《山东省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 张松延 摄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慧镝表示,数字中国建设目前正纵深推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数据二十条”等重要文件先后出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顶层规划向具体制度落地不断深化,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当其时。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加速演变,信息能量融合创新,孕育了经济社会数字变革的更广机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董小英认为,需要特别关注国家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一些战略举措的时间窗口,也即在2025年之前需要打通一个横纵联合的数字化体系,同时在2035年能够进入世界前列,因此以数字化赋能中国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任务较为紧迫。

  董小英表示,中国要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胜出,需要行业的标准化,也需要更大程度的开放和融合,同时要把可能形成数据孤岛、信息孤岛等的障碍打通,基于此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中国全要素的配置效率,继而在数字经济赋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面真正走到世界前列。

  当日,由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山东省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落地的省级“IPv6+”政策,将全面推进山东“IPv6+”技术应用和产业创新升级,做强做优做大山东数字经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社)与山东省通信管理局主办,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用“1+4+1+1”的模式,设一个主论坛、四个分论坛、一个成果展、一场调研活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明论坛】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

    时间:05-25
  • “数字”赋能 助力实现广西公安交管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中新网南宁5月25日电(玉庚鑫 唐志平)家长线上预约、学生刷码离校、系统引导接泊、车辆有序驶离,一个小程序将放学接送模式由传统的“车等人”转换为预约式“人等车”,助力家长实现快速接娃。这是记者25日在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看到的场景。  前述小程序是南宁交警支队创新研发的“码上回家·预约...

    时间:05-25
  • 传统文化赋能劳动教育 非遗技艺走进湖南学校课堂

      中新网长沙5月25日电 (唐小晴 龚倩)25日,“湘绣非遗进课堂”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启动,现场展示了近300幅学生刺绣作品和湘绣精品。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拥有两千多年传承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绝技鬅毛针使狮虎成为湘绣传统经典作品,双面全异绣被誉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

    时间:05-25
  •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中新网青岛5月25日电 (记者 张晓曦 胡耀杰)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25日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省...

    时间:05-25
  • 多国青年分享交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经验

      中新社贵阳5月25日电 (记者 杨茜)25日,青数聚·亚洲青年大数据创新创业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以“青春遇见贵州·数字引领未来”为主题,关注青年在大数据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以2023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为交流平台,互相学习借鉴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  菲律宾菲华青商会创会会长蔡荣煊此...

    时间:05-25
  • 电力赋能“庭院经济” 优质服务助山西乡村振兴

      中新网太原5月25日电 题:电力赋能“庭院经济”   优质服务助山西乡村振兴  作者 高雨晴 张泽慧 张宁淳  “老乡,我们已经检查过这里的配电箱、台区配变还有其他的电力设施,大棚里用电也都没问题。”5月24日,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松根铺村,供电人员来到该村家庭养殖农场,排查安全用电隐患,宣讲安全用电知识,确保养殖...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安徽全椒:智慧赋能 守护碧水蓝天

      中新网合肥5月25日电 (赵强 张国勇)智能节能减排控制系统、“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空气自动监测站……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全椒县实地探访发现,通过智慧科技赋能生态环保,该县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出台政策制度、强化执法管控、引导支持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和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着手,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江淮大...

    时间:05-25
  • 500名专家学者“林都”伊春共话“两山” 共促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发展

      中新网伊春5月25日电(记者 姜辉)“要使得‘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先要努力建造好或修复好绿水青山这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又要接着努力安排好、经营好、管理好绿水青山这个自然综合体,使它发挥最强功能,取得最大效益,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金山银山”。在24日闭幕的2023“两山”财富研讨会上,中国工程...

    时间:05-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